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诗歌网每日诗选 · 第1530期

百科   2024-11-16 10:56   贵州  


名诗杯第六届国际微诗大赛
国际性连续性多语种诗歌赛事
设铂金写手奖1名金写手奖2名银写手奖3名
优秀写手奖15名赛季优胜奖120至200名


请点击图片阅读详情



目  录

■ 诗歌频道

曹正峰/诗

荷岸/诗

龙秀银/诗三首

王士勋/诗三首

齐凤池/诗三首

最后一片落叶/诗二首

赵仁宪/诗二首

呼兰河/牛马沉默

万重山/竹节人


■ 国内频道

水晓得/诗三首

大吕/诗二首

潘飞玉/诗二首

神采飞扬/诗二首

程锋/夜半雨声

抒怀/琴声

洞庭愚公/稻草人

宋敏先生/协奏曲

涧之燕/晒秋

陈阳梅/登上山顶


■ 翻译频道

青未译/第五届国际微诗大赛“太平洋赛季”优胜作品英译(37)岷江一苇:病毒高于生命

■ 评论频道

弓木令人瞩目的中国新诗神性钜章——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严观的长诗《远扬》读后


诗五首

 

曹正峰

 

 

白月亮

 

收起翅膀

顺着山崖倾下

水中崭新的一小片空白

迷人的节奏,气味,光泽

 

我想低下头

像岸边的芦苇那样

叹息垂在水面,伸向

水中一粒不融的白色药膏

 

河流的秘密被白鸟衔走

尚未归来

我一身漆黑

内心洁白

 

此时,眼睛没有用处

比山谷更深更空寂

哪怕山里挤满惊鸟

山魈的脸和相聚的骨骼

 

天已冷

山的那边有了飘雪

有一片已落在我的心头

 

 

太空里的一条鱼

 

想象它有无穷多的名字:

婴儿的啼哭,海底森林的火光

惊醒的安眠,注射药剂的针眼

推拉的活塞,吱嘎响的传动器

 

夜晚,太空的洞打开

我独自躺在床上,一只手在头下

另一只手在茫茫太空里陪着她

我听到的唯一声音是

一堆行星中逾行愈远的水声

随后,太空的洞闭合

我未能也不愿抽出我的手

 

 

心境的另一种

 

感觉肋下有钉子

触碰,恐惧的疼

但也有紧张的温热

觉得长出了翅膀

旋即又被卸掉

那些钉子,紫黑色

不想拔出

否则,伤口里

会添加更多秽物

无法体验长出翅膀

又被卸掉的感觉

那是能听见风

和风所听见的感觉

是占据天空的感觉

 

 

 

我知道

我是匹马,妈妈

我在内心深处是匹马

 

我不想愚忠愚孝

我不想给别人躬身端茶哈腰敬酒

我这辈子只想当一匹马

 

我是匹马,妈妈

我的筋骨无法安宁

我的每一块肌肉需要拉扯

 

我有野性的明睛

是日月的对手

是征途的良友

 

你知道

我是匹马,妈妈

在你的腹中就是匹马

 

我有与生俱来的满足

发霉的干草,简陋的厩房

我这辈子只想当一匹马

 

我知道

我是匹马,妈妈

我的内心深处是匹马

 

当我的血痂未脱

当我的蹄迹变得虚脱

妈妈,你的温暖阵阵

 

吹翻我的身子

抱紧我,妈妈

我这辈子只想是一匹马

 

 

漩涡

 

可以是石质的,隐于石

化石鱼的眼溢出蓝色的液体

 

可以是铁质的,隐于铁

铁蝴蝶把旋转的风暴拉进铁里

 

可以是柔暖的光

在搅动的苦咖啡的轨道上滑动

 

可以是纯净的风

为河流的扶手椅装上轮子

 

可以是池塘的

轻佻的水草织就的优美蒸汽难以挑破

 

可以是菊花的

花蕊中伤神的脸闭上内在的眼睛

 

风雪的大平原

旋转着巨大的白色筒幡

 

(荐稿:知了天下)

 

 

诗四首

 

荷岸

 

 

 

一朵枯萎的莲,瘦成一丝慈悲

一个肥硕的秋天,瘦成一枚枯叶

一把时光的剑,瘦成一道闪电

 

我们,瘦成虚幻的影子

它模仿我们的悲欢

人前站成小楷的标准

人后卧成草书的凌乱

把背上的负重

固执地当成黄袍加身

却承不起八百云月

三千斤江山,五千年风雪

 

这一切终会瘦成一串省略号

在史书中作为污点证人

出庭受审

 

 

 

羸弱的身躯托举岁月之重

支撑头上金色的荣耀

干枯的羽毛

将太阳擦拭得更加明亮

当春天脱去外套

它像大地裸露出的一根青筋

带着病兆和隐喻

 

一颗颗籽粒

挤满空空如也的寂寥

和我们一样

用某种貌似饱满的姿态

纪念褪去的青春

和所剩无几的日子

 

