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山东老年大学主办,孟子研究院、中共济宁市委老干部局、济宁市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济宁老年大学承办的“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十六讲在山东老年大学进行录制,特邀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孟子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志民作了《从孟子到荀子——儒学在稷下的发展与统合》主题讲座。现将讲座内容概要整理如下:
从孟子到荀子是博大精深的儒学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节点,而孟、荀的生平经历、学术活动、思想形成都与稷下学宫这一诸子百家争鸣的学术中心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拟从孟子、荀子与稷下学宫的关系入手,就儒学在稷下争鸣中的创新、发展与统合作以探讨。
“世之显学,儒、墨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韩非子·显学》)。“儒分为八”,其一,从亲疏看,分三类:一是亲传、及门弟子;二是慕道者;三是孟子与荀子是后学。其二,从纵向看,所谓儒家八派,实为三段:一是弟子及门派,产生于春末战初,如子张、子思、颜回、漆雕、仲良、乐正,六派;二是孟子学派,产生于战国中期,儒学衰废时。三是孙氏(荀子)学派,产生于战国后期。如朱熹所说,传之数代弟子之后,“源远末分”,距“真孔”越来越远,随着战国“儒术既黜”的低潮,独“孟子、荀卿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而这个过程就是在稷下学宫实现的。
(一)孟子与稷下学宫。第一,孟子游齐至少三次,居齐二十年左右。学术界一般多认可钱穆、蒋伯潜等考定:孟子二次游齐,一次在威王,一次在宣王之世。我认为:孟子周游列国期间,实际以在齐国为主的;至少三次游齐;后期是以居齐为主,往来各国的。其一,《孟子》记事,以记齐为主。在孟子七篇260章中,对话、记事的有117章,记齐国之事是其他国家人物的近两倍。其二,孟子在齐活动,以宣王之时为主。《孟子》所涉国君专章中,记齐宣王有14章,从14 章内容看,他对齐国当时的国情、社会、民众生活及历史文化了解深入而广泛,因而,孟子在宣王之世居齐不会太短。其三,齐国是孟子认为最有条件、可能和实力以实现他理想的国家,因而,说孟子在宣王初期的3—5年之后离开齐国,是不合乎实际的。其四,据《孟子》记载,孟子在宣王伐燕后至少二次进出齐国。由此我们推测,孟子在齐宣王之时,应是以居齐为主而往来各诸侯国。如果将孟子在威王时已先至齐计算在内,孟子至少三次以上到齐国,时间总合计算,要在二十年左右。第二,孟子久处稷下、为百家争鸣鼎盛时期的稷下领袖人物。孟子在齐,备受威王、宣王敬重,在威王之世,既已封为卿位,在宣王初年,又加封为“上卿”,此时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宣王左右,为齐出谋划策,意图实现齐以仁政统一天下的主张。破燕之后,孟子与齐宣王矛盾加剧,孟子的卿位由实转虚,逐渐成为客卿,他的任务由朝廷逐步转向稷下争鸣,以捍卫孔子学说为主。
(二)荀子与稷下学宫。第一,荀子“游学”稷下辨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子,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后世学者,争议很大;大多认为“五十”很可能为“十五”之误。如荀子五十岁始来稷下,与后面相当多的记载相冲突。我们可以做如下描述:齐宣王时,荀子十五岁就到了稷下学宫。这时,正是稷下最兴盛之时,他向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环渊等各派著名学者访学、求学。正是从少年时代起在稷下的这段求学经历,对荀子充分学习、吸收、融合战国诸子百家及稷下各家学派的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第二,荀子是诸子中,在稷下居住、任教、任职时间最长的学者。根据《盐铁论·论儒》《韩非子·难三》《史记·孟荀列传》记载看:第一次荀子到稷下求学:大约在稷下长住25年左右。15岁时(约前320~前313)齐宣王时到齐国稷下。大约在286年前一直在齐国。(期间,除到燕国外约二、三年)。前286年至前279年间,荀子离开稷下先到了楚国,又由楚入赵;第二次入稷下是在齐襄王时期,约在前278年前后,共约20年左右。前256年,楚灭鲁,春申君招荀子为兰陵令。荀子离开稷下到楚国兰陵。荀子在稷下前后历时近50年左右。期间,除去湣王末年约7年时间离开稷下外;他还先后到过楚国、燕国、赵国、秦国,但都没有记载久住某国。荀子先后在稷下学宫居留达40年左右。
