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云 | 魂牵梦萦的“小北京”上庄

文摘   文化   2024-08-09 00:00   山西  

魂牵梦萦的“小北京”上庄


远近闻名的“小北京”上庄村,属峪口乡,位于祁县东南方向,距离县城约35公里,东靠祁县第二高峰“双峰垴”,南为祁县第三高峰洞顶山,西北为伏西河,依山傍水,整个村庄俯瞰为“凤凰双展翅”形状。

令人神往的古村落

上庄被美誉为“小北京”的辉煌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上庄村主要是刘氏、冯氏两大家族,刘家大部分在上半村,冯家在下半村。曾作为晋商一支的上庄刘氏家族几百年前就远赴北京等地经商,主做粮油生意。发家致富后的刘家人,本着“光宗耀祖”的传统理念以及对家乡的深情,回上庄“大兴土木”,仿照北京建筑风格修建了宅院、祠堂、戏台、寺庙等。由此,上庄被当地人称为“小北京”。
2016年,上庄村被住建部等七部委评为“中国传统村落”并颁发牌匾。同时,借祁县被国家评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东风,多年来,上庄儿女及仁人志士为上庄申报“中国传统村落”,收集素材、倾力宣传。祁县新闻中心主任刘学斌、退休教师程云亮、电力公司职工庞祥新和霍建璋、县委办工作人员周旺斌等上庄人,多方努力,组织编写了《那片土地——寻访小北京的故乡》一书,同时,刘学斌发挥工作优势,邀请媒体记者、作家在《中国文化报》《山西日报》《晋中日报》《三晋都市报》登载了文章,《山西电视台》《晋中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至此,上庄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得到挖掘,藏在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被发现推介,“小北京”名声得以更广泛传播,参访上庄的人络绎不绝。


京韵京味的古建筑

上庄的古建筑大部分富有北京韵味,挑角飞檐、画梁雕栋。现存的古院落有二十多座,大都是门中有门、院中套院。大院有大梯院、杨树院、槐树院、南院、北院等;庭院主要有“五福堂”“万寿堂”“席珍堂”“福寿堂”“五德堂”“福德堂”“平安堂”“五禧堂”“五之堂”“居安堂”“乐天伦”“桂秀轩”“翔凤轩”“兰桂芳”“福禄寿”等。每个院落门口有上马石、拴马柱、阶梯、狮子等;屋子砖木结构,流体屋顶,猫头或菊花滴瓦;院中砖石铺地、照壁砖雕。其中菊花滴瓦为上庄最大的特色。
淳朴的上庄人建寺立庙以求神灵保佑。上庄的寺庙有:下凹寺、老爷庙、龙王庙、土地庙、山神庙、佛殿。佛殿是上庄沟最大的庙宇(名叫法云寺),占地1000多平方米,有大雄宝殿、西厢房(阎王殿)、东厢房(送子娘娘殿)、舍房(拜庙人吃住房)等。龙王庙最为壮观,建在三米高的石台上,占地5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间殿房内雕有龙王爷和雷、雨、风、电神像;庙台上石碑林立、柏树环绕。可惜因为年代久远、时代变迁,上庄寺庙现在只留下遗址遗迹。
慎德追远、民德归厚,上庄人不忘祖先恩德。刘家祠堂建于明惠帝建文(1399)年间,祠堂位于村正中,紧邻神棚(供奉神仙的房子)、古戏台,坐西朝东,四合院,供有刘门先祖刘累的画像、神祇(辈分图)、牌位。刘家祖坟有两处,分别是老坟地榆圪咀和新坟地南河沟。坟地立有高大的石牌楼、石拱门,四周栽有松柏。南河沟石牌楼主门横额写有“先莹瑞霭,诏厥孙谋”;背面有一副对联“地僻人幽别是一天景况,山明水秀常留万古清风”;左门书写“思不匮、频繁时、荐水源”,右门写有“德难忘、基业远、遗恩泽”,意为启迪后人继承祖业、发扬光大。
戏台,是上庄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上庄人北京经商发迹后为家乡办的最有功德的建筑。戏台人字架顶,双梁结构,梁上绘有云龙、花朵,墙壁绘有精美壁画,出场门书有“出将”,回场门书有“入相”,中央挂有“遏云飞霞”四个大字。戏台对面为神棚,供奉各路神仙;西面为配房(为演出提供后勤保障)。过去年代每逢过年、正月十五、七月二十庙会都要唱戏,祈求神灵保佑、天赐甘霖。谁家有喜事都要为戏班敬献烟酒、布匹等。唱戏不仅是人们丰富生产之余生活的需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上庄人对戏台无比看重。早年神棚因建设学校拆除,重修戏台时老人们通过阴阳师将诸神请到戏台供奉。为庆祝戏台修复,2022年8月15日至17日庙会期间,全体在村及在外的上庄人,自发集资了5万余元,唱戏、歌舞三天。按照上庄民俗说法,“一唱唱三年”,2024年,村里再次歌舞庆祝,联系所有上庄人回家,见见面、叙叙情,为上庄发展出谋划策。


