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没有现代取暖设备的时代,漫长的冬季对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冬至后天气越来越冷,因此从冬至这一天开始,人们便以九天为一个单位,进行“数九”,直到数完九九八十一天,才意味着寒气已尽、春暖花开了。
每年数九寒天的时间几乎是固定的,今年五九的时间为2025年1月26日至2025年2月3日,因此今天是进入五九的第一天。冬至到立春的时间为45天或者46天,而一个九有9天,因此立春的时间必然在“五九尾”或者“六九头”,今年2月3日立春,立春交节的时间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因此今年为“春打五九尾”。老话说“春打五九尾,家家迈不开腿”、“春打六九头,吃穿都不用愁”,对农民来说春打六九头才是好兆头。
五九的时间必然在大寒节气,因此五九期间天气依然会比较冷。受强烈寒潮侵袭,1月25日至28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预计将急剧下滑8至12摄氏度,而在西北地区的东部、华北的西部以及川西高原等特定区域,降温幅度更是可能突破14摄氏度大关,因此今年进入五九后天气会比较的寒冷,这个时间段正是我国的春节假期,这也意味着今年春节期间会比较冷。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老祖宗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现代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进五九,在我国民间就有句老话叫“最怕五九是晴天”,那么五九天晴有啥可怕的?我们来看看农谚是咋说的。
一、五九湿了路,九九惊蛰暖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五九的头一天出现了雨雪天气,路面比较湿滑,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九九时间段的惊蛰节气天气会比较暖和。
惊蛰是我国春耕大忙时节的开始,如果惊蛰节气比较暖和,那么就非常有利于农民春耕春播,春播作物的长势会更加的好,这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二、五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这里的“雹子”指的是冰雹,正常来说到了五九时间段在我国北方河面依然是封冻的状态,如果五九时间段河面已经解冻了,那么说明五九期间比较暖和,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来年冰雹天气会比较多。
冰雹是一种极端的恶劣天气,其会导致果树大量落花落果,会导致农作物的叶片和茎杆被折断,农作物的产量会大大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农作物绝收。
三、五九一日晴,惊蛰地皮干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五九当天是大晴天,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惊蛰节气地面会比较干燥,这说明惊蛰期间发生了春旱。
惊蛰是我国春耕大忙时节的开始,如果惊蛰节气出现干旱,那么就会直接影响春耕和春播;此外惊蛰节气期间也是冬小麦返青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干旱,那么就不利于麦苗返青,麦子的产量也会大大降低。
四、惊蛰太阳笑,春寒烤火炉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惊蛰节气是大晴天,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往后的春天会比较冷,人们需要烤火炉来取暖,这说明发生了倒春寒天气。
倒春寒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一般来说倒春寒到来的时间越晚,那么对农作物的危害就越大。
总结,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五九晴那么则预示着往后会发生春旱,同时还预示着往后会发生倒春寒,这都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在我国民间就有了“最怕五九是晴天”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