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为什么没有大年三十?

百科   2025-01-28 15:02   北京  

↑点击“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关注更多科普内容!

审核专家:景海荣

北京天文馆研究员

翻开日历你会发现,从2025年至2029年,这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在这几年,大年二十九过后,就是大年初一。那么,大年三十去哪儿了?为什么大年三十会时不时“玩消失”,大年初一从不“缺席”?





朔望月的长度不固定

这其实与我国农历历算规则有关。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以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并兼顾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而制定,是一种阴阳合历。

农历月主要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而制定。在现代天文学中,已经可以根据月亮和太阳的高精度位置模型,准确算出一整个月相的变化周期约为29.5306天,这一周期被定义为“朔望月”。

  •  “朔”:农历初一,完全看不到月亮的时刻

  • “望”:农历十五,满月的时刻

从一个“朔”到下一个“朔”,这个周期便是农历一个月的长度。

由于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而且大小月的出现并非一大一小或一小一大间隔排列,也有可能出现连续几个大月,或连续几个小月的情况。如果腊月正巧碰上农历小月,就是29天,则没有腊月三十,民间俗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朔日是每个农历月的初始日,被称为农历初一。因此,每个农历月都会有初一。






连续五年没有年三十正常吗?

农历月的安排与实际月相情况密不可分,因此,大、小月的排列与公历月也有所不同。总体说来,二者间隔排列的比例高一些,有时也会出现连续两个大月或连续两个小月的情况。

大小月的排列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来确定。根据长时间的统计来看,有年三十的比例略高一些。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也属正常现象,但较为少见。

据统计,未来一直到2050年,有年三十的年份共有14次。







没有年三十,过年会失去灵魂吗?

专家表示,民间习惯称岁末的最后一个晚上为除夕。除夕,不仅是家人们的团聚时刻,更是辞旧迎新的重要日子。因此,不管腊月是29天还是30天,它都是农历年的末尾,其团圆之意仍旧在,且已经是约定俗成,不会影响除夕的存在,也不会影响人们过年的心情。







今年还是“双春年”?

如果只按12个朔望月算,一年只有354或355天,与公历一个回归年差11天左右。这个时间差累积起来,月份与季节会严重脱节。

农历用二十四节气表示太阳运行规律,又按月相规定月份日期,并增设闰月补齐阴历与公历的时间差,所以在若干年中会有一年是13个月,这一年称作闰年。

公历2025年是平年,但农历蛇年是闰年,闰六月,共13个月,384天,比公历多19天。

这也导致下一个回归年的立春已到,而这一年的农历还没过完,所以就出现了“双春年”。今年是乙巳蛇年,有两个立春,分别在年头农历正月初六(公历2025年2月3日)和年尾腊月十七(公历2026年2月4日)。

多了一个六月的蛇年格外长,下一次过年时间推到了2026年2月17日,正月十五元宵节都要在公历3月份才能过上。







精彩推荐

投稿啦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对您发出投稿邀请!

文章要与科学相关,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过,配图需三张以上,字数在1500~2500字,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邮箱:

bjsctougao@bjsc.net.cn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北京科学中心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建设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科技场馆,是服务于公众的公益性社会科普教育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