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好奇问!蛇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百科   2025-01-31 08:03   北京  

↑点击“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关注更多科普内容!

审核专家:王蕾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研究员,生态学博士
编者按

蛇年已至,你对蛇了解多少?北京科学中心精心策划了“蛇年好奇问”系列科普专栏,从科学角度探索蛇类的奇妙世界,开启一段新春探秘蛇类科学的奇妙旅程。

蛇常常被视为神秘而令人畏惧的生物。很多人害怕蛇,这种恐惧或许源自对未知和潜在危险的天然警觉。不过,当我们深入了解蛇类的身体结构时,会发现它们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危险。

01
蛇类的视力普遍较差

蛇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这使得双眼视野重叠的范围极小,难以形成立体的视觉感知。它们只能看到眼前很近的事物,大多数蛇类甚至无法看清一米以外的物体,尤其是静止的物体。

这种视力缺陷解释了为何在某些情况下,当蛇爬到人身上时,如果人能保持静止,会减少被蛇攻击的风险。

此外,蛇的眼球结构也限制了它们的视觉清晰度。蛇的巩膜不透明,能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蛇的角膜虽然透明,但中央的瞳孔并不能像人类眼睛那样,自如地调节大小以控制光线进入。

蛇在白天强光下视力会进一步受限,而在夜晚或昏暗环境中相对更为敏锐。不过,并非所有蛇类的视力都同样差,一些眼镜蛇就拥有相对较好的视力。

02
蛇眼类似红外摄像机

蛇类拥有一种独特的感知能力来弥补视力的不足,那就是热感应能力。在蛇的鼻孔附近,有一对被称为“窝器”的热敏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感知周边一切有热量的物体,就像红外探测器一样。

对于蛇来说,周围的世界是以热源的形式呈现的。这种能力使蛇在夜晚或昏暗环境中能够轻松感知动物体温,帮助它们捕食。

图为北京科学中心“动物的视觉”展项

03
蛇的瞳孔是竖的吗?

蛇的瞳孔形状因其生活习性而异。昼行性蛇类的瞳孔通常为圆形,而夜行性或晨昏性的蛇类则拥有竖直的椭圆形瞳孔(竖瞳)。这种瞳孔形状能够更好地控制到达视网膜的光线量,以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

04
横瞳与竖瞳有什么区别?

竖瞳辅助眼睛的立体视觉,便于动物测量物体在纵向上的距离;同时,动物可以通过离焦模糊程度来测量物体在横向上与自己的距离。

因此,夜行和昼夜活动的伏击捕食者,通常长着竖瞳,比如斑猫、蛇等。

横瞳动物的眼睛大多生长在头部两侧。宽的单眼视觉既能帮助它们拥有清晰的横向全景视觉,探测来自不同方向的猎食者,又能让它们在眼睛长在两侧的情况下,也能看清前方地面的情况,在遭遇追捕时迅速逃跑。有趣的是,横瞳动物无论头部在什么位置,其瞳孔都能与地面保持平行。

因此,作为被捕食者的食草动物,通常长着横瞳:比如斑马、羊等。

在蛇的眼中,世界是一个模糊而充满热源的景象。它们依赖热感应能力来搜索猎物的踪迹,而视力则更多地用于分辨环境颜色、形状和动态变化。尽管蛇的视力有限,但它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发展出了适应自己生态位的视觉系统,使得它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在北京科学中心主展馆二层,特别设立了动物的视觉展项区域,这里可以更直观地感受蛇眼中的世界,体验蛇观察周遭环境的迥异视角。




精彩推荐

投稿啦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对您发出投稿邀请!

文章要与科学相关,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过,配图需三张以上,字数在1500~2500字,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邮箱:

bjsctougao@bjsc.net.cn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北京科学中心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建设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科技场馆,是服务于公众的公益性社会科普教育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