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明天是腊月初八,这天是我国民间的腊八节,腊八节起源于我国上古时期的年终祭祀,同时腊八这天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后逐渐发展我国北方民间节日,而在腊八节当天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喝腊八粥”。
《梦梁录》记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曰腊八粥”,说的就是在我国宋朝时期,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在寺庙都要用香谷和果实煮粥,谓之“腊八粥”,慢慢的在我国北方就有了腊八喝腊八粥的习俗。
为什么在腊八节要喝腊八粥?相传在古印度,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苦修多年,最终在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悟道成佛,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古印度人开始在这一天吃杂拌粥,以此作为纪念。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寺院开始效仿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这些粥名为“腊八粥”。
一些寺院会把煮好的腊八粥分给穷人,人们相信吃了腊八粥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 所以贫穷人家称它“佛粥”。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被广泛传播到民间,慢慢的在我国民间就有了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
不同地区腊八节的用料不同,但是总体上包括包括糯米、红枣、莲子、花生、黄豆、赤小豆、绿豆、百合、桂圆等多种食材,寓意着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在腊八节人们除了要喝腊八粥外,对于农民来说还特别关注腊八节当天的天气,在我国民间就有最怕“腊月初八一日晴”的说法,那么腊月初八天晴有啥怕的?我们来看看农谚咋说。
一、腊八大晴天,雨水冻死秧
这里的“雨水”指的是雨水节气,雨水是我国春天的第二个节气,春天的雨水让种子得以萌发。雨水后气温快速回升,在我国南方地区人们开始陆续播种早稻。
农谚说“腊八大晴天,雨水冻死秧”,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腊月初八当天有大太阳,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雨水节气时会出现倒春寒天气。
“倒春寒”是一种发生在春天的低温天气,倒春寒会导致土壤中的种子烂种,倒春寒会导致刚出土的幼苗被大量冻死,倒春寒会导致果树大量落花落果。如果早稻播种后出现倒春寒天气,那么稻谷就会出现烂种死秧的现象。
二、腊八日头照,春节雨雪多
“日头照”指的是天晴晴朗、阳光明媚。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腊八节当天天气晴朗,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春节期间雨雪天气会比较多,即春节会比较寒冷。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果春节期间雨雪天气多,那么就会导致路面湿滑结冰,这会严重影响人们出行。
三、腊八一场白,来年吃馒头
这里的“一场白”指的是天下雪,地面白茫茫的一片。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在腊月初八方天下雪,那么可是好兆头,这预示着来年麦子会大丰收。
馒头是我国北方的主食,来年吃馒头表示麦子丰收,人们不愁吃不饱。腊八下雪,厚厚的雪覆盖在农作物上可以增强其越冬能力,同时雪融化时不仅能滋润土壤,而且还能冻死土壤中越冬的害虫,这非常有利于来年麦子大丰收。
四、腊八无雨又无雪,来年二人分馍馍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腊月初八方天没有下雪也没有下雨,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来年粮食的收成会比较差,在古代物质不发达,一旦粮食的收成比较差,那么人们就容易出现吃不饱的现象,以至于两人只能分一个馍馍吃。
到了腊八节一般来说天气会比较寒冷,如果腊八节无雨无雪,那么这预示着往后的腊月会比较暖和,属于“暖冬”。暖冬对农民来说可不是好事,冬天过于温暖会导致麦苗徒长,会导致来年病虫害高发,这非常不利于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
总结,腊八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这天我们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既可以暖心暖胃,又可以不忘传统文化。同时腊月初八的天气也会影响往后的天气走势,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腊月初八天晴不仅预示着会有倒春寒,同时还预示着是暖冬,因此在我国民间就有最怕“腊八一日晴”的说法。
你认为老话还有道理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