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当代美术馆落成|火箭军博物馆将建|新发现北魏石窟

文化   2024-11-13 07:31   北京  


2024年11月13日


综合 

■  国家文物局向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划拨日本友人捐赠的100方古玺印

■  福建三部门联合推广博物馆“大思政课”优质资源


博物馆

■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

■  敦煌当代美术馆在沪落成

■  火箭军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  贵州省博物馆年度接待人次突破200万


考古

■  山西公布一处战国至秦墓葬发掘资料

■  山西太原发现一处北魏后期精美石窟

■  海林石人洞遗址取得重大考古发现 出土石制品9万余件



国家文物局向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划拨日本友人捐赠的100方古玺印


11月9日,日本友人捐赠古玺印划拨仪式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向山东省文物局颁发文物划拨入藏清册,向捐赠人颁发感谢状。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出席活动并致辞。


此次捐赠古玺印文物的尾崎建治是日本金石篆刻家、收藏家,2024年3月28日,他表达了向中国捐赠100方古玺印的意愿,并提出希望交由山东省潍坊市陈介祺故居陈列馆收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古玺印文物进行鉴定,并尊重捐赠者意愿,将捐赠的文物艺术品整体划拨至陈介祺故居陈列馆永久收藏。


此次捐赠的100方古玺印文物,时代范围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材质多为铜质,形制包括驼钮、马钮、龟钮等,为职官制度、姓氏制度、古文字学、篆刻艺术等方面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国家文物局)


福建三部门联合推广博物馆“大思政课”优质资源

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这所“大学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切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文物局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共同开展博物馆“大思政课”优质资源推广工作。
  
福建明确,各地文物部门要创造实践条件,加大教育资源开发,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各级博物馆要认真梳理教育资源,依托展览和社教活动形成博物馆教育资源清单并向各大中小学主动公开,及时更新展览和实践教学内容等信息,不断增强实践教学效果。要结合文博专业特点和本土特色文化,精心打造一批包括八闽文化、海丝文化、闽台民俗、红色文化、华侨文化、本土文化等内容的“文博思政课”课程体系,推动本土文史文博资源向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转换。
  
福建要求,有条件的大中小学可对照《福建省国有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表》,选择合适的博物馆对接联系,共同构建常态化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工作机制。各地文旅、文物部门要主动对接共建学校,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沉浸式培训研习、联合科研平台,支持教师参与主题展览和主题宣教活动。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建立健全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通过宣讲、展览、座谈、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福建日报)

福建三部门联合印发!推广博物馆“大思政课”优质资源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


    11月12日,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这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出陶寺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件(套),展示了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的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

    今天!一重要遗址博物馆开馆!


    敦煌当代美术馆在沪落成


    敦煌当代美术馆10日在上海杨浦区长阳创谷正式落成,首展“境象敦煌”开启了该馆跨越时代与地域的艺术探索。“境象敦煌”不同于传统的敦煌展览,由历史、自然、再现和心象四部分构成,作品涵盖装置、绘画、影像、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作品以敦煌为原点,立足上海,联结世界,探索并呈现了敦煌在流变中的多样面貌。(中国新闻网)


    火箭军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据中国火箭军微信公众号消息,火箭军博物馆建筑设计经反复研究论证,形成2套备选方案。即日起至11月19日20时,依托火箭军官方新媒体账号“中国火箭军”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火箭军强军网同步组织(可通过强军网首页浮窗链接进入),公众的意见建议将作为修改完善建筑设计方案的重要参考。(新京报)


    贵州省博物馆年度接待人次突破200万

    11月12日上午9时52分,贵州省博物馆年度接待人次突破200万,创历史新高。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说,贵州省博物馆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人流,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全国的博物馆热,很多热门的博物馆一票难求;其次是贵州旅游的持续升温,博物馆的观众构成里面大部分是省外的观众;第三是贵州省博物馆不断推出的高质量展览,特别是年初推出的《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自推出以来就广受好评。

    据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省博物馆今年接待的游客中,省外游客占比高达70%。在年龄分布上,18岁以下的青少年观众占比25%,18至40岁的中青年观众占比63%,成为了参观大军中的主力军。而40岁至60岁的中年观众占比22%,6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则占比6%。(贵阳网)