 

一杯秋

 

悲伤过于盛大,凋零也是

 

我愿取一杯秋天

让玻璃,过滤那些破败

看它的金黄和橙红

想象曾经的勃勃生机

用我清澈的泪

做它受洗的圣水

 

杯底沉淀的落叶

终会风化成泥

替我们掩埋一些意难平

 

回忆过于破碎,梦境也是

 

 

协奏曲

 

落叶,霜露,疾风

弹拉蛛丝

雁鸣,云朵,落日

敲响群峰

遍地幸运草和雏菊

唱着红白喜事

 

我咔咔按下快门

与它们一起合奏

这多事之秋

和即将来临的

凛冬

 

(荐稿:曹正峰)

 

 

诗三首

 

龙秀银

 

 

龟形山的上午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转了一圈又一圈

一边走,一边东看西看

仿佛寻找什么

 

你不说,山不说,晨阳也不说

凭你走,凭你看,凭你找

 

久而久之

一口池塘潺潺的流水声,令你

驻足,遐想,和微笑

 

可是,一片野麻的叶子

又在桂花的裙下

扇动着手掌

 

 

梦醒之后

 

现在,梦醒之后,再也不会

在床单上留下一幅地图

 

现在,梦醒之后,总觉得自己

像一个乞丐,背着空背篓

混在赶集的人流中

——假忙

 

现在,梦醒之后

看晨阳,眼睛花,看夕阳

眼睛,也花

 

 

又一次来到樱花园

 

凉亭安静,条椅安静,四个石墩

安静地陪伴一张圆形的石桌

石板路、桂花带、樱花树……

安静的像一寨人

互为风景,互为陪伴

一口小池塘也是

安静的活水

——面对苍天,养着水草

从来不说:花开,花飞谢

鸟鸣吹散云影

 

(荐稿:曹正峰)

 

 

诗三首

 

王士勋

 

 

晚秋   

 

颗粒归仓。田野空旷得像一张布满褶皱的纸

鸟在匆忙地捡拾自己的生命

风,一再拎起落叶

度过乡愁

 

水岸的一排杨树,脱掉绿衣

裸露坚硬、倔强的灵魂

托举沉重的落日

一群鸭子,在苍茫的黄昏里

立此存照

 

此刻,一弯淡月像个垂钓者

俯视人间,它记忆的影像逐次褪掉颜色

而我,把大半生走在晚秋的孤独

藏进一滴酒水里,等待着

喜鹊,以及雪花

 

 

梨树下面   

 

梨树下面有小草,有虫鸣

有穿过枝叶的阳光,在草色上撒下碎银

微风拂来,像一些摇晃的符号

 

一条小河,从远方绕过似是而非的历史

被一块真实的石头,挡住去路

便放平身段,轻吟一阕

酒后黄昏的宋词

此刻,落日在水中,漂洗自己

 

落在唐诗里的春雨,一样落在梨树下

梨花带雨,别有韵味

恰好,一个小女孩

头戴一顶柳条编织的草帽

摆拍青春风景

而一只紫燕,从头上划过

悠长的破折号

 

细雨被夜色收拢,天地间

所有飘忽不定的声音,躲进了花蕊

 

 

叶落的声音   

 

秋深了,落叶像断发一样

匍匐在肩头、后背

 

叶落无声,却和时间一样沉重

压弯我的腰身,不动声色

而后,随流水远去

 

黄昏里,一片落叶背倚打坐的石头

谛听虫鸣,直到月亮升起

另一片,飘然而落

 

依然无声,仿佛是衣锦还乡

静悄悄的不惊动人间,却不失浩荡

 

(荐稿:知了天下)

 

 

诗三首

 

齐凤池

 

 

丧事

 

当她的双脚

迈进湍急的河水

有一扇雕花轩窗

掠去她缩小的窈窕

永远地关闭了

山村的女人

是造化了的风雨神

她大胆裸露爱慕

刚刚爆嘴的嫩芽

成了桌上嚼的牙祭

最后,她不得不乘坐

湍急的河水远行了

雨雪绵绵的三月

潦水泥泞了山村

男人脸上凝聚着云

所有的语言佩戴白花

这时,一个古老民俗

从舌胎上滋出新芽

黑黑的唢呐送灵魂驾鹤

绵延起伏的坝上

雨密密地斜织山村

草帽遮不住泪

唢呐声很湿

半山腰一座小坟

噙着白花

 

 

欲飞

 

踏着草绳般的小径

晚归的老牛咀嚼山沟

蛙嘴状低矮的茅舍

支撑裸露的贫瘠

伫立于山沟狭窄的额头

几个世纪向外眺望

荆棘上悬挂着晶莹

凋谢后的昨天

丢失哭泣

雏鸟的歌喉很嫩

却向沟外啼出声声欲飞

 

 

心事

 

