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孝埈夺金!短道速滑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

百科   2025-02-08 15:01   北京  

↑点击“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关注更多科普内容!

审核专家:王金英

首都体育学院冰雪教研室副教授



2月8日,亚冬会的短道速滑项目迎来了短道速滑500米男子决赛,中国运动员林孝夺金,再一次将短道速滑运动带入大众视野。

那么,短道速滑到底是一项什么运动?练习短道速滑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这项运动吗?






0

1

短道速滑,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短道速滑?

短道速滑是短跑道速度滑冰的简称,它的特点是直道短、转弯急、比赛节奏快且同场竞技对抗性强,运动员需在竞速滑行中实施占位、超越、冲刺等战术动作。为了保障安全,运动员需佩戴头盔,穿着防切割服,戴防切割手套、护颈、护踝、护腿板、护目镜等一系列专业的防护装备。

短道速滑的起源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自1981年起,开始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冬季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将短道速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短道速滑的比赛项目

短道速滑比赛的场地面积:30米 × 60米,椭圆形跑道周长111.12米,直道宽度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两端的弧形弯道各摆放7个黑色橡胶标志块,起跑线内侧设置一块红色标志块,形成竞技赛道路线,运动员们需要在赛道上进行激烈的追逐。

短道速滑比赛项目丰富多样,包括男子500米、1000米、1500米、5000米接力,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接力+(2000米混合接力)等。

相较于其他滑冰项目,短道速滑比赛中的运动员不仅要用实力比拼速度,还要根据实际赛况,运用个人战术或团队配合战术,来保持领先或者实施超越,争取最后的胜利。


02

短道速滑,原来对身体有这么多隐藏好处

1.提升心肺功能

短道速滑是一项高强度的有氧运动,长期参与短道速滑运动,能够有效地锻炼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2.增强肌肉力量与协调性

短道速滑运动中需要频繁地进行起动、加速、转弯和冲刺等动作,这些动作都需要强大的肌肉力量作为支撑。长期训练不仅可以强化全身核心肌群,提升肢体控制能力还可改善动作协调性和动态平衡能力。

3.塑造形体与心理素质

短道速滑运动短时间高消耗的特点利于减脂塑形,且该项运动节奏较快,需要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可极大地锻炼反应能力,培养坚毅、果敢的意志品质,增强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


03

短道速滑虽好,但这些人真的不适合

1.心血管疾病患者


高强度滑行对心肺负荷较大,心脏病、高血压患者需谨慎参与,警惕引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2.关节或骨骼疾病患者


短道速滑运动中,膝关节、踝关节等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冲击力,如果本身关节存在问题,或存在关节炎、旧伤(如韧带撕裂、骨折)未完全恢复等,参与运动可能会加重关节损伤的程度,导致疼痛加剧,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等问题。

3.年龄过大或身体发育未成熟的儿童


短道速滑是专项力量要求比较强的冰上项目,需要持续系统的进行专门性的训练,保持专项能力,巩固滑行技术。

老年人群体,身体机能逐年下降,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耐受性减弱,在缺乏专业指导和科学系统的训练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动作变形,意外摔倒,引发骨折、关节损伤等系列问题。

而身体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儿童,也不宜过早的进行高强度、大比重的专项化训练,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影响身心健康。




精彩推荐

投稿啦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对您发出投稿邀请!

文章要与科学相关,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过,配图需三张以上,字数在1500~2500字,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邮箱:

bjsctougao@bjsc.net.cn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北京科学中心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建设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科技场馆,是服务于公众的公益性社会科普教育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