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吃多了会中毒?好吃也要适量!

百科   2025-02-01 18:02   北京  

↑点击“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关注更多科普内容!

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在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美食满桌的节日里,水果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众多水果中,车厘子因其色泽红润、果肉清甜、水分充足而备受青睐。
车厘子为啥这么好吃?它适合所有人食用吗?“吃车厘子吃到中毒”是真的吗?我们还能放心吃吗?





好吃爱吃也要适量吃

车厘子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除了富含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外,还含有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


01
适当食用身体好

养颜补血:车厘子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铁元素。维生素C、维生素E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皮肤氧化。铁元素则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适量食用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预防贫血。

保护视力:车厘子中的维生素A含量较高,有助于保护视网膜,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

促进消化:车厘子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适量食用车厘子可以缓解便秘症状,促进肠道蠕动。


02
过量食用可不行

上火: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春节期间,很多人可能会因为饮食不规律或过量食用热性食物而出现上火的症状,这种情况下,不建议食用车厘子。

肠胃不适:车厘子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果胶等成分,过量食用可能会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


03
并不适合所有人

车厘子的营养成分确实丰富,但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食用。

过敏:对车厘子过敏的人应避免食用,否则可能会出现皮肤红疹、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反应,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人群食用车厘子,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腹泻人群也要少吃,车厘子富含较高膳食纤维,可能会加重腹泻。

易上火人群:本身体质燥热易上火的人群或正处于上火病症期间的人,不建议吃车厘子,以免诱发或加重上火症状。

吃车厘子中毒,还能放心吃吗?

近日,有网友说自己因吃了大量车厘子出现恶心、胃痛、拉肚子的症状;还有网友说,车厘子吃多了会导致铁中毒和氰化物中毒。这是真的吗?我们还能放心吃吗?


01
车厘子吃多了会铁中毒?

铁中毒是由于摄入铁元素过量引起的。有数据显示,一次摄入铁量达到和超过20毫克每公斤体重时,即可出现急性铁中毒,对于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来说,摄入大约1200毫克铁,便会出现中毒情况。

车厘子中确实富含铁元素,但要达到出现铁中毒的量,大约要吃333公斤。正常人不可能一次性吃这么多,所以正常情况下,适量食用是不会中毒的。


02
车厘子吃多了导致氰化物中毒?

植物中的氰化物通常是以氰苷形式存在的。很多蔷薇科植物的种子里都含有氰苷,比如桃、杏、李子等,车厘子的核仁也含有氰苷。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研究显示,车厘子仁含有氰苷

氰苷本身是无毒的,只有当植物细胞结构被破坏时,含氰苷植物内的β-葡萄糖苷酶可水解氰苷生成有毒的氢氰酸,这才可能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


03
还能放心吃吗?

答案是能!

首先,果肉里是不含氰苷的。即使误食了果核,也不用太担心。氢氰酸导致人中毒的剂量大约是每公斤体重2毫克左右,一个车厘子核只有几克,每克车厘子核中的氰苷折算为氢氰酸后大约只有几十微克,吃进去的氰苷也不一定能全部变成氢氰酸。

常见食物中氰苷的含量,车厘子中氰苷含量极低

其次,氰苷也很容易去除。由于氰苷对热不稳定,因此彻底加热是去除氰苷最有效的方式。研究发现,煮沸可以除去90%以上的氰苷

因此,只要不刻意去嚼果核里的种子,几乎不会发生吃车厘子导致氰苷中毒的情况。




精彩推荐

投稿啦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对您发出投稿邀请!

文章要与科学相关,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过,配图需三张以上,字数在1500~2500字,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邮箱:

bjsctougao@bjsc.net.cn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北京科学中心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建设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科技场馆,是服务于公众的公益性社会科普教育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