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信风本质上是与花期相关的自然现象。不同植物在不同节气和时令开花,是由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植物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期后才能开花,这被称为春化作用,例如水仙,需在冬季置于低温环境下,待芽头萌发后移至室内生长。一些植物则对光照时长敏感,属于长日照植物或短日照植物,它们会根据自然界四季光照的变化来调节生长周期。
花信风中花卉的开放顺序还可能关乎植物的生物钟。生物钟如同植物内部的“时间表”,能够助其感知周遭光照、温度等环境信号的周期性变化,如昼夜交替、四季更迭等,并通过生理调节来响应和预判这些变化。它调控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确保花朵在适宜的时间绽放。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意味着春天伊始,气温回暖,日照增多。按现代太阳黄经度数来看,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科技中轴”主题展厅中,“社稷时节”展项收录了古人关于立春的描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节。立,始建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会始至,故谓之立也。’《史记·天官书》:‘立春日,四时之卒始也。’”立春当天正午,北京古观象台圭表测得日影长约为一丈一尺九寸(2023年测)。
受到春天的感召,立春时节的花信风为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迎春即迎春花,木犀科素馨属落叶灌木,因早春开花而得名,常常作为春天到来的使者。迎春的枝条细长柔软,呈绿色,常作垂挂或攀缘生长,叶对生,三出复叶,小枝基部常具单叶,边缘具细锯齿。花黄色,单生于去年生枝的叶腋,通常成簇开放,花期在2月至3月。其观赏和栽培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
樱桃是蔷薇科樱属的落叶乔木,其观赏价值主要体现在春季开花时,花色多为白色或淡粉色,花瓣5片,花形优美,花期在3月至4月,开花时满树繁花,景色宜人。樱桃的枝干灰褐色,幼枝无毛,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边缘有重锯齿,叶柄基部常有腺体,果实成熟时为红色或黄色,味道甜美。既是观赏植物也是经济作物樱桃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种植记录,唐宋时期已成为皇家园林和民间庭院中的常见植物。
望春,别名辛夷,一般指望春玉兰,也指紫玉兰,木兰科玉兰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产于我国中部、南部等地,全国广为栽培,观赏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望春玉兰因其在早春开花而得名,其树形高大,枝干粗壮,树皮灰色,小枝带紫色。叶互生,叶片宽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花大,白色或淡紫色,芳香,单生于枝顶,花期在3月至4月,开花时满树洁白或淡紫,给人以高洁清雅之感。望春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常被赋予吉祥如意的寓意,适合种植于公园、庭院等处作为观赏树种。
立春时节,我国北方地区的气温仍相对较低,无法观赏全部的三候花卉,却可以在园林中看到其他的早春花卉,包括迎春花、梅花、蜡梅。除此之外,白杄、侧柏、油松、华北冷杉等针叶树也为初春的北方大地增添一抹绿意,共同预示着不久之后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自然盛景。
2025年立春正值乙巳蛇年大年初六,植物虽不语,却承美好寓意。一愿迎春花笑迎暖阳,二愿樱桃花开添喜庆,三愿望春花香漫天际,万事如意,新春大吉!
弘扬科学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