    山西公布一处战国至秦墓葬发掘资料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对外公布山西永济东丰路战国至秦墓葬发掘资料,该遗址出土器物组合以晋文化特征为主,可见秦文化对晋文化的影响。

      

    山西永济东丰路战国至秦墓葬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东丰路东侧,北邻晓朝遗址汉墓群,属于晓朝遗址范围。2022年2月至6月,为配合永济市仁盛源药业口罩和防护服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项目范围内的古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

      

    此次发掘总面积1500平方米,共发现125处遗迹现象,包括龙山至汉代灰坑111个,墓葬20座,水井4口。墓葬类型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战国至汉代时期。共发掘11座竖穴土坑墓,6座瓮棺葬,3座瓦棺葬,1座迁葬合葬墓。

      

    瓮棺葬在新石器时代前期就已出现。此次发掘的瓮棺葬及瓦棺葬与晋南地区之前发掘的侯马铸铜遗址、侯马乔村墓地、天马——曲村墓地的瓮棺葬及瓦棺葬的葬具、形制不尽相同,具有秦文化特征,时代应为战国晚期至秦。

      

    永济市春秋属晋,战国属魏。此次发掘的M11、M12出土的陶器组合仍具有较强晋文化特征。两器瓮棺葬的盆——瓮组合从之前的发现研究来看,主要分布在关中及其邻近地区,而且是关中地区的主要组合形式,可见战国晚期至秦时期秦文化对于晋南地区的影响。

      

    考古人员表示,此次发掘墓葬形式较为丰富,为永济地区战国至秦墓葬形制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并且可与永济地区的赵杏墓地、晓朝汉墓群结合起来,对于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演进具有一定意义。(中国新闻网)


    山西太原发现一处北魏后期精美石窟


    近日,山西太原磺厂村发现一处北朝后期石窟,据学者考证,为目前已知太原市范围内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具有重要文物和学术价值。


    据了解,这处石窟位于磺厂村后山山腰,坐北朝南,石窟长、宽、高均在1米左右。窟内部为三壁三龛式。三壁主尊均有明显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风格,符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特别是迁洛后石窟造像艺术汉化趋势,多采用南朝士大夫服饰形式雕凿。此处石窟右壁(西壁)为倚坐弥勒像,亦是北魏后期题材。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研究员刘勇实地考察后称,在太原西山文化区内,中古时期的佛教遗存尤为密布,以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童子寺等为最著名。在这些著名石窟寺周围还有众多小型石窟和摩崖造像,如天龙山附近的福慧寺石窟、悬瓮山石窟,龙山石窟附近的瓦窑村石窟、姑姑洞石窟、石门寺石窟,蒙山附近的石庄头石窟等。磺厂村石窟时代特征鲜明,信息明确,开凿于北魏延昌三年(公元514年)。磺厂村石窟的发现,拓展了考古界对太原西山石窟地域丰富性的认识,或为山西石窟寺研究提供最新时间坐标。(央视新闻)


    海林石人洞遗址取得重大考古发现 出土石制品9万余件


    11日,从黑龙江省海林市委宣传部获悉,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石河村东的石人洞遗址取得重大考古发现,目前已出土新石器时代石制品9万余件。


    石人洞遗址出土的石制品。 刘鑫 摄

      

    石人洞遗址是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3年进行海浪河流域石器遗址调查时发现,占地面积16200平方米。根据检测结果显示,石人洞遗址的地层距今5700年左右,即新石器时代。2024年4月至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人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布设了3处发掘区,出土石制品数量高达9万余件。


    石人洞遗址发掘项目工作人员对石人洞遗址进行考察。 葛少卿 摄

      

    “这个遗址地表有特别特别多的石制品,这个丰富程度是我们以往都没有见过的,在国内也很少见。”据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石人洞遗址发掘项目领队李有骞介绍,通过这些发现能揭秘出海浪河流域在史前时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类活动空间,包含很高的文物和历史价值。

      

    海浪河流域是我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旧石器地点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包含了几乎整个旧大陆最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石器打制技术,这次考古发掘对于研究海浪河流域不同时期古人类的石器技术、生产生活等提供了大量基础资料,对研究人类起源和迁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新闻网)





    编辑:高莉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文博圈
    专注传播文物、博物馆、考古等文化遗产行业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