有人在沟外

弹奏俞伯牙的琴弦

琴声打湿吹灭的黄昏

伤心的清水河

没有鹊儿衔来的七月

走进夜晚就不再回眸

尽管山外闪着小灯

靠近樊篱不敢逾越

怕鲜红的颜色把心刺伤

她坚信清水河

是一条甲骨文河床

爱的过去从甘雨沟读起

 

(荐稿:曹正峰)

 

 

诗二首

 

最后一片落叶

 

 

背景

 

背景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景物,

甚至是相遇中的寒暄,一闪而过

也是一个悄然驶过的车辆

每个人都无时不刻生活在背景之中

当你睡着了,那鼾声也是

背景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它使你深知生活的融合

使你忽略一些不必要的细枝末节和琐碎

比如你散步时,伴随着一种思考,步伐就轻快起来

进而,空气中的味道也形成背景

你嗅到了它,一种久违的欣喜包围了你

 

 

诗人博尔赫斯

 

铺天盖地的字句,让我来不及喘息,一环扣一环

世上所有深沉的勇敢,内敛,深海还深的黑暗,

波浪还宽的翻卷

一在他那里呈现

我因某一个名句,进而阅读他的整首诗

以为找到了这个名句的完美解释,

却又陷入整首诗的浩大,错综复杂,

不得不怀疑误读了那个句子的当初

他的许多诗都如此,先因为某个精妙的句子,

给你真理一样的惊喜

继而引领进入更广泛的诗之宫殿,

让你陷入迷惑,无奈,甚至绝望

你不得不怀疑,他的每个句子都没有最终解释

他的每首诗都是无穷无尽,

像时间一样,永不停息,转瞬即逝

 

(荐稿:曹正峰)

 

 

诗二首

 

赵仁宪

 

 

随手关门

 

月黑风高或是寻常日夜

你总会告诫我

出门,回家,要随手关门

 

千百次开与关练习

无意识,开始支配这个动作

一种念叨已开始消失

也开始无需理由地

把偶尔晚归的你关在门外

 

有些事情,一旦成为常态

的确不需要理由

就像某些无意的抵触与伤害

灰犀牛似的

潜伏于冗长琐碎的生活

 

但我爱的人

某一天,你若真的迟迟不回

我定会无眠,盯着那扇

随手关上的门

 

 

邂逅

 

硝烟散尽。于他

此后每件事快要发生时

总会忖度她出现的所有可能性

尔后逐一排除。比如一场电影

一个聚会,一辆巴士,甚至

那家花店的门口

某日,她从远处走来

下意识低下头,用齐眉的刘海

将他隔在了另一个世界

 

如是,有时彼此仍然以为

他们两头,只是系上了一条

长长的河流

 

(荐稿:曹正峰)

 

 

牛马沉默

 

呼兰河

 

 

古老的钟磐敲响在

时间紧迫的荒原

鞭痕藏进远方

绿野,朝阳。星的梦

 

眼帘低垂,山峦隐忍

轭在肩上,驮起几程风雨

默,泛滥,溢出心底

翻过远山,进城看写字楼的后生

 

却为何,抬头看后

不知是哭还是笑

越过山丘,牛马是大地的书签

前一页善为恶,下一页苦为甜

 

(荐稿:曹正峰)

 

 

竹节人

 

万重山

 

 

选择不妥协

并瘦尽皮肉

缩小骨骼

如一只竹节虫

那么小,那么细

自由穿梭于粗犷的人世

 

黑夜给了她隐身衣

栖息于渴望早露的花丛中

轻弹一曲幽微的福音

 

一缕和风

足以渡一切苦厄

完成一次涅槃的迁徙

 

(荐稿:曹正峰)

 

(执行编辑:汤胜林 知了天下



诗三首

 

水晓得

 

 

边关的冷月

 

在耸起的帕米尔高原

有塔什库尔干

——石头城

那里有一轮明月

又大又圆

 

她曾经

照过千年前丝绸之路上的

骆驼

叮当的驼铃

一路向西,又一路向东

渐远渐远

 

那夜,石头城

被皎洁包裹

陌生的神秘里,我感觉似乎来过此地

 

 

半边残照

 

一柄断刀

已经砍去了

半壁青山

留驻珠塔矗立

 

大江红绸横亘

面前,巨舸争流赴海

白鹭似云翻

 

旭日与夕阳

是多么的相像

如圆月的上弦、下弦

 

光线如丝

一根一根地抽去

而飞霞,却越来越红

拼命挣上了天的一爿

 

 

目光相抵后

 

牛毛雨

武林高手的最高级别

在未知觉间

湿了你所有的衣靴

 

然后,朦胧后面,看过来的

是老资格的外滩十八号和他的兄妹

 

还是二十年前,三十年前

四十年前

 

我用了半辈子还多的

光景

来承受那稳如花岗岩、温熙如冬日

的注视

 

哦,这种神情,是看着你在开解

开解无数人解过的索结

 

(选自上海频道 荐稿:丁少国)

 

 

二首

 

大吕

 


