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净灶膛”,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是腊月廿三,这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要祭灶、扫尘土、吃灶糖、剪窗花等,小年的到来意味着忙年的开始。
小年这天也被称为“灶神节”,因此小年这天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灶,即祭拜灶王爷。在古代,火被视为生命之源,它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也帮助人们烹饪食物,抵御寒冷。因此,掌管灶火的灶神自然成为了人们心中的重要神灵。人们相信,灶王爷不仅掌管着人间的烟火与饮食,还负责记录家庭的善恶行为,并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向玉帝汇报,以决定来年的吉凶祸福。
因此,在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祭品,如糖瓜、水果、点心等,来供奉灶王爷。这些祭品不仅是为了表达对灶王爷的敬意,也是为了祈求他保佑家庭来年衣食无忧,生活幸福美满。同时,人们还会在灶王爷的像前焚烧香烛和纸钱,以示虔诚和感谢。
特别注意,我们在祭祀灶神时,首先要把灶台打扫干净,灶台上忌讳放置利器,同时祭拜灶神最好由家里的男性来进行,祭祀的过程中不准衣冠不整,不可以在灶前乱哭、吵闹。
对于农民来说,人们除了在腊月二十三要祭灶王爷外,人们还会特别关注腊月二十三这天的天气,在我国民间就有句老话叫“不怕腊月二十三淋,就怕腊月二十三晴”,说的就是如果在腊月二十三出现雨雪天气,那么我们无需担忧,但是如果腊月二十三是个大晴天,那么就是不好的兆头,那么腊月二十三天晴有啥怕的?我们来看看农谚咋说。
一、腊月二十三雨淋淋,三月里来雨纷纷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下雨,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来年三月雨水会比较多。
正所谓“春雨贵如油”,农历三月正是我国春耕春播的大忙时节,如果农历三月雨水充足,那么不仅有利于麦子灌浆,而且还有利于春播作物的出苗以及生长,这对农作物的产量提高非常有帮助;反之,如果在农历三月出现干旱,那么春播作物就会出现缺苗断垄、幼苗长势差的现象,农作物的产量会严重降低。
二、腊月廿三雪花飘,麦子收成喜盈盈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腊月二十三下雪,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麦子会大丰收。
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三意味着距离春天不远了,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如果降雪,一方面可以冻死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另一方面还可以滋润土壤,这非常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以及来年春耕春播;此外,雪中还含有大量的氮化物,因此降雪还可以起到肥田的作用,这对农作物丰收很有帮助。
三、腊月廿三晴,谷雨冷嗖嗖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腊月二十三天晴,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谷雨节气会比较冷,我们会感觉冷嗖嗖的,这说明发生了倒春寒天气。
谷雨节气是冬小麦抽穗扬花期,这个时候如果出现倒春寒天气,那么麦子的灌浆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麦子的产量会大大降低;此外,谷雨节气也是玉米、棉花等春播作物播种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出现倒春寒天气,那么就会出现烂种的现象,农业生产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腊月廿三日头笑,来年比着乞丐要
“日头笑”指的是天气晴朗,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在腊月二十三天晴,那么预示着年景会比较差,这预示着来年容易出现干旱、倒春寒等恶劣天气,这非常不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在古代物质匮乏,一旦粮食减产,那么就容易引发饥荒,人们如果吃不饱那么就可能要像乞丐一样艰难求生。
总结,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小年,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小年的天气会影响往后的天走势,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腊月二十三有雨雪天气,那么预示着粮食会大丰收;而如果腊月二十三天晴,那么预示着来年容易发生干旱和倒春寒,这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在我国民间就有了“不怕腊月廿三淋,就怕腊月廿三晴”的说法。
今日腊月廿三,你们那里的天气如何?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