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去阿勒泰了,与李娟访谈不同频,李娟七次试图结束访谈?看完视频,你还喜欢他吗?
文摘
音乐
2024-08-28 08:40
浙江
这是灵均阁主第 113 期分享
作者 | 破军
5 月份,《我的阿勒泰》爆火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遥远的阿勒泰,你心动了吗?》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阿勒泰,那是原生纯粹的自己对于爱、自由、梦想以及一切不可与人言说的情感与隐秘的自留地。阿勒泰是很多人的梦想之地,现实的阿勒泰,虽千里之遥可往矣,但内心的阿勒泰,却人迹罕至。我们内心的荒原,总在期待有人踏足。董宇辉去新疆了,在阿勒泰地区,他带着团队赏美景、尝美食、看非遗乐舞……当然,少不了直播,带粉丝云游新疆,幸福了粉丝们的五官。回到乌鲁木齐后,董宇辉在南山和李娟来了一场对谈。听雨声、看林海、谈风花雪月,“以光绘文学,以风会真意”。有人批评李娟开始时显得过于局促,鲜少笃定地表述观点,常常否定、纠正自己先前说过的部分内容,说话磕磕绊绊。后来思维跳跃、答非所问,强行尬聊、毫无逻辑可言。不愿袒露心迹,过于防备,总是斟酌词句,经常陷入长时间沉默,让观众怀疑网络卡顿。有人批评董宇辉在整个访谈中过于夸夸其谈。每次问题还没有等她想好,就堆砌华丽辞藻做总结,给人感觉在自问自答表演。同时伴随着他那挤眉弄眼的夸张表情,着实让旁观者感到尴尬。有人说尴尬的是两人思想和语言不在一个频道,语言表达风格不同,董始终用他那“意林”般的说话方式滔滔不绝,而李娟作为作家说话却质朴很多。一个是华而不实,一个是朴实无华,所以沟通上不是很流畅。有人发表长篇大论,表示董宇辉一直在说“正确的话”。李娟则尝试表达“诚实的话”。而正确的话往往不诚实,诚实的话常常不那么正确。说董宇辉的所有表达基本都迎合了这个时代流行的价值观念,要独立,要自强,要享受遗世独立、孤芳自赏。毕竟董宇辉是一个商业人物,总要迎合市场需求,把自己塑造成个性分明的文化精英形象。李娟是和董宇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她的语言表达甚至显得有些笨拙、迟缓。但是毫无疑问,在她的言论中看不到任何流行文化侵袭的痕迹。有人说,董宇辉或许是做了太久主播,说话的“节目套路”很严重。每一句话听起来都很华丽、深刻,仔细想却不真实、感情匮乏,对观众的用处也很少。看似都是“金句",实际上没什么参考性。而李娟明显更真实,在认真思考话题并用自己真实的经验和情感作分享,所以显得局促,有时找不到合适形容词,就会容易停顿,道歉。有人说,董宇辉明显是看着对方说话的时候在思考“金句”,然后适时打断对方抛出语录,让李娟显得左支右拙,时常要停下讲述去思考对方的话是不是有道理,又觉得无话可说。李娟说,其实独居的生活是很不健康的。缺少和别人的交流,缺少反馈的“镜子”。“很多人喜欢你,喜欢你的欲言又止、喜欢你的纠结、喜欢你的犹豫、喜欢你过度思虑的自我否定,所有看似充满了矛盾和缺点的东西,其实背后只有一个人性的光,就是善良。”
李娟笑着听完,说:“谢谢,这真是一坨巨大的……巨大的赞美,谢谢……”
事后网友议论纷纷,李娟也作出回应,坨是她常用的量词,在很多地方都会脱口而出,董宇辉也回应,希望李娟不要有压力。
总结网上的评论,他们的结论是:董宇辉与李娟访谈不同频,李娟七次试图结束访谈。搬出李娟的原句来实锤:“如果是特别沉闷的话题,而且对别人没有启发的话,我觉得…”我喜欢李娟,同样很欣赏董宇辉,看到网上如此多争议,说不得找到原版完整视频看一遍。看完,简直无语。网络谣言、断章取义、恶意曲解,简直太恐怖了。能理解网络上的不客观,但不能理解恶意抹黑。只有看过完整的视频,才能理解为什么董宇辉和李娟的对谈在外人看起来很不同频,没有看到前因后果,没有看到两个人在对谈过程中真实的、持续性的状态变化,是很容易误解的。而所谓的“如果是特别沉闷的话题,而且对别人没有启发的话,我觉得……”这句话,只看文字确实是充满了抗拒,而实际上当时她说话的语境和目的完全不是如此。整场对谈,董宇辉已经在竭尽真诚和努力,希望消除李娟在这次直播对谈初期表现出来的紧张和局促。他确实希望引导李娟探讨更加深入的话题,但失败多次后,他依然能从这些失败的尝试中,引发李娟更多的思考,让李娟一度忘记自己在直播,好像是在和朋友无所顾忌地聊天。这也是为什么,一向社恐的李娟在这场两个小时的访谈中,多次明确表示自己今天说的实在太多了,害怕如此酣畅淋漓地说完,结束后的深夜,遭到自我情绪的反弹。事实上,李娟在对谈中的笑声频率非常非常高,尤其是后半段读过最初的局促之后,两个人逐渐放松下来,绝对算是两个好朋友的深度对话。
