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会议(COP29)将于2024年11月11日至11月22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气候资金新的集体量化目标(NCQG)是本次气候大会的焦点议题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强化气候行动落实的关键推动力,COP29的成果可以为各缔约方进一步提振气候目标的雄心打下良好基础。
在各位谈判代表和观察员奔赴巴库前夕,2024年10月30日,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简称“绿研”)成功举办了主题为“迈向阿塞拜疆巴库COP29:多元主体助力弥合资金差距,加速行动落实”的绿研思享会第五期。此次闭门行前会汇聚了来自国内高校、智库和社会组织的二十余位代表,共同探讨了动员气候资金并在关键时间节点强化气候目标制定与落实。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 | 摄
本篇总结撷取了闭门讨论的精华,与各位共享。
主题讨论(一)
弥合全球气候资金缺口的机遇与挑战
主持人
郭虹宇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副主任
引导发言
陈蓥婕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气候与能源项目主管
本环节中,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项目主管陈蓥婕进行了引导发言,为参会嘉宾们介绍了各缔约方围绕气候资金的磋商进展和行动进程,展望了COP29期间有关NCQG的讨论焦点。围绕NCQG,分歧主要体现在目标规模方面,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年均万亿美元的目标,而发达国家强调需结合政治与经济现实,没有提出除不低于1000亿美元外的任何具体数字。此外,资金来源、覆盖范围、时间框架和资金质量等也是NCQG的关键要素。从结构来看,NCQG可能达成内层为公共资金、外层为动员的私人资金的“同心圆”结构。在《公约》框架外,中国已经通过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气候融资,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们围绕NCQG的要素、多边开发银行(MDBs)的角色与气候资金的核证与透明度等方面展开讨论。
滕飞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未来的全球气候资金将是一个“三层同心圆”结构,最核心的内层是发达国家的义务性出资目标也即NCQG;中层可以包括通过南南合作等渠道自愿供资的发展中国家融资;最外层是全球气候投融资动员目标,为实现2℃并力争实现1.5℃温控目标所撬动的万亿美元资金流动。需要注意的是,NCQG应首先确立一个雄心勃勃的规模目标,再进行发达国家义务分担和发展中国家获取资格的讨论。
对于NCQG的使用范围,是否纳入损失与损害目前仍有争议。目前,各方的政治妥协是损失与损害基金供资为自愿性质,法理上尚不具备义务要求,且自愿捐赠额与实际需求相去甚远。面对愈演愈烈的气候变化与不断攀升的相关损失,目前有限的损失与损害资金可能更需投入建立早期预警系统等预防性措施。
尽管全球资本充足,但发展中国家很多具有气候效益的项目尚未达到商业银行介入的收益率门槛(通常为6% - 8%)。为解决这一困境,必须降低绿色转型的投资成本,消除对绿色技术的贸易壁垒,使更多项目具有可持续的收益回报,从而增强发展中国家吸引资金的能力。
唐丁丁
亚洲开发银行合规委员会前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战略指导委员会资深专家
多边开发银行(MDBs)在动员气候融资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据统计,MDBs在2023年动员的气候融资达到了1250亿美元,比2022年增长了25%,其中227亿美元流入了气候适应领域。通过完善的治理框架、健全的公私合作和成熟的创新投融资模式,MDBs在创新示范如何调动私营部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也可为商业银行参与气候投融资提供范例,使其在看见盈利潜力后跟进或参与气候投资项目,从而进一步扩大气候投融资规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资金形式方面,目前MDBs提供或动员的63%的气候资金是贷款方式,这将增加中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压力,已经受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质疑。为此,MDBs可以考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气候融资方案,并在提供赠款和优惠贷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谭显春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碳中和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资金已成为气候治理的核心,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发达国家的1000亿美元出资承诺远未满足发展中国家需求,也存在部分资金重复计算和贷款比例过高的问题。在气候资金的讨论中,建立健全监测、审查与核查(Monitoring, Review and Verification, MRV)机制尤为重要,包括在气候资金定义和核算方法方面需要建立共识,不同统计框架将直接影响气候资金数据的准确性的可比性。中国同样需要完善MRV机制,强化部门合作,逐步明确中国气候投融资的“底数”。
主题讨论(二)
提振政策雄心,促进落实行动
主持人
陈蓥婕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气候与能源项目主管
引导发言
萧赛骞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气候与能源项目专员
本环节中,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项目专员萧赛骞进行了引导发言,为参会嘉宾们回顾了近期主要经济体的气候与能源转型政策与实践动态。首次全球盘点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能源转型与气候适应等方面的政策均有所更新。例如,巴西批准了《国家能源转型政策》以动员约4000亿美元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国将“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系”纳入能源法草案;英国最后一座燃煤发电厂关闭,结束了其燃煤发电时代。根据各方近期的公开表态,阿联酋、阿塞拜疆和巴西等缔约方有望在COP29前公布NDCs 3.0相关目标。2025年2月10日前,各缔约方将陆续更新其NDCs 3.0,预计将设定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并纳入所有温室气体、部门和类别。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们围绕NDCs更新模式、能源转型、公正转型与透明度等角度展开讨论。