(三)孟、荀在稷下的比较。一是孟子40多岁到稷下,思想已经成熟,到齐国主要是宣传落实自己的思想主张;荀子15岁到稷下游学,是学习求知的思想形成期,两相比较,荀子受稷下诸子影响更大。二是孟子争鸣鼎盛期到稷下,对诸子百家争鸣起了有力推动;荀子在战国后期主政稷下“三为祭酒”,对诸子百家主要是总结和统合。三是孟子带着仁政理想到稷下,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荀子面对战国后期兼并激烈,大统一趋势明显,主要是面对现实,为天下统一、富民强国谋思想主张。
(一)“夫子好辩”对稷下争鸣的推动。其一,与稷下先生之辩。其中主要的辩论对象,则是黄老道家中的杨朱派或兼融墨家学派特点的稷下学者。其二,与弟子辩。或弟子请教,或教授弟子,多以论辩式。其三,在学宫外辩。孟子将百家争鸣的风气带到了学宫之外,出现了稷下争鸣外溢的现象。带动了整个时代礼贤下士和百家争鸣的社会风气。
(二)孟子对稷下诸子思想的吸收与创新。其一,吸收《管子》“经言”,提升“义”为独立德目。其二,从《管子·牧民》的重民之策到孟子仁政主张。“予之为取”施政原则为孟子的创新发展民本思想提供了历史借鉴和思想启迪。其三,孟子“养气”说气志之辨充分吸收稷下的黄老学派“精气”说。
(一)稷下诸子百家对荀子思想形成的重大影响。其一,荀子少年游稷下深受稷下独立自主、百家争鸣学风熏染,对他形成独特学术视角,融合百家之说提供了基础。其二,稷下是田齐政权官办的大学堂,从成立之初就形成“喜议政事”的传统,学术与现实服务相结合,针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著书立说,为荀子吸收众家之长,面向现实社会问题提出思想主张产生巨大影响。其三,荀子在稷下的地位为统合诸子百家占足了优势。荀子成为稷下诸子百家思想上推尊的“最为老师”,又“三为祭酒”,成为各家学派公认的稷下当家领袖。
(二)稷下学术对荀子思想主旨的影响。荀子之学,以礼为宗。这与稷下的影响关系极大。其一,荀子的“礼义之统”与深受稷下管仲学派影响。在齐国传承、发展,在稷下形成的管仲学派,是以传承管仲霸业思想、整理管仲遗著为主,在稷下影响颇大的本土学派。其二,荀子的礼法结合思想深受稷下道家、法家、管仲学派的治国思想影响。
(三)荀子王霸之辨与稷下学。前人论说王霸之辨,多没注意到其稷下因素。其一,孟、荀久据稷下,王霸之辨是从对齐国霸业的评判说起而引发辩论形成理论。孟子贵王贱霸主张就是以对管仲、晏婴的评价而引发。荀子论王霸,深受稷下管仲学派影响。其二,孟、荀王霸之辨的差异。孟子是以道德评判为标准,荀子的崇王尊霸是以对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天下统一为标准。其三,孟子将王、霸对立来看,非王即霸。荀子则王霸兼融,思想主张复归到孔子对管仲霸业德评价。
(四)法先王带法后王——王道的传承与统合。孟子“言必称尧舜”,可说是法先王的代表。法先王主旨在于为当世的人们树立一道德人格的典范;荀子更多强调法后王。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荀子“法后王”,是以法后王为主,不以法先王为非。二是申明法后王之利。三是,法后王立足现实,有为天下一统之君的理想与期待。是儒家思想在稷下的统合之一。
(五)性善与性恶——儒家人性论的纷争与嬗变。其一,孟子传承了孔子关于性的认识;而荀子则在稷下争鸣中较广泛地受到了稷下各家学派尤其是黄老学派关于“心、欲,人人有之”“人皆自为,而不能为人”等影响,稷下先生对人性论的广泛关注,对荀子的性恶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二,荀子性恶论立足为其礼治主张提供人性论的依据。其三,荀子提出“伪”即人为达到善,与孟子要通过人为的努力“养吾浩然之气”来保有性善,是异曲同工。
(六)荀子的“天人相分”也是其身处稷下,综合百家,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其一,天道自然。与稷下对荀子的影响密不可分,稷下管仲学派就有“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夏秋冬不更其节,古今一也”的表述。其二,因任自然。人的行为就要顺应天道。稷下先生“天道因则大,化则细”,人应该顺应天的自然规律的思想,也为荀子所吸收,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时之为能参”等等。
荀子对百家集大成的贡献表现在:一是,他以批判式的态度,进行有目的的辨识和总结,其目的以天下统一为目标,以丰富发展儒学为主旨。二是,其总结有原则。天下由大乱到大治,只有实行“礼治”。将礼引向法,实行礼法结合,适应了战国末期攻伐战争激烈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将儒家思想推向了统治者不得不重视的地位。三是荀子的目标和主张。一方面通过其弟子韩非和李斯得以实现,被秦重用,实现大一统。另一方面,由于韩、李及秦朝只用其“法”,未接其“礼”,汉统治者从一上台开始,在“汉承秦制”的总体文化传承中,独将“礼治”反秦道而行之,从思想、文化制度上大兴礼治之风,巩固了政权。这是荀子思想的重大影响,也是稷下学在秦汉统一中的巨大贡献。
整理:曹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