“石打石”的石头村

作为古村落,上庄最大的特色是“石”。上庄共有六条街道,分别有十字街、南圪道、北圪道、上院道、下院道、张圪道,全部青石铺路。街道两旁的院墙或石堰全由石头砌成并碹有石窑、石门楼。全村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水渠、水沟、涵洞由石头建成。各家各户院墙甚至屋墙大都由石头建设,其中最耀眼的是石楼院,两层楼全由石头碹成。各院大门口都有石台阶、石狮子、石拴马柱、上马石。各寺各庙是石头的,佛殿中佛像都用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的;祖坟牌楼是石头的,棺材有石头的;碾磨是石头的、喂牲口的槽是石头的,甚至缸瓮的盖子和捣蒜的用具也是石头的。石头伴随上庄人生生息息、世世代代。石头,使上庄“中国传统村落”名副其实,别具风格


钟灵毓秀鸾翔凤集

上庄,孕育了一代一代勤劳善良的上庄人。上庄人原来主要是刘冯两大姓,后又有周、赵、武、李、程、温、杨、何、王等外姓人迁入。不管是谁,只要来到上庄,就会被上庄纳入怀抱,成为村庄的一分子,成为挚爱上庄的人。
上庄村庄并不大,旧时几百人,今天户籍人口120余人,常住人口20余家40余人。上庄虽小,但人杰地灵。古有刘家闯荡北京,近现代更是英才辈出。有李全福、刘生连、刘学恭、刘寿星、刘志星、李黄金等近二十名革命烈士;有李腊民、李腊珍、刘生歧、刘拱星、刘一星、刘士星、刘生功、刘敬光、刘敬禄、程殿玉、程殿威等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前辈;有赵思谦、刘生蕾、刘春星等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十几名;有刘春星、赵贵平等建工厂办企业;有李刚、李斌、李鹏弟兄乌克兰、新加坡经商建公司;有李殿山、程云亮等十多名人民教师;有刘敬婧、温树英、刘起源、刘禹清等当代英才。这里只是代表性地列举了几个在祁县的上庄人才,其他以及不在祁县的出类拔萃上庄人举不胜举,可以说上庄人才举不胜举。


新时代新征程

解放后,上庄人平整土地、引水入村、修路架桥、筑水库建堤坝;轰轰烈烈的建设和改造为上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早些年,上庄以种植农作物为主,主要产谷子、玉米、豆类、山药蛋。现在,上庄重点发展养殖,全村养牛千余头。不论古今,富庶的上庄始终被人仰慕。特别是2017年,晋中市投资3000余万元,把峪口村至上庄的30余里道路全部铺油,为上庄经济发展、文化旅游开发、民生社会进步都奠定了基础。近年,上级投资300万元进行了古村落修复,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和村民活动中心,建起抗日英烈刘生茂事迹陈列馆等等,上庄成为峪口乡经济发展、村级建设、文化活动的一杆旗。
说不尽的上庄古今,道不完的上庄情结。借乡村全面振兴东风,在党支部村委会的引领下,上庄成立了综合建设协调机构,做出了远近发展振兴规划。我们坚信:只要上庄儿女协力同心,“小北京”上庄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本文参考了《那片土地》一书)


作者:何秀云,上庄人。先后曾任段家窑小学校长、峪口乡学区校长、晓义学区校长、贾令学区校长。

阅读魅力祁县 感知人文情怀


“书香祁县”微信工作平台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繁荣、发展祁县文化、文学事业,促进文化、文学交流为宗旨,大力推介优秀文化、文学作品,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友好使者”,讲好祁县故事,传播好祁县声音,为“中国智慧”贡献“祁县力量”。

☞点击这里加入祁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

397031434@qq.com


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

书香祁县
“书香祁县”微平台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繁荣、发展祁县文化、文学事业,促进文化、文学交流为宗旨,大力推介优秀文化、文学作品,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友好使者”,讲好祁县故事,传播好祁县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