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
综合
■ 国家消防救援局 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全国文物建筑和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培训班
■ 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博物馆
■ 石刻艺术博物馆新建103个停车位
■ 赵朴初书法艺术馆在上博东馆落成开放
■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展出文物230件(套)
■ 浙江文物寻宝团成立
■ 中山大学博物馆开馆
■ 瑞幸巴西咖啡博物馆昆山揭幕
■ 南京发现三国东吴墓 确定墓主为张昭
■ 福建南日周边海域新发现3处沉船遗址
国家消防救援局 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全国文物建筑和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培训班
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从国家文物局获悉,11月8日,意大利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本次返还是2019年3月意大利返还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后,双方在中意两国政府关于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双边协定框架下开展的又一次成功合作。
据介绍,该批文物艺术品主要应为我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提供直接物质资料。此外,汉代、唐代陶俑和元代陶兽提供了当时社会安定富足与开放包容的实物见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截至2024年11月,已实现48批次2113件/组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与意大利文化遗产部门就返还文物艺术品的保护修复、研究展示开展后续合作,以文物为桥梁和纽带,促进中意文明交流互鉴。(国家文物局、新华社)
石刻艺术博物馆新建103个停车位
近几年,石刻艺术博物馆越来越火爆,尤其是每到秋天,博物馆里的银杏正值观赏期,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里的银杏正值观赏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赏叶。为了缓解周边的停车难问题,属地北下关街道挖掘周边资源,拆除违建,新建了施划有103个停车位的公共停车场,日前正式投入使用。(北京日报)
赵朴初书法艺术馆在上博东馆落成开放
赵朴初书法艺术馆落成暨赵朴初珍贵文物捐赠仪式11日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行,赵朴初书法艺术馆即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
赵朴初亲属遵照赵朴初先生和夫人陈邦织女士的遗愿,以陈邦织女士的名义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捐赠近2700件/组赵朴初珍贵文物,其中包括2024件/组赵朴初书画作品及其旧藏书画,114件印章,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其它物品。
赵朴初书法艺术馆位于上博东馆4楼,分为“母兮吾土”“亲密战友”“时代巨匠”“当代维摩”“高山景行”五个板块,精选朴老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文献手迹予以展示。
展厅将采用定期更替展品的方式,从多个维度、持续地向观众展示赵朴初先生的卓越贡献、高尚情操及艺术成就。观众可以从中看到时代的剪影,受到艺术的熏陶,得到精神的升华。(上海博物馆)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展出文物230件(套)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的陶寺遗址博物馆于11月12日开馆。据介绍,陶寺遗址博物馆位于临汾市襄汾县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口,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出陶寺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件(套),展示了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人民网)
浙江文物寻宝团成立
11月10日,汇聚浙江文博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浙江文物寻宝团”正式成立。该团将通过短视频形式,讲述浙江文物的精彩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在此次活动中,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纪云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主任杜正贤,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副主任邵群等15人被聘为浙江文物寻宝团首批导师。
杜正贤认为,浙江文物寻宝团的成立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可以在现有博物馆内或公众开放的文物中,通过寻宝团的深入挖掘和解读,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文物的价值和背后的故事;另一方面,寻宝团还可以关注尚未进入博物馆、尚未向公众展示的文物,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发掘,丰富文化遗产。
杜正贤提出,考古挖掘现场也是“寻宝”的一个重要内容,“考古挖掘过程可以适当地向社会公众开放,让公众能够亲身感受到考古工作的精心与细致,以及发现文物的乐趣”。
邵群以她所在的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西湖周边的群山蕴藏着丰富的文物,包括造像、摩崖石刻等,还有与人文完美融合的自然景观,“我希望能通过浙江文物寻宝团的力量,让大众深入了解西湖文化,进而自觉地去保护西湖文化景观等世界文化遗产”。
据悉,浙江文物寻宝团由浙江省文物局联合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新闻网)
瑞幸巴西咖啡博物馆昆山揭幕
南京发现三国东吴墓 确定墓主为张昭
近日从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获悉,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张昭家族墓在江苏南京被发现。这是南京地区继丁奉家族墓后发现的又一东吴重臣墓地,是东吴时期墓葬考古的重要发现。
据介绍,张昭墓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坑、砖室、排水沟等部分组成。墓室内长3米、宽1.8米,出土有金印、铜弩机、铜钱等遗物。墓内出土的两方龟纽金印,分别印有“辅吴将军章”“娄侯之印”字样,系南京地区东吴墓葬出土遗物中首次发现。结合相关史料以及墓葬形制结构所体现的年代特征,确定墓主为东吴重臣张昭。(新华社)
南日周边海域新发现3处沉船遗址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组成的福建沿海水下考古调查队在南日岛周边海域新发现3处沉船遗址。
这3处沉船遗址命名为北日岩5号沉船遗址、北日岩6号沉船遗址、北日岩7号沉船遗址。其中北日岩5号沉船遗址年代为元代、清代,出水器物有青白瓷、白瓷、黑釉瓷、青花瓷等;北日岩6号沉船遗址年代为元代,出水器物以青瓷碗为主;北日岩7号沉船年代为南宋晚期,水下调查发现有青白瓷器,器型有瓶、碗等。
莆田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众多,海域辽阔,物产丰富,进出口商品繁多,自古以来海上贸易发达,为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水浮陆转,以入京师,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流求、大食之属,莫不爱好,重利以酬之。”宋代莆籍名臣蔡襄的记载,反映当时兴化军海上贸易的繁荣。
2006年,福建沿海水下考古调查队开启对莆田沿海的水下考古调查。截至目前,莆田沿海共发现13处沉船遗址。这些沉船遗址分别发现于湄洲湾海域和兴化湾海域。其中,湄洲湾海域有3处,兴化湾海域有10处。
发现的沉船遗址不仅时代序列完整,唐、宋、元、明、清均有发现,且历史内涵丰富,采集出水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瓷器、陶器、铜器、船体构件骸碇后等珍贵文物,为莆田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海外交通史、贸易陶瓷史等提供重要依据及实物资料。(湄洲日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