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抓住“黄金48小时”关键期!

百科   2025-02-07 18:05   北京  

↑点击“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关注更多科普内容!

审核专家:孙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博士


当前正值流感高发季节,呼吸道疾病传播风险增加。如果我们出现了感冒症状,该如何区分流感与普通感冒?流感为何容易引发肺炎?在“黄金48小时”我们能做什么?


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是呼吸道疾病,但两者完全不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区分:



流行病学特征

流感冬春季高发,传染性强,常呈聚集性传播;若近期接触流感患者后出现症状,需高度警惕。

普通感冒全年散发,多由鼻病毒等引起,一般没有明确的传染源。



症状不同

流感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通常数小时内突发高热(≥38.5℃),伴寒战、全身肌肉酸痛(如“全身拆解感”)、头痛、乏力。此外,还可伴有眼球转动痛、胸痛、呼吸急促,甚至口唇发绀。

普通感冒起病缓慢,以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并逐步加重。但发热轻微,体温多低于38℃,寒战罕见。



传播程度

流感患者1个喷嚏可喷射8米内的含病毒飞沫,1名感染者平均传染2-3人。

普通感冒传染性相对较弱,患者传播范围通常不超过1米。

来源:科普中国



肺炎——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典型表现持续高热(>3天)、咳嗽加重伴脓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4次/分)、血氧下降。



并发症高危人群

临床上把5岁以下儿童、≥65岁老人、孕妇、产后2周内女性、慢性病患者(如心肺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的人群列为发生并发症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现并发症风险低,但也不能因此忽视风险。

来源:科普中国



肺炎类型

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流感发作3~5日后仍持续存在高热,病情进展迅速。对于有基础疾病患者,发生肺炎及其他并发症风险高,需积极干预治疗。

继发细菌性肺炎:通常出现在流感发作后7到14天内,是流感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在重症流感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发生继发细菌性肺炎。

混合感染性肺炎:病毒与细菌协同致病,症状反复或加重。



当心其他并发症

除了肺炎,流感还有许多其他并发症,也不能掉以轻心。

心脏损害: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成人发病率约12%)。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罕见但危重,与继发细菌感染相关。

神经系统并发症:脑膜炎、脑炎等(需关注持续发热或意识障碍患者)。




“黄金48小时”自救!


流感发病48小时,称为自救的“黄金48小时”。在确诊后的48小时内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



及时用药

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玛巴洛沙韦(12岁以上)为首选,需在48小时内服用。

退热对症: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缓解发热及疼痛(二者择一,避免联用)。



家庭备药

流感高发季可备自测试剂及抗病毒药物,药物需遵医嘱使用。另外,退热药无需囤积,按需备用。


高危人群需特别注意

如果患者为并发症高危人群,即使症状轻微,也应尽早就医;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预防流感做好这几点




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

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对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做好个人防护

在流感流行季,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居所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去公共场所或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老年人,外出时要养成戴口罩的习惯。



增强免疫力

坚持健康生活饮食规律,营养到位;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心态平和,乐观积极。





精彩推荐

投稿啦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对您发出投稿邀请!

文章要与科学相关,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过,配图需三张以上,字数在1500~2500字,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邮箱:

bjsctougao@bjsc.net.cn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北京科学中心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建设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科技场馆,是服务于公众的公益性社会科普教育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