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脑血管健康:不可忽视的 “冷” 挑战

民生   2025-01-30 21:35   山西  

一个只专注健康的公众平台

大医精诚    医者仁心




2024年健康科普篇



脑血管疾病



  冬季凛冽的寒风不仅带来了寒冷的气温,也给脑血管健康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据统计,冬天,是一年中死亡率最高的「危险季节」;气温每下降 1°C,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就会增加 1.6%。冬季血管病人的死亡率,更是比夏天足足高出了 41%


01

冬季脑血管病高发原因?


在寒冷的天气里,人体为了保持体温,会本能地收缩血管,这就使得血压升高,血液中的血小板活性也会增强,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引发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遇寒则易于停滞。中老年人阳气消退虚弱,“气为血之帅”“气行则津行”,阳气不足也容易气滞、痰浊、血瘀。病理产物产生已久,体内必有热毒内蕴,一旦气温骤降,寒毒骤发,寒热相争,可引发易损斑块的破裂,从而阻滞血脉,导致心梗的发生。对于那些已经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冬季更是一道难过的 “坎儿”。


02

如何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呢?


1、注意保暖外出时要穿戴足够的衣物,尤其是头部、颈部、手部和脚部这些容易散热的部位。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穿上保暖的鞋子,可以有效减少热量散失,避免血管因寒冷而过度收缩。室内也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建议在 18 - 22℃之间,避免内外温差过大。

2、适当运动虽然冬季寒冷,但也不能因此而放弃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不过,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项目,比如在阳光充足、气温相对较高的上午 10 点到下午 3 点之间进行锻炼,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较为缓和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跳过快、血压骤升。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3、合理饮食冬季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摄入,但也要注意均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食物的摄取。例如,多吃些苹果、香蕉、芹菜、燕麦等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稳定血压。同时,要注意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4、保持良好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心脑血管健康同样重要。冬季日照时间短,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而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波动、心率失常等问题。因此,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多与家人、朋友交流沟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下棋等,保持心情舒畅。

5、定期体检定期体检不能忘。尤其是中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要定期进行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

总结: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做好保暖、运动、饮食、心理调节等方面的防护措施,定期体检,就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度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和家人的心脑血管健康保驾护航,迎接每一个美好的明天。



03

科室简介


脑病科成立于2008年,2011年评为市级重点专科,2018年评为省级重点专科,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科室现有医务人员14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2人,康复师3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2人,护士2人。合理的医疗团队及院内精尖设备为脑病科病人提供良好的诊疗保障。目前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如中风(脑梗死、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各种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后循环缺血、美尼尔综合征、前庭神经元炎、前庭功能障碍等)、头痛、颤病(帕金森病)、失眠、郁证(焦虑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对高血压病、糖尿病、风湿病、颈肩腰腿疼等相关疾病的诊治都有丰富的经验。科室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中西医结合、针灸、康复训练、理疗、高压氧等方法创建综合性卒中单元,拥有快速简便的绿色通道,对“时间窗”缺血性卒中病人进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对每一个脑卒中病人给以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为脑血管病人提供一站式无障碍服务。脑病科是集院前急救、危重病监护、病房治疗、康复训练为一体的脑病疾患治疗科室。同时把脑血管急性期治疗与康复有机结合,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按照康复评定-康复-在评定-在康复的模式进行),大幅度降低脑血管病致残率,使患者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回归社会,健康生活每一天。


供 稿:脑病科

编 辑:党院办

审 核:陈   杰  李振凯 



- End -


万荣县中医医院
万荣县中医院位于县城南大街,环境优雅清新。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理疗、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