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刮痧技术

民生   2025-01-20 11:33   山西  


一个只专注健康的公众平台

大医精诚    医者仁心



刮痧技术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应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玉石、扁石或铜质的刮板或匙,蘸上刮痧油、水或润滑剂等介质,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出现瘀斑,通过其疏通胰理,驱邪外出,疏通经络,通调营卫,和谐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感性疾病所致的不适,如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各类骨关节病引起的疼痛,如腰腿痛、肩关节疼痛等症状。



常用刮痧手法

1.直按刮法

先用热毛巾擦洗被刮痧部位,涂上相对应有关刮痧的介质,用刮痧工具直接触碰皮肤,反复刮,直到皮层表面上出现痧痕迹。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法。

2.间接刮法

在将要刮痧的部位上放一层薄布类的物品,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薄布类的物品上面直接刮,这个方法能很有效的保护皮肤,主要用于儿童和老年人。

3.撮痧法

根据手法又可分为挟痧法、挤痧法、拍痧法。

4.挑痧法

用针刺患者体表的部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挑痧前需要准备75%酒精、消毒棉签和经过消毒处理的三棱针或6号注射针头1个。刮拭者先用棉签消毒局部皮肤,在挑刺的部位上,用左手捏起皮肉,右手持针,轻快地刺入并向外挑,每个部位挑3下,同时用双手挤出紫暗色的瘀血,反复5-6次,最后用消毒棉球擦净。

5.放痧法

此法适用于肘窝、腘窝及太阳穴等处的浅表静脉,又称刺络疗法,以针刺静脉或点刺穴位出血,而达到治病的施治方法。





操作方法


1.检查刮具边缘有无缺损。备齐用物。

2.取合理体位,暴露刮痧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

3.用刮痧板蘸取适量介质涂抹于刮痧部位。

4.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用拇指和食指、中指夹住刮痧板,无名指小指紧贴刮痧板边角,从三个角度固定刮痧板。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调整刮痧板角度,使刮痧板与皮肤之间夹角约为45°,以肘关节为轴心,前臂做有规律的移动。

5.刮痧顺序一般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腰背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先内侧后外侧逐步按顺序刮痧。

6.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一般刮至皮肤出现红紫为度,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对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较小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

7.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调节手法力度。

8.每个部位一般刮20~30次,局部刮痧一般5~10分钟。

9.刮痧完毕,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体位。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了解病情,特别注意有些疾病患者不宜进行刮痧,如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出血倾向疾病、感染性疾病、极度虚弱、皮肤疖肿包块、皮肤过敏者不宜进行刮痧术。

2.空腹及饱食后不宜进行刮痧。

3.急性扭挫伤、皮肤出现肿胀破溃者不宜进行刮痧术。

4.刮痧不配合者,如醉酒、精神分裂症、抽搐者不宜进行刮痧。

5.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进行刮痧。

6.糖尿病患者皮肤较脆弱,刮痧时要格外小心,力度轻柔;

7.刮痧过程中若出现头晕、目眩、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欲吐等晕刮现象,应立即停止刮痧,取平卧位,对症处理。


刮痧能够使经络气血通畅、打通瘀堵,是一种比较好的防病治病的治疗方法,能够调理脏腑、缓解病痛,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刮痧,应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判断是否可以刮痧。有些刮痧手法,尚需要找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操作不当,造成对身体伤害。



科室简介



万荣县中医医院内二科是我院临床基础科室,也是集预防、治疗、护理、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科室,建院以来,在各届领导的精心打造与大力支持下,在学科带头人杨惠芳和科主任贾伟旗的带领下,坚持走中西医融合、精中强西、中医有特色、西医不落后的道路。
多年来全科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励精图治,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能够准确诊断并作出及时处理,目前科室诊疗病种:高血压病的精准治疗,高血压急症,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急、慢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综合管理,甲状腺疾病,各种眩晕,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脑血管常见病。
科内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技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敬业爱岗的团队,现有医护人员1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1人,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士3名。科内拥有动态心电图检测仪、动态血压监测仪、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仪、电针治疗仪、雾化器、中频脉冲治疗仪、PPD灯、红外线灯、艾灸罐、复阳罐、耳针、中药熏洗、刮痧、磁圆梅针、火龙灸、隔物灸、脐灸、穴位贴敷、按摩足浴盆等医疗器械及中医技术。      
我们始终坚持病人至上,个体化服务理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并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提升医疗质量,减轻患者病痛。




供 稿:内二科

编 辑:党院办

审 核:陈   杰  李振凯 



万荣县中医医院
万荣县中医院位于县城南大街,环境优雅清新。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理疗、急救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