在上海寻找一块石头
         
寻找一块石头,在上海这个地方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海、低洼
连云气都喜欢在这里聚集,像石头
这样崇高的事物,怎么会在此挺立。

但是这里的人们可以造一座山
譬如双子山,譬如周浦花海
溪流旁岩石低伏,像从水中爬出的怪兽
这就是园林营造。所谓营造就是一种假设

就像现在登上这座亭子,你可以想象
身处山间幽谷之中,也有风吹来
不过花香带着一股大都市的味道
终不似真正的山间那般清新自然。

此刻,我突然想念起郑州嵩山的绵延
这个念头所来之快,就像睡意瞬间袭来。

 

 

焦灼
       
那次大火时明时灭,多年来断断续续
好像一直在我的记忆中燃烧着。
隔着遥远的时间和空间,依然可以感受到
它的灼热。烟熏火燎里
夹杂着大人们的焦灼和故乡草木的味道。

那么多的麦秸垛,像一朵朵的大蘑菇
长在打麦场上。不知道夜晚会不会移动
但可以肯定在寒冷的冬天一定很温暖
尤其是在点燃之后。点燃?点燃!

一旦这个念头在脑海里滋生
它蔓延的速度不亚于一根导火索。
想必很多同伴都有这个念头
但实施者只有一个。我至今佩服
他的勇敢和隐忍。我有时甚至想象那个人最好是我。

之后很多年,在灼热和大人们扑火的焦灼里
我一遍又一遍嗅到故乡草木的味道
作为“肇事者”的同龄人,我深感罪孽深重。

 

(选自河南频道 荐稿:金色海洋

 

 

诗二首

 

潘飞玉

 

 

他有一片苹果园

 

他不知道园子有多大

而色彩够多:青涩,鲜红,水灵灵

不远处渭河的一滴滴水

正从蒹葭苍苍里跃出来

 

他数着它们的前世今生

蓄积了多少风雨和阳光,淀积了烟火

我惊喜地看着枝头,十月又开了一朵花

一点也不违和

 

领着我们穿行,一道曲折又曲折的线

花花绿绿,而赞美是审慎的

一匹马穿过尘世,嘶鸣在汉韵里

苹果,凡俗里的一个隐喻

 

阳光正好,他正把那个苹果从最高的枝头

摘下来

它矜持,高贵

黄土在光线里微微倾斜

 

 

诗人的苹果园

 

苹果是一片土地上长出的奇迹

一个诗人眼里的苹果,还带着象征和翅膀

兴平南市自带光芒

 

羡慕他从一个苹果开花开始

就把自己微缩进去

经历了期待中喜悦的过程

想替风雨询问

一个苹果的一生为何如此顽强与阳光

 

泥土有泥土的傲娇,拒绝浮华

一株幼苗能长成果实累累

一个词沉进去,就是盛世华章

邂逅天南地北

 

他在找一个与众不同的苹果

未必红不一定大不显眼,但一定特别

他认真地端详,果园风声细细

阳光正在把一个苹果的影子缓缓地移到他身上

 

(选自陕西频道 荐稿:老刀子)

 

 

诗二首

 

神采飞扬

 

 

晚年

 

顶着一头白雪

清瘦的腰身

扶杖而立

一把老骨头

硬是将风生生的

扯了个豁口

 

 

落叶

 

秋天了,金黄色的树叶落下来

在墙角舒服的晒着太阳

此时,终于

不用再担心风了

 

(选自陕西频道 荐稿:老刀子)

 

 

夜半雨声

 

程锋

 

 

雨疾声声,抽打夜幕

是千年塞鼓,铿锵铁骑

蒸腾亘古波涛,离骚愁绪

岁月游离星河

 

雨缓声声,何处丝竹?

是江南吴语呢喃

轻笼水袖,浅唱低吟

激活千年泪痕

 

轻研水墨

晕染风之飘带

望得见绿肥红瘦

却抹不去桨影乱波

 

(选自浙江频道 荐稿一叶天下)

 

 

琴声

 

抒怀

 

 

我的琴声,来自两根琴弦的振动

来自阴阳空间的转换

一匹马在奔驰,那不是广阔的草原

河水潺潺,琴声荡漾

 

战马嘶呜,蒙古的铁蹄

征服亚细亚广阔天地

黄尘足今古,白骨亦蓬蒿

 

一弓,拉出八千里路云和月

山海关到嘉峪关奏出月光水涟涟

月色如霸,良辰美景奈何天

指尖,在琴弦上跳动

 

(选自北京频道 荐稿:希望)

 

 

稻草人

 

洞庭愚公

 

 

秋收过后

风还在田野上扫荡

稻草人脱下伪装

不再张牙舞爪

 

鸟在空中驱赶风

稻草人屏住呼吸

趴下身子压低禾茬

露出几株遗落的禾穗

 

旷野上风比鸟多

灌往光秃秃的窝巢里

咬牙拨掉身上的草

稻草人只想

让冬天多几根温暖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

父亲是大队支书

经常穿着蓑衣草鞋

像个稻草人

 