李娟真实简单,她虽然纠结、犹豫,但始终充满着善意。她对于有些话题,确实采取回避的态度,但并不伪装,而是简单大方地表示不愿意。而对于愿意说的话,她始终在努力地寻找最合适的词语来表达,就怕自己的表达方式给观众带来误解,继而给别人带来麻烦,全程都是秉持善意在沟通。董宇辉的采访没有问题。虽然事先准备了提纲,李娟甚至准备了几天,背了一些稿子,但董宇辉完全没有按照提纲来,而是用最直接自然的方式来开启这次对话。他在努力接近李娟的内心,分享自己的经历来表示自己对她一些观点的理解。李娟所说的,这是一场奇怪的访谈,并非说这场访谈是无聊、沉闷、不想对谈下去,而是说这场访谈对她的舒适区确实是一次挑战,让她说出了很多在既定场合不会说的话。而她所说的沉闷、对别人没有启发,只是她这一晚上重复过很多很多次的自我否定和批判,害怕对别人造成困扰,是真善美的体现。访谈结束,网络舆论甚嚣尘上,李娟忍不住出来回应。对待董宇辉的态度,李娟表示自己对他毫无抵触。不过后来才发现,访谈时自己对他有多次误解和刻薄,还常常打断他的话,对此表示非常愧疚。李娟说非常欣赏董宇辉:“他富于感染力亲和力,总是照顾别人,印象美好的一个年轻人。”全程视频看下来,我认为李娟这一晚上绝对是受到过触动的。
下面分享本次对谈的精华内容和语录。如果感兴趣,可以看访谈完整视频,时长 113 分钟。如果不想找,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回复“董宇辉与李娟”获取链接。
董宇辉问,写作那么好,文字那么动人,是怎么学来的?李娟说,是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但是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天赋。学习的天赋,让一个人能抓住改变的契机,有勇气去否定自己。因为进步了,所以可以否定自己。以前,可能我写作也很好,但当时对我来说,写作是很艰难的事情。但后来写《冬牧场》时,一下子就轻松了。写作者,都需要经历这样的变化。李娟分享最开始写作的契机,是因为小学二年级第一次开始写作文,发现自己的文字表达确实比其他人好一些,容易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满足一定的虚荣心,然后生出了以前从来都不曾有过的自信。我想,这大概也是很多文字爱好者或工作者最初写作的契机吧。本人也同样如此。李娟:为什么写作?很简单,物质上有稿费,精神上被人赞美,满足虚荣心。这可能就是全部了。高敏感的人,都很内耗,李娟自称是内耗之王,但她的文字一点都不内耗,因为她的文字是内耗的人所需要的,这也是为什么能引起广泛读者共鸣的原因。写作本身对于李娟而言,是一种自我救赎。李娟:写作经常是矛盾的状态,想这样写,也想那样写。写作就是一种较真或搏斗,要去否定和删掉很多漂亮的文字,虽然很舍不得,但那些不对。李娟:对于别人的意见,自己越愤怒,就越要冷静下来,因为这些话是命中靶心了。李娟:读书的时候看各类各样的书,像海绵一样全盘吸收,但是后来发现,年轻时没有鉴别能力,有一些不好的书,曾经对我们影响很大,让我们刻意去模仿。但这样也有好处,比那些只读好书的人,判断力更加坚固,可以避免的东西更多,形成一些免疫力。没有读过不好的书,可能会认为所有的书都是正确的,缺乏强大的鉴别力。董宇辉:热爱美食是让人幸福的一件事。和吃货在一起,从他们口中经常听到对美食的赞美,让人觉得生活幸福。董宇辉:自己工作看起来很健谈,开朗乐观,但生活中其实很无趣,不说话,喜欢独处。李娟:自己享受就好,至于靠近你的人,他们来去,随意。李娟在访谈过程,高频率地习惯性地自我批评和否定。这样能让她有安全感,这样不会被伤害和攻击,也不会去冒犯别人。董宇辉:这样的人能让周围所有人都感觉很舒服,但唯一不舒服的人就是自己,对自己不公平。习惯了说对不起,对别人的反应无比在意。李娟:自己并不追求非要被别人喜欢和尊重,而这也不是一种悲哀。而有些人不断说对不起,可能也是说给自己的,让自己心安。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没办法理论,它就是如此。董宇辉:如果面对镜头,很多人就会习惯性地自我否定批判,因为会有无数双的眼睛,以无数种世界观,用无数种人生经历来评价指责,甚至很多事后以非常激烈的情绪来审视你我。我经历了很多次面对各种各样离谱的,甚至是荒谬的、错误的、虚假的指责和否定。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自我,就是渺小化,我都把自己说成这样子了,你还好意思再说我吗?