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眼前陈旧的记录本
一张张泛黄的页面
一幅幅生动详实的地貌图
一个个清晰可见的数据
这就是地质工作者的必备物品
野外记录簿
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本子
却长期伴随地质人
爬险山、渡急流、过沙漠、穿戈壁
它记录着大家辛勤的付出
印刻着遍布五湖四海的足迹
勾勒着钢铁长龙的宏伟蓝图
今天
让我们一起翻开这些记录本
追溯铁路建设与野外记录簿的不解之缘
地质工作是所有工程建设的先行
而外业调查又是地质工作中
最基本和最前端的环节
作为记录原始地质信息的载体
野外记录簿在外业调查中
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地质工作者正在开展外业调查工作
野外记录簿
由横格纸和方格纸两部分组成
横格纸专供于文字描述、记录
方格纸用于绘制素描图、剖面图等示意图
野外记录簿工作页面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为尽快发展辽阔的中国西部
铁一院前身
铁道部设计局西北设计分局在甘肃成立
“共和国长子”自此开启了
建设西部铁路的征程
上世纪50至80年代野外记录簿
彼时
天水以西广阔的西部大地上
没有一寸铁轨
天水以东仅有一条1945年底通车的铁路
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
上世纪50年代,地质工作者在腾格里沙漠用野外记录簿填写数据,开展包兰铁路治沙的研究。
广大勘测设计人员
怀着一颗热爱党、热爱祖国
热爱铁路勘测设计事业的赤子之心
风餐露宿、栉风沐雨
克服了艰险山区、大风、沙漠、缺水
高寒、酷暑、交通不便等困难
胜利完成了宝成铁路、包兰铁路
兰新铁路等项目的勘测设计任务
上世纪60年代,勘测队员与当地牧民一起探讨方案的同时,将信息记录在野外记录簿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
铁一院进入了以改革创新为特点的
新的历史时期
并于1984年更名为
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公司
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野外记录簿
伴随着青藏铁路、西康铁路
南疆铁路、宝中铁路、西延铁路
等重大工程的先后启动
大批地质工作者奔赴一线
用笔尖记录祖国大好河山
全国劳模、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孟祥连1987年所做西康铁路地质观测点。
“骑驴可过、交通条件较差”
“山坡坡度约40度”
“植被较茂密,以高大乔木为主”
“岩质较硬、锤击声脆、微风化”
“主要由石英、长石组成”……
野外记录簿的内容简单、直观而丰富
上世纪80年代,地质工作者登上外业勘测车。
21世纪初的青藏铁路勘测现场,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记录簿上记录冻土调查情况。
记录簿中只存在铅笔的笔迹
因为碳素墨水容易变质掉色
而铅笔中的碳元素性质稳定
便于长时间保存
西康铁路1998年地质观测点记录
进入21世纪
铁一院加快“东进南拓”的步伐
持续拓展高铁、地铁、轻轨
旅游轨道以及战新产业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地质工作迈向数智化阶段
地质调查的标准也持续提高
21世纪以来的野外记录簿
卫星遥感、电子调绘、无人机摄影
等技术手段不断丰富
铁一院构建了
“天空地”一体化综合勘察体系
实现人工手绘到数智调绘的跨越
“天空地”一体化综合勘察体系
虽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勘测技术日新月异
但是
那个小小的野外记录簿
凭借其便携性、耐用性
以及某些极端环境下的适用性
仍然陪伴在地质工作者左右
地质工作者使用无人机开展地质调绘
新时代的地质工作者
接过了前辈们手中的笔
赓续了科学、严谨、务实的作风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岩土类型
植被状况、工程条件、交通条件等等
这些基础数据资料
经过地质工作者细致的绘写
从崇山峻岭到大漠戈壁
从雪域高原到江流峡谷
一代代地质工作者
用双脚丈量大地
用笔尖夯实钢铁长龙之基
2021年,地质工作者在马背上开展伊阿铁路勘测工作。
手绘野外记录薄
是对纸质记录方法的延续
也是对传统勘察设计领域的传承
更是地质工作者敬业奉献的写照
隧道观测点
面向未来
铁一院将赓续传承
新时代铁一院尖兵精神
以忠诚担当、敬业奉献
为建设交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铸梦一院
供稿单位|党委工作部
交通市政院 地路院
本期作者|杨奇越 丁志南
责任编辑|杨少琦 杨奇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