(选自湖南频道 荐稿:林韵)

 

 

协奏曲

 

宋敏先生

 

 

上帝看到了并让我相信     

立冬这天,我会与

一款晶体的旋律重逢

 

倏忽而至,镜头骤变老去的那部分     

或许,沉淀了太久的远望和注视

浑浊而无光泽

 

岸边的女人,备足了勇敢

小心翼翼地

用河水的吟唱在与它对话

要明亮,请清澈

 

晶体不语,像两个致意的友人

一个悄然离去,一个欣然进来

 

之后,甘露醇流入血液

光明透亮的协奏曲     

好像很漫长

又像很心疼和深爱女人

 

(选自吉林频道 荐稿:笑然)

 

 

晒秋

 

涧之燕

 

 

人为剥掉杮子外衣

在农家小院席子上光溜溜排队

大方接受阳光检阅

换上白衣天使的衣裳

到市场上治病救人

 

把离娘的玉米棒子组织起来

赶到篱笆墙里晒太阳

风在缝隙里逡巡

带走它们身上的湿气

怕冬天里出毛病

 

大葱出土为安

在阳暖仡佬晒暖暖

看似懒洋洋呆着

却饱受一层层皮肉之苦

等待魂归故里

 

(选自黑龙江频道 荐稿呼兰河)

 

 

登上山顶

 

陈阳梅

 

 

徒步上行

近千米海拔的大山

神秘,高耸入云

在山顶

听风 听鸟鸣

听自己的心跳和呼吸

看山  看水  看竹林

看温暖的阳光穿过云层

芦苇飞扬 野花传香

生命散发芬芳

在这里

如草木般

不被束缚 不被规定

把自己还给自己

暂且完成一次

身心的放空和精神的迁徙

修身  修心  修行

俗世的纷扰  喧嚣  浮躁

那些重的事和轻的人

是多么不值得一提

 

(选自湖南频道 荐稿:林韵)

 

(执行编辑:金色海洋 望尘莫及



第五届国际微诗大赛“太平洋赛季”优胜作品英译(37)岷江一苇:病毒高于生命

 

Minjiang Yiwei:Virus Is Important Than Life

 

青未译

 

 

A strong earthquake

Might destroy the tall building

Because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The high risk area that is enclosed

Is still tightly sealed…

 

(中译英)

 

 

病毒高于生命

 

岷江一苇

 

 

强烈地震来袭

楼房随时有坍塌的可能

因新冠病毒

被封控的高风险区

依然被牢牢地封控着……

 

(执行编辑:许剑桐)



令人瞩目的中国新诗神性钜章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严观的长诗《远扬》读后

(湖北)弓木


读罢严观的长诗《远扬》,一个怀揣梦想,风尘仆仆的跋涉者、开拓者、布道者的诗人形象萦绕在我的心海。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知其人,如临其境;缘来是你,真的是你,一定是你,必须是你:“灵魂的意趣随风而动,你拔下土上的结籽,/细嚼品咂醉人的味道,粒粒皆生命的醇香。”你既有有趣的心灵,也有迷人的动作,还有理性的沉思与情感的抒发:“我久居大地的东方,知晓裹挟的因子/为何物,又何尝不明了尘世的沧桑?//破天荒的烟尘,卷起新愁旧梦,/我选中一位少妇的眼眸,她醉我心扉。”“我是那个高处端坐的男人,审视什么/或思考什么,或自言自语念叨着什么。”这个“我”,我读着读着不知为何就有着《旧约》中摩西的幻象或《新约》中施洗约翰的异象隐约而来。读诗至此,我不能不被灵感激动,不能不被圣灵感动,从而生成一个诗意且神性的审美世界,如同一道生命的亮光,明耀了存在的本来面目,明亮了历史的叙事细节:

 

 “烈日下的船坞,有来自西洋的巨大宝轮,/沿途的岛屿与皮肤汗溜的兵士,”也亮丽了生活的欢愉:“腰部体感的快乐,年轻的胴体藏有紫葡萄/的酵素。……”还有寓意明朗的象征:“要在高天低树的旷野走入羊群,像头羊/与世无争地走入草场,又有益无害地/回到栏中。羊,与牧羊的女孩,”乃至读诗的审美观感与欣赏体验畅快淋漓:“多美的双手挤压母羊的胁间,多美的面孔/与乳汁在我的孤独里,葡萄藤的根须/所探找的就是我们吮吸的水,……”

 