这是面对镜头的一种习惯,本能反应就是的就是躲在角落里,你总不至于再追着我了吧。李娟:我还是喜欢一个人待着,我知道其实独居的生活是很不健康的。缺少和别人的交流,缺少一些反馈的镜子。李娟:实际上不管什么质量的陪伴,哪怕是天天吵架的、离不了婚的夫妻,都是好的。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哪怕是再恶劣的关系,会折磨你,也会束缚你。李娟:我肯定没说清楚,才会反对。我说清楚,就不会反对了。这是我的问题。就是你和一个很差劲的人在一起,确实很痛苦,但是就是这种痛苦会让你保持某种冷静,某种清醒,这也是一种力量在不停的滋长。所有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都是有益的。董宇辉:痛苦的时候你会写作灵感迸发吗?你会刻意让自己保持在一种感觉痛苦,甚至是饥饿,或者是精神上不安的状态吗?李娟:我写作的时候,突然写到一个特别激动的时候,汗毛都立起来的时候,我要想方设法让自己冷静下来,我去转一圈儿,出去走一走,看看书,冷静下来再写。那个时候写出来的东西也挺好的,是很过瘾,但是是有问题的。董宇辉: 如果人长期处于饥饿和寒冷状态,反而寿命会延长。如果吃得特别饱,穿特别暖,寿命反而会下降。人这种生物本身就是要处在巨大的痛苦和焦虑中生存。李娟:可能吧,人如果一旦被满足了,其实他就可以死亡了。他已经被满足了,心甘情愿。不甘心的人才会继续往前走,而甘心的人,会停下来。一旦停下来,结局就会提前到来。李娟:生活本身永远都不是一件单调的事情,有各种各样的意外。人的本能就是这样,就是追求快乐,追求愉悦的,没有谁去追求痛苦。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很痛苦的事情,他会想办法去克服它,而不是非常矫情的去继续沉溺其中。因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你要去放羊,你要去挤奶,来不及悲伤。董宇辉:写生活中的艰难,有的人会把它写得看完书之后,充满绝望,对生活充满厌弃。李娟:因为那些人他们有一种姿态,觉得自己就不应该受这样的罪,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对他们不公平,就感觉他和正常生活是断裂的,觉得那不是正常的生活。董宇辉:是委屈的心态,就是把自己拔得太高,总觉得像我这样的人,不应该经历这些。更多人是难以消解的,会觉得如鲠在喉。李娟:所以一点点痛苦,就会被他放大成巨大的痛苦,就会被他说的没边了。痛苦是很正常的,怎么会没痛苦呢?生病是痛苦,亲人的离去,还有一些离别,还有家里面很正常一头牛死亡了,你也会感到痛苦。生活真的是各种各样的痛苦组成的,这种痛苦是很正常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这个人生,这就是现实。李娟:由不得自己不承认,现在写作似乎有瓶颈,凝滞了,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阻碍。找不到比以前更好的表达方式,就只是以前的重复,不想顺着惯性去写作。才华,是有生命力的,会出生,也会死亡。枯竭,再正常不过。作家,也会词穷。远离人群,独自生活,依然做不到重新进入很好的写作状态。李娟对于网络上误解很痛苦,作家本身就是表达的代言人。对于一个作家,表达不准确,是一件天塌了的大事。如果别人误解了,说明是自己没有做好,是自己的问题。所以内耗。面对这些,有人驳斥、反抗、攻击,纯粹只能让自己舒服,但并没有用。李娟和董宇辉,都选择沉默、远离。李娟在访谈中一直处于一种防备状态,很多话题不愿意提及,或者不愿意深入探讨,尤其是涉及到自己个人的一些底层认知,甚至书单也不愿意分享。李娟:没有一点防备,可能别人会很喜欢你,但是自己容易有情绪的反弹。人群之中,侃侃而谈,曲终人散后,就开始内耗。质问自己为什么要说出那些话,是不是有不妥,会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董宇辉:你始终通过否定来保持清醒,焦虑和不安感让自己保持思考。李娟:自己不是勇敢的舍弃,而是像懦夫一样舍弃。很多话不想说,只是不想暴露自己的愚蠢而已。
灵均阁主(破军),浙大硕士,体验过大国企四点半下班,享受过网易阿里福报,星夜兼程、创业维艰,生命热情不减。拒绝油腻,成为一个灵魂有文气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