2024年7月14日至20日,北京大学冶金实验考古研究生暑期学校在福建省安溪县举办。此次课程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安溪教学研究基地主办,安溪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安溪县博物馆协办。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外十余所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河南、山东等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以及各行业的成功人士共计30余人参与其中,我院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邱玥参加了此次实践课程。
图一 学员合影
此次冶金实验考古课程内容丰富,包括课堂讲授、参观考察、冶金实践等。理论学习方面,北京大学陈建立教授介绍了中国古代冶铁技术体系的基本情况,北京大学方立阳博士介绍了近年来冶金实验考古新进展,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代全龙老师介绍了辽宁盖州青石岭山城冶铁遗物研究,复旦大学胡毅捷博士后介绍了刘家洼墓地出土铁器的技术特征初步研究,安溪县博物馆易曙峰副研究员介绍了安溪县文化遗产资源情况。
下草埔遗址位于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南、青阳宋元冶铁遗址群内的一处梯田上。7月16日下午,课程学员来到安溪青洋下草埔冶铁遗址展示馆、下草埔冶铁遗址现场参观。通过现场讲解及实地探查,学员们了解到下草埔遗址的考古工作经过。
图二 参观下草埔冶铁遗址展示馆
图三 参观下草埔冶铁遗址
冶金实验考古工作以下草埔冶铁遗址出土矮竖炉为研究对象,在多位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通过破碎木炭、分选矿石、和泥制砖、筑建炼炉、鼓风冶炼、解剖炼炉、初产品锻打等操作,体验到金属冶炼和金属器制作流程,研究了古代冶金技术及生产组织等问题。
图四 破碎分拣矿石
图五 夯制土砖
图六 修筑炼炉
图七 解剖炉体
图八 锻打实验
北京大学冶金考古暑期课程已连续成功举办多届,吸引了多位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各界的学员参加。得知本年度冶金实验考古暑期班将在安溪举办的消息后,我主动报名参加。在此次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中,我深入体会到古代冶铁技术及其生产组织,了解到安溪宋元时期冶金手工业面貌,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收获:
一、实验考古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地在物质遗存的检测分析与理论阐释之间搭建桥梁。在以往的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与冶金活动相关的遗存,但由于缺乏实际的考察,往往只能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来推测它们的形成原因。通过此次课程,我直接参与到冶铁过程的各个环节,认识到铁器是如何进行冶炼、锻打的,在冶金活动现场会留下哪些物质遗存。
二、完整的冶金活动需要一定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如炉匠、工人、铁匠等。他们分别负责炉子的建造维护,具体的冶炼生产操作,如烧炭、铸铁,终产品的锻打加工等工作,合理的人员组织对冶金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组织技术培训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培训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操作的指导等方面。比如破碎分拣矿石、木炭的尺寸,炉基、炉砖、炉体、炉衬的制作方法,投料的顺序和频率。通过培训,能快速提高冶金活动的技术水平。
四、在古代,木炭是冶金活动的主要燃料,木炭不仅作为发热剂,还作为还原剂参与冶炼的物理化学过程。冶金过程中木炭的消耗量较大,在本次冶铁实验中,矿石累计使用48千克,木炭累计使用130千克。在实际冶金活动中,矿石与燃料的比例达到1:3甚至更多,这种大量的木材消耗对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冶金活动中除生活用水外,修建冶炼炉,铁器淬火冷却等都需要一定量的水。因此,古代冶金活动对燃料和水的需求都非常大。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和资源的限制,古代冶金业不断寻找和采用新的燃料和用水方式,以适应生产的需求。
五、小规模冶炼活动留下的遗物较少,往往容易被忽视。在田野考古工作中需采用浮选、成分分析、磁性分析、烧成温度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信息提取。
湖南考古
http://www.hnkgs.com/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