再读《远扬》,我重在思考对其题材、主题、意蕴的解读与理解。其实,作者在副标题中说是:“百年和诗,和法国诗人圣琼佩斯的《远征》”,其副标题作为按语(案语)已作了提示说明,《远征》原作作为发挥影响乃是被借鉴与母题,而唱和之作《远扬》作为接受影响乃是借鉴与超越。所以我们必须对照下《远征》来读《远扬》才能明白或理解其思想内涵。然而由于诗歌作品本身寓意的隐潜性、含蓄性、多义性乃至歧义性,加之读者是在各自的心态、预期、维度与视位上对其解读,所以对其的理解肯定是见仁见智,所见不同的。就我本人愚见,就我的第一印象而言,我认为《远扬》有着人性的体验与生命的超验,从而涉及对宇宙终极本原的探求与呼求神性拯救的意味:“我向你宣告赤裸裸的人性,我向你们/鼓吹不人性的道德,哪怕敌意重重的异域,”诗人有感于人生的经验,且从过去式的生活经验进入为当下现在式的生命体验,再而超越现在当下的体验而迁跃未来式或曰先天的超验。

 

所谓超验,乃是从客体到主体再到本体的人性本在的客观回归,乃是从诗歌本体到人生本在再到宇宙本原的创造本性之所在,乃是从诗歌本体到诗之本原的中介与过渡的主体所在,从而撩开诗歌纯粹而神秘的面纱而进入诗的神性本质,即诗原。所谓诗原,乃是宇宙本原的诗歌形态形式,乃是与宇宙本原的同义词。换言之,宇宙本原乃是诗或诗性,而诗歌乃是反映诗或诗性(宇宙本原或道)的一种文学形式与体裁。从而诗歌以其人生社会历史与文化所内蕴的先天的神性,指向上帝的显明与神谕的启示:“爱是拯救,泉源在沙漠之地流淌,/你要在太阳里张口,蜜窝般的甘泉就会/让体与心尝到甜美,……”原来爱与拯救是同一个词,原来宇宙本原与创造本性与神性本在是同一个词,原来远征的踪迹是诗歌的创作论:“掘井人,阉马人,一行一行的驮盐的商旅,/蜿蜒经过,那烙下历史哀婉的路径。”而远扬的魂灵是诗歌的本体论:“清凉的水瓮和青丝的长辫是死亡之前的饕餮,/眼神不断瞥过来,生与死在召唤……”

 

表达如此多重深广的意蕴,就一首长诗而言,其创作构思、艺术结构是首先要把握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构思决定结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意蕴。综观《远扬》,该诗采用了一种经纬结构、复调叙事与多重抒情的构思模式。如果说开篇的第一行诗:“天下的道路,横贯黄土与苍穹,”是一条横轴线,那么第二、三行诗:“凌驾万物的光辉,大地的全部信息,/在你的足下汇聚。啊,”就是一条纵轴线;而第四行诗:“远行人,你迎风或顺风,”就是位于轴心的诗眼之所在。从而以此诗眼为中心,展开繁复的双向叙事与多重抒情:从“我牵挂远方的事务,牵挂远方”(横向),到“为形而上之爱焦灼的灵魂”(纵向);从“让态春风满面”(横向),到“让人子的双唇涂满蜜汁”(纵向)。……如果说如此“十字”型构思为其诗艺骨架结构,且骨骼清朗,那么与一个“远行人,你迎风或顺风”相匹配的一个“牵挂的美人,热爱诗歌的灵魂”的形象形态就是肉身之体,且血肉丰满。从“一位少妇的眼眸”,“年轻的胴体藏有紫葡萄的酵素”,到“白昼的璀璨阳光下,少女们解开彩袍的束缚,/释放出自然的欢畅。她们倒退着舞蹈,”从“哦,贵阳女人,我灵魂的诱饵,”到“她不知道我的死亡,也不在意我的思想,”从“高贵的爱的霞辉,大姑娘翅翼的呼呼造访,”到“……向我手中放置桨果/的深肤色女郎,混合着风俗特殊的祝福,”这个前后呼应,一以贯通,一脉相承的美人形象不就是安琪儿的幻象或玛利亚的异象吗?(参见《约翰福音》十二章3节)且为副线;而那位“远行人”的形象则为主线,且为目纲,纲举目张。从而经纬交织,锦绣文字,灿烂诗章,妙手天成。

 

以上对《远扬》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即其美学内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下面我们再对其意识形态本质及从宏观历史的视野进行一些阐释。就其作品的现实根源或时代背景而言,当下中国,其负面性,腐朽传统文化与现代舶来垃圾思想的联姻,导致生出一个个社会风气恶劣,人心道德伦丧之怪胎。一些光怪陆离之悖逆,匪夷所思之乖戾,呈现出令人窒息的一幅世纪末景象:“风厚重地吹,呜咽地吹,/所有的面目没有美感,冷酷,/嗜血,线条粗暴的人形面孔肮脏,/透着狡瀣的胆怯。海鸟飞近时,/人众已散,光芒惨淡,/渔船不敢靠岸,夜枭用声音飞远。”歌者愤世嫉俗,一双慧眼,洞悉世态炎凉,叙而为歌;诗人悲天悯人,一片丹心,自是情不自禁,抒而成诗:“抵达抑或告诉,从不可知,/永恒之诗的歌,那神秘的生机勃勃,/那保留在我们中间的密使的启示。”

 

