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关注更多科普内容!
蛇年已至,你对蛇了解多少?北京科学中心精心策划了“蛇年好奇问”系列科普专栏,从科学角度探索蛇类的奇妙世界,开启一段新春探秘蛇类科学的奇妙旅程。
冬天来了,天气寒冷,蛇类也纷纷进入冬眠状态。蛇为何要冬眠呢?新春佳节之际,鞭炮声和四处洋溢的欢庆氛围,会把冬眠的蛇吵醒吗?
冬眠是某些动物对抗极端环境的一种生存方式。动物冬眠主要有两个原因:食物匮乏和寒冷。
因为食物匮乏而冬眠的动物主要是哺乳动物,比如熊和刺猬。刺猬是食虫动物,在温带地区,一旦到了秋末,昆虫基本上就消失不见了(以蛹的形态过冬),刺猬不得已钻入了暖和的柴草堆冬眠。
熊虽然是食肉动物,但其实在它们的食谱中,植物性食物占比高于65%。一旦到了冬季,生活在温带或者寒带的熊因为植物大面积减少而冬眠。
蛇冬眠是因为寒冷。蛇是变温动物(冷血动物),它们平时不需要消耗能量用于维持体温。这样的好处是消耗的热量只有普通恒温动物的30%。
不过,蛇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身体温度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当环境温度过低,蛇体内的生物酶就无法正常工作了,新陈代谢也会随之降低,导致难以行动。长期处于0℃以下的环境,蛇就会死亡。
这种环境下,只有冬眠才能拯救它们,因为冬眠可以有效地降低新陈代谢,让它们处于一种“假死”的状态,就算不吃不喝,也能靠体内的养分来维持生命,直到春暖花开再重新活动。
一般情况下,蛇会在气温持续低于10℃时进入冬眠。每到冬眠前夕,它们会疯狂地进食,不但吃得饱饱的,还会将自己的皮下脂肪堆积起来。毕竟一旦开始冬眠,短则3-4个月,长达半年。
在我国北方,蛇冬眠通常从11月份开始,一直到来年的3、4月份;南方的蛇冬眠期会短一些。
蛇会成群地冬眠,这种集体冬眠有利于保持温度。
蛇在冬眠时,通常会选择一些鼠洞、树洞、岩石缝隙等远离地面的地方,离人类的活动区域较远,基本不会受到人类活动干扰。
因此,虽然冬眠的蛇大部分时间处于沉睡状态,但它们仍然有可能因为外部刺激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苏醒。
投稿啦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对您发出投稿邀请!
文章要与科学相关,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过,配图需三张以上,字数在1500~2500字,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