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多点在看防失联
声
明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
最近一篇论文显示精液中检测出微塑料和精子质量下降有关,其中相关性最显著的微塑料还是和不粘锅的特氟龙材料同源。这篇论文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些新闻标题大概能吓得男同胞们看到不粘锅都觉得蛋疼:
不粘锅有那么可怕吗?我想说,仔细看这篇论文以及其它研究,真不必恐慌。
该论文刚发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上,来自中国的研究组:
研究人员检测了100名男性志愿者的精液,发现能检测出多种微塑料。微塑料顾名思义就是很小的塑料,科学上定义直径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为微塑料(microplastic),如今也有将100纳米以下另外分类,称为纳米塑料(nanoplastic)。
现在全球到处都有微塑料,从海洋到我们人体内都有。环境中微塑料来源有两个,一类是生产出来就属于微塑料的颗粒,像化妆品、洗发水里都有,另一大类塑料制品降解,形成了微塑料。
由于微塑料遍布环境,我们呼吸、吃喝都会摄入,因此,人体内也有微塑料。像过去有研究人员在动物与人的睾丸里发现微塑料。
这篇论文的新颖之处是它分析了精液中发现微塑料与精子质量间的相关性,而且分析了不同成分的微塑料。从定义可知微塑料只看大小,但塑料有很多种,因为微塑料也有很多种化学成分,不同化学成分的微塑料危害是否一样,是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论文作者发现志愿者精液里存在聚四氟乙烯的微塑料,和精子质量下降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且检测出来微塑料种类越多,精子质量下降的风险也越高。聚四氟乙烯(PTFE)这个名字一些人未必知道,不过它的一个商品名如雷贯耳,特氟龙,作为不粘锅涂层,和老百姓关系密切。基本上所有人既听说过特氟龙种种危害(大部分均不实,包括特氟龙是永生分子也有误导性链接),又用着特氟龙的不粘锅。特氟龙不粘锅的名气,也难怪很多报道说不粘锅可能导致精子质量下降。
但就这篇论文本身而言,我们要注意研究人员发现的是相关性,不是因果关系。在他们找的100名志愿者里,精液有PTFE微塑料的人,精子质量更低,这是相关性,不代表PTFE微塑料导致精子质量下降。好比公鸡一般在天亮时打鸣,鸡叫和天亮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但这不代表鸡叫导致天亮。
医学健康领域,相关性与因果性的区分不清经常导致误解。比如以前有研究显示摄入咖啡多“导致”心血管疾病,可实际上这些早期研究忽略了喝咖啡多的人不少还摄入大量烟酒,他们观察到的是相关性,其实没有因果性。
这篇论文也一样,研究人员只观察到了一个相关性。而且这个相关性还是在一个很小且特殊的人群里观察到的。人群很小可能大家已经注意到了,该研究只有100名受试者。很特殊在于这些受试者都是本来就因为有不育问题来求医的。这不仅带来了其它因素导致不育的潜在干扰,也意味着结论未必适用于普通人群。
也是由于受试者少,该研究的结果在统计范围上分布极广,像是检测出PTFE和精子数量下降的关系,结果是检测出的志愿者188.90 ± 163.71对比未检测出的207.67 ± 132.36,p = 0.091。两者数值范围有不小的重合。这种差异水平,结合上述提到的相关性非因果性以及人群特殊性,真没必要为此蛋疼。
我们也可以参考其它一些研究,来看看不粘锅的整体微塑料风险。
首先要注意虽然不粘锅是聚四氟乙烯(PTFE)最为人熟知的用途,可实际上PTFE用途广泛,最常用的是作为绝缘体用于电线、电子产品生产。所以环境中发现PTFE微塑料不一定都来自不粘锅。
其次,过去也有人研究过不粘锅释放PTFE微塑料风险。2022年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显示一处破损能让不粘锅释放9100个微塑料颗粒。
而今年6月一篇来自挪威的论文比较了新旧不粘锅烹饪区别:
发现用旧锅烹饪让食物里多了十几个微塑料颗粒(包括PTFE在内):
如果每天都用不粘锅做一顿饭,那每年摄入的微塑料颗粒是2409–4964个。
一文是一处破损释放近万个微塑料颗粒,另一文是一年摄入几千。二者存在巨大差异。这也是微塑料研究如今的一大挑战:不同检测方法检测出来的微塑料数量差别巨大。这方面我们还需要更多研究才能下结论。
很多人可能看到一年摄入好几千的微塑料颗粒觉得也好恐怖。当然,摄入微塑料大概率没有任何好处,越少越好。但我们分析这些需要有尺度参考。
例如今年1月一篇PNAS论文显示每升瓶装水里可能有24万个纳米塑料和微塑料颗粒:
由于这篇论文用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能发现过往很多研究无法有效检测的纳米塑料颗粒,测出的数值比以往同类实验多了很多。检测结果里90%是比微塑料更小的纳米塑料。即便如此,我们也能很快估算出每升瓶装水里可能有上万个微塑料。与之相比,不粘锅潜在释放的微塑料在数量上并不值得过度焦虑。
此外,特氟龙还以生物惰性闻名。如今涉及PTFE微塑料的有效性研究大多是细胞实验,证据强度不高。2022年韩国科学家发表了一篇给小鼠喂食特氟龙微塑料的毒性研究论文:
在每千克体重喂食2克的“海量”下,无论是单次喂食还是4周反复喂食,均未观察到毒性。更重要的是喂食如此多的特氟龙微塑料,小鼠血液内没有检测出微塑料颗粒。研究人员认为这符合过往实验发现的特氟龙微塑料经消化道吸收的能力很差。
注意这和其它微塑料的毒理表现不同,像聚乙烯、聚苯乙烯这些常见微塑料种类在类似的哺乳动物实验里都能观察到影响(注意人体暴露的量一般远小于这些动物实验的量,因此这些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都还未确定)。综合这些,在所有微塑料或者塑料材料中,特氟龙至少目前看来不是最值得我们担心的一种。
从家庭厨具角度,你真的不用担心不粘锅能让你不行。与之类似,之前外网上有人看到研究显示切菜用塑料砧板会带来微塑料(确实会),表示塑料砧板太危险。可实际上这些释放出来的微塑料比起我们从水、食物(例如摄入了微塑料的动物)中获取的微塑料根本不算什么。也没有研究显示这种从砧板、不粘锅等厨具中摄入的微塑料的量,到了可以影响人的健康的程度。
引用个人非常喜欢的Youtube博主Adam Ragusea对塑料砧板微塑料恐慌的反讽(那个研究也提到微塑料影响生殖系统),你成不了你想成为的男人,当然需要怪罪到塑料砧板(或是不粘锅),而不是因为你整体不运动看手机,吃太多卡路里,怎么能是后者造成的呢:)
这么说当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关注特氟龙微塑料。现实是微塑料已遍布环境,而且有证据显示它们可能对包括海洋生物在内的生命构成威胁。问题不在于拿着不粘锅时是否觉得蛋疼,而是我们应该更全面看待微塑料威胁,想办法在整体上减少微塑料流入环境的污染。
而认真分析全球微塑料污染的来源,会发现情况远比那些吸引眼球的新闻描述的要复杂。
所有塑料、微塑料污染中,海洋污染尤为严重也尤为值得关注——进入海洋的东西,大概率会通过复杂的食物链再度回旋镖到我们人类身上。2020年,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就发表一份多方合作的海洋塑料污染分析。
根据这份报告,2016年时进入海洋的130万吨微塑料里,78%是来自磨损的轮胎:
曾引发很大舆论关注的衣物、个人清洁用品带来的微塑料,只占4%。
我们可以尝试减少洗发水、衣物上的潜在微塑料问题。但必须认识到这只会影响很小一部分微塑料。在解决或放缓微塑料污染上,我们最需要的是交通行业的创新。值得一提的是,出于环保,汽车电动化是目前的大趋势。可电动车由于电池更重,也有更快的加速,轮胎磨损能比传统汽车高20%。
在我们为减少化学燃料试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而进行电车化的同时(毫无疑问是必要的),我们可能也在无意间加剧微塑料污染问题。
订阅关注防失联
请订阅youtube:Y博的科普园
https://www.youtube.com/@Doctor_YZ/featu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