我们诵其诗而知其人,因为诗格即人格。就其诗人个性或诗人风格而言,一方面体现为外在表现,尤其为语言形式,即体势,一方面体现为内在意涵,尤其为情感意志,即体性;而两者的融会贯通则为风格,即人格。或言之,我们可以将“风”理解为客观之物对主观的作用,而将“格”理解为主观之格物;即是主体对客体的摹写模仿,也是客体对主体的影响作用,从而风格成矣。就《远扬》作品本体而言,其语言疏展延张,用词丰繁放恣;其意象缤纷浪漫,而又不失妖娆现代;其意境实秀清新,而又飘逸苍劲;其境界开阔深邃,而又超验哲思。其创作风格即景即情,起兴抒发,才情泉涌,不事雕琢,兴致勃发,行云流水,心游万仞,思接千里,“天之禀才,思之速也”(刘勰)。而读者正是在这旷远明透耳目一新的诗歌作品中,走向人的精神家园:“走向空气的陡坡,那血气蓬勃的栖居之地,/征服与自信推远宿命的绝对,/无尽的沿云溯上的狂涛,在每一片波光粼粼/的姿态中耕云播雨,让璀璨的星辰的温情/梦想奔跑,在波光中瞥见永世的未来。”

 

在这快意风光的欣赏中也显示出了作品的现实意义之所在,或我们予以评判点赞的实际理由之所在:当下诗歌作品普遍流行的从小山小水小爱小情的小我抒怀到大开大合大国大民的宏大叙事,从歌德派到正能量,从垃圾写作到负诗歌,非此即彼,偏颇失度,进退失据。而《远扬》试图弃两者之所短,扬两者之所长,从而开创新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一路高歌,以其神性与超验的唯美诗歌诏告世界:“琴弦震荡,居住在自己的姓氏里,/重组使命的自在。神圣的骄傲,/择吉日的良辰,宣告姓名与出身,/高不可攀的神凯旋,徐缓,光芒闪耀。”

 

而就其作品的因果根源分析,其既有传统优秀文化“诗言志”的渊源关系,又有当代文明的“世界文化”的接受影响。或言之,《远扬》一方面有着对诗歌传统的承续与扬弃,另一方面又有着对世界文化的吸纳与刷新。也正因为是从纵向的历史文化对比与横向的世界文学之影响中,我们才能更深刻地阐释其作品的文学意义与价值,确定其艺术方面的成败得失。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伟大构想,正是在文化上指明了方向。换言之,没有实质性改革与进步,所谓当代中国诗歌的民族特色与传统的突破与创新也只能是奢望。而诗歌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形式,一种审美形态,其突破的方向与意义也就无须多言了,历史与现实的辩证法就是如此简洁与深重。而就中西文化的区别与冲突而言,可就各方面与各层次而展开,如思维层次上的中方重感性思维,而与之比较而言,西方重理性思维;统治管理方面中方重在控制与震慑,而西方重在规则意识与法制建设;在文化导向方面,中方重在意识形态的灌输与主流支配下的一元化倾向,而西方重在多元化且在意识形态方面以主流文化予以渗透与强调;在国际意识方面中方迷重万国来朝,以自我中心构建天下主义的国际制序,西方亦注重国际关系的话语权,且自身始终保持处于战略优势地位。如果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来理解中西方体制与文化的冲突,那最为根本的自然是其经济制度的区别:西方自古以来一直重在自由商贸,是在尊重私人财产权基础上建设的一种商业社会;中方是个传统的农业社会,重农抑商,且为小农经济。邓时代的“改开”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进一步深化改开”也正是缘于此。本文并不是重在探讨中西社会的比较,而只是想指出这些区别的最为关键的形成原因,当然所谓的地缘地理因素不无道理,但其文化的导向性也更是不无关系:西方文化有一种超越世俗的彼岸关怀,有一种宗教情怀;而比较中方文化,我们强调乡土性宗法性实用性当下性,缺乏超越世俗文化的神性信仰,从而在诗学方面也必然缺少一种生命仰望与祈祷谛听的神性写作。《远扬》以其生命意识的超验、祈求、感动的主体论,以其精神浸润,人神合一的纯粹、神秘、澄明的本体论,以一种“在路上”的聆听、呼告、祈愿的诗写方式的创作论,建构了一座新时期诗歌大厦林立的新城:“大地改头换面,从海上看,高楼如山,/城市的轮廓在越来越明亮的光中逐渐清晰。/行云流水般洗过一座座楼顶,休息于郊,/可以赤足漫步的木廊让我们跌跌撞撞。”“新的篇章将开启三地互通、离岸金融、/保税仓库、免税、古老风尚的恢复。/城市的希望与辉煌,人的城市,/而上帝的城市就是高山流水、平畴元天。”《远扬》的现实与历史意义也正在于此。而我们如果还想进一步指出《远扬》的文化与人性意义,或者说中方文化之所以缺乏超越意识的人性原因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我们把人性可两分为人格与原性,而人格又可两分为气质与性格,可对应于人的身心方面;人性的原性也可两分为神性与兽性,对应于人的灵:魂灵与幽灵。中西文化对立的人性源头就在于对人性之原性的神性与兽性的不同认知。中国文化认为“人性本善”,从而也就放弃了对灵魂的拯救,而转向对世俗社会的认同,所谓“满口仁义道德,实乃食人一族”是也;而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本恶”,从而警惕社会世俗关系,且转向知识理性的明智与信仰的救赎,从而自然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文化意识与制度(如上文提及的西方文化特征)。而文化的诡异与辩证也正在此,认为“人性本恶”的西方文化却在信仰上帝的灵魂救赎下衍生出“基于人性规则的合理秩序”,从而引领着新教伦理下的社会文明;而本着“人性本善”的中方文化,却演义着几千年专制暴力苟政的“吃人”史与无处不伪善作假的社会风气,乃至俗世沉沦的肉体与堕落的灵魂变本加厉,沆瀣一气,愈演愈烈:“一盘广东的肠粉为新的一天加冕,灌一碗/转基因的豆浆,炒牛河,生滚粥留给/下一顿,机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组成/衙门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贡献,/让泛义的组词回归常识,回归逻辑。”经济学家小凯认为:“历史不仅证明了‘只模仿技术,不改革制度’行不通;历史还证明了‘只模仿制度,不重铸观念地基’的‘唯制度论’也行不通。人的行为,受观念的支配;任何制度,不过是对特定观念的表达。因此,唯有基于观念共识的制度变革,才可能激活制度的力量;缺乏观念地基的制度,终究是无源之水。脱离文化与信仰的土壤,认为仅仅依靠制度转型就能包治百病,是肤浅的,信仰才是制度的第一因。共同的信仰,中华优秀的文明一定会给世界带来‘尊重自由抉择、生而平等、恪守契约’等原则,而这些正是自由市场的源头,也是公平的游戏规则的基石。”这些理念醍醐灌顶,振聋发聩,人间清醒,发人深省。在此引用之,也就是从文化、文明与信仰的意义上,从哲学与政治、经济的意义上阐释与证明《远扬》的历史现实意义与艺术诗学价值,同时也隐喻与意味着神性诗歌写作的山高水长,任重道远:

