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覆盖的崇山峻岭间,有一种“白色大魔王”,被人们列为积雪山区的严重自然灾害,这就是雪崩。
雪崩也被称作“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它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
造成雪崩的原因主要是山坡积雪太厚,积雪经阳光照射以后,表层雪融化,雪水渗入积雪和山坡之间,从而使积雪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与此同时,积雪层在重力作用下,开始向下滑动,积雪大量滑动造成雪崩。
让我们走进北京科学中心二号楼主展馆四层,一起旋转沙盘,模拟雪崩现象吧!沙盘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微观的自然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是一个微妙的平衡,一个小小的改变可能导致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变化。
人们可能察觉不到,其实在雪山上一直都进行着一种较量:重力一定要将雪向下拉,而积雪的内聚力却希望能把雪留在原地。
当积雪的内聚力受到外界的干扰(持续降雪、春天雪水融化、轻微的地震、动物的行走、滚石的触击、高声尖叫等)而变小时,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
坡度不大的山坡,积雪是比较稳定的,引力无法把积雪拉走;坡度过大的山坡,又没有办法形成足够厚的积雪。所以最易发生雪崩的场所是在坡度介于25°~45°之间的山坡上。
快来北京科学中心,让我们亲手操作实验,揭开雪崩的神秘面纱,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与奥秘!
弘扬科学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