樊星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际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对于NDCs的特征导则,目前该议题谈判的总体形势呈现出重减缓、轻适应,重行动、轻支持以及重雄心、轻落实这三种特征。目前,发达国家尚未充分履行率先减排的责任,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的承诺与雄心没有落实,这削减了气候治理进程中双方的互信。发展中国家强调希望NCQG取得有力成果,也是因为获得资金支持是其NDCs有可能进一步提高雄心的前提。
在NDCs相关的谈判中,长期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各方行动机制“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争议;二是NDCs的内容是否应包括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所有气候行动要素,还是仅聚焦于减缓;三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断受到挑战。展望今年的谈判,预计这三大分歧将持续。
各方预计将在2025年2月前提交更新的NDCs 3.0,结合前一轮NDCs更新经验,某一缔约方可能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形式更新其NDC:第一,提高定量目标水平。第二,扩大目标类型和范围,比如从碳强度目标改为绝对减限排目标。第三,新增适应目标。第四,增加远期目标,比如2050年的目标愿景。第五,主动适用NDCs信息导则,提升NDCs透明度。第六,体现实施的进展亮点,不仅关注目标数字,还重视实际的实施进展。第七,补充新的政策措施。
田智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加快能源转型是减缓气候变化的核心。全球对加快能源转型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一些国家提出了三倍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两倍能效目标等倡议。但是,将全球性目标、倡议性简单地等同于各个国家的具体目标并不合适,因为各国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和各自能力存在差异。同时,实现全球倡议目标难度和挑战很大。以三倍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为例,实现该目标需要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指数级的增长,但当前的趋势依然是线性的,并且很多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速就远低于预期。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进展显著,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中国已提前六年达成了NDC中提出的2030年风能和太阳能装机目标。在全球层面,中国将通过可再生能源等绿色技术和产品出口发挥贡献作用,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但在此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对全球能源转型形成阻碍,也影响全球气候目标的落实。各国应加强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务实合作,消除绿色壁垒,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王谋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室主任
2024年6月,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为公正转型设立工作计划的建议,旨在明确未来2至3年乃至更长期的行动框架,以推动该议题的落地。然而,各方对公正转型的理解存在显著分歧。发达国家将其视为技术性议题,关注如何通过社会和经济手段支持公正转型。而发展中国家则主张将政治议题与技术性议题结合,希望能在工作组下深入讨论公平与气候公正的内涵,强调“公正”而非单纯的“转型”路径。在COP29期间,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各方的关切和期望。
马莹莹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气候与能源项目总监
对企业而言,公开的环境数据推动了环境绩效的动态评价,企业可以通过这一机制了解自身的环境表现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改善经营行为,优化供应链管理。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识别企业的贷款风险和气候风险。公开碳数据也使得企业间更透明,有助于增加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参与感,并在国际层面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蔚蓝地图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了环境和气候数据的公开与透明,将企业、区域和全国的环境数据呈现在地图上,方便公众查看和使用。当前蔚蓝地图的企业级数据覆盖数千万家企业,能够动态评估其环境绩效,为供应链管理和绿色金融提供支持。
写在最后
COP29开幕在即,围绕气候资金的磋商与讨论将成为改善全球履约环境的关键,积极的成果将回应发展中国家在落实气候行动中的长期诉求,特别是针对气候资金等实施手段的需求,为明年2月各方更新NDCs 3.0提供有力的基础。期待本次大会的成果能够促进落实气候雄心、维系多边互信,助力弥合当前的气候行动差距,推动全球共同加速绿色低碳和气候韧性转型进程。
会议预告
本届气候大会期间,绿研团队将赴阿塞拜疆巴库持续跟进现场进程,发布观察文章、解读核心议题进展。同时,绿研将围绕中国中亚、南亚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国-东南亚气候适应合作、气候投融资创新实践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等研究成果与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展开交流。
11月16日,绿研将会与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在巴库共同主办联合国边会,主题为“Scaling Up Zero-Carbon, Climate-Resilient Financing Between China, Central Asia, and Beyond”,邀请来自高校、智库和多边开发银行的代表们共同探讨中国与中亚等区域的低碳、韧性投融资机遇,欢迎伙伴敬请关注!如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与我们联系:climate@ghub.org
如引用本文中的内容,请注明出处,格式为: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绿研思享会回顾 | 迈向阿塞拜疆巴库COP29:多元主体助力弥合资金差距,加速行动落实.2024。 转载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公众号ID。 如有任何反馈或疑问,请联系我们:policy@ghub.org |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