  ……平面的远征
  与迁徙、放牧等同。哪个方向更好?
  诗感、貌似游离的意象与语言内蕴
  形成中心状态的多维视角,快乐源自
  在路上的状态,目的性何关?
  这不是历史,消失了的时空,
         由幻象重构——对宿命的验察。
               ——《远扬》

沉吟至此,思绪起伏,心潮澎湃。一个迁徙者,放牧者,在路上的诗人面目呼之欲出;一个栉风沐雨,负芒披苇,担重致远的诗人行者日夜兼程;一个跋涉者,远征者,开拓者的诗人背景渐行渐远;一个心怀悲悯,放飞生命,灵魂远扬的诗人形象愈来愈近,愈来愈清晰迷人……

 

肇发于上个世纪初的中国新诗,继郭沫若、艾青、徐志摩、彭燕郊、昌耀、北岛、顾城、舒婷、郑玲等之后,海子的精神跋涉并没有止步于一个年轻生命的决绝逝去,严观以40多年的诗写延续了海子对大地的热爱、对粮食的尊重、对苦难与贫穷的思考和对爱情与神圣事物的向往,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完成了海子诗歌的成人化仪式。作为一个与海子同龄的中国当代诗人,严观持续性地创作了1300多首长短诗歌和诗剧,与杨炼、西川、欧阳江河、杨克等杰出的诗人一起,完成了中国新诗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开拓,延续了新时期新诗的辉煌。严观的题材覆盖了中国远古神话、重要历史人物、诸子百家、城市和乡村、四时节令等,以战争与爱情、思辨与抒情、叙事与议论、世界与中国等多种方式、多种视角,长河磅礴地推演了一部中国人的心灵史、生活史、抗争史、迁演史。其波澜壮阔的审美意蕴,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高蹈超越的能力,其终极性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高尚趣味对民族精神的提炼和重塑神性的信仰,既使对全世界而言,也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且向全球昭示了中和、和平、和谐和美好的人类未来。长诗《远扬》在中国新诗的历史地位和在世界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值得重视的。


严观通过语言的创新、深邃的主题、形式的探索,彰显了个体对时代的思考与反应。他是一位真正的具有前瞻性的诗人,是新诗运动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推动者。严观的诗歌不仅是艺术创作,也是对当代生活的宏大谨严的精神叙事,其特有的超验审美的美学观念,成为底层依托,展开了一场高峰上的“文学试验”。这种叙事和书写对于理解中国新诗在新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严观的诗歌创作为中国新诗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通过自由诗和现代主义的手法,将诗歌的艺术表现推向新的高度。

 

(执行编辑:萦之)


诗日历
世界诗歌网(www.worldpoetry.cn)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