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存亡之战》——最可爱的人,最不能忘的人

文化   2024-10-15 21:30   北京  



又是一年国庆档,这个假期你去电影院了吗?有哪部电影被列入你的“人生必看清单”?

图片来源: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


今年国庆档的影片类型丰富多元,覆盖战争、科幻、喜剧、动作、犯罪、歌舞等多种类型,众多高口碑作品带动观众持续买票入场,电影相关话题在网络上掀起高热度讨论。根据国家电影局10月8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国庆档(10月1日至7日)全国电影票房为20.04亿元,观影人次高达5209万。

图片来源: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


其中,由陈凯歌导演的主旋律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掀起无数观众的观影热情,戳中各个年龄段观众的泪点,创造了2024年国庆档票房冠军纪录。截至10月7日,该电影票房突破8.05亿,并且连续六天单日票房破亿,领跑国庆档票房。

01

人为核心的群像与个体叙事

"战争,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那些亲历者而言,却是生命中最漫长、最残酷的篇章。"

图片来源:网络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以朝鲜战争中的关键战役——铁原阻击战为叙事核心,深刻描绘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2.5万名将士在面对数量和装备上的绝对劣势时,凭借坚定的抵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策略近5万“联合国军”激战12昼夜,在铁原战场上构筑了一道冲不破的钢铁长城,成功地阻止了联合国军队的猛烈攻势。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

图片来源:网络


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死伤无数的志愿军各兵团

抵近射击,为了击毁敌军坦克,伤亡达到三分之二的悍不畏死的反坦克班组

为了迟滞敌人的进军速度,为友军转移争取时间,在水库作战哪怕伤亡殆尽的突击小队……

我们也看到:

图片来源:网络


从一名成熟的营指导员到在战场英勇牺牲的烈士李想

从一度怯战到在铁原阻击战中重拾勇气的“钢铁战士”杨传玉

患上战争失忆症又在战友的陪伴下找回自我,勇敢面对过往的孙醒……

图片来源:网络


影片力图兼顾群像谱系与个体叙事,观照战场态势与家庭聚散,为观众呈现了规模宏大、视野开阔且人物突出、情绪饱满的战争年代

一方面,影片通过全景式的战争图景和多个部队、单位的协同作战,展现了志愿军的集体力量和战斗精神;另一方面,影片又通过深入细致的个体叙事,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志愿军战士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

图片来源:网络


不难看出,相较于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第二部的核心更注重——。 

影片从人物出发,讲述他们的情感和不舍、他们的牺牲与心愿。李晓、李想一家三口动人的亲情、孙醒在杨三弟帮助下找回记忆、吴本正和“保镖”张孝恒的深厚友谊、李晓和孙醒之间青涩的情感…这些人物每一个都是饱满立体的。

图片来源:网络


为什么要拍志愿军?

导演的回答是,不能忘。

导演陈凯歌分享这部电影的创作初衷时谈到:

“这场仗是千千万万的中国普通家庭派出自己的孩子去打的,战士们一刀一枪地把这场仗给打下来,我们定不能忘,希望我们的后辈能铭记这些无名战士。”

02

血与火交织中的家国情怀

导演在影片中采用了许多意象和诗意的表达,使得情感层面更加触动人心。


这些感情不是宏观、空洞的呈现,而是以非常细腻的形式传达。影片在宏大叙事背景下将那些动人细节和情感凝聚在一个小的物件和短暂温馨的时刻之中,让家和国的概念,变得如此具体可感,让人为之动容。


比如:

图片来源:网络


妹妹送给哥哥的小红花,这朵花离乡离土,却不曾凋零。淡淡的花香,战士们嗅一嗅——说这是“好日子的味道”!

图片来源:网络


父亲给儿子的那颗糖果,糖纸裹着干花顺水漂走,干花寄托着‘理想’,漂走的干花和糖纸就是希望。

图片来源:网络


雨夜中战士们高声喊出自己的家乡名字,宁夏灵武、河南焦作、四川宜宾……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最后忠骨埋于异国他乡。

这些都凝聚为一句话:“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虽然他们来自中国的不同地方,但他们的小家都归属一个共同的大家——中国。志愿军的战斗正是为了未来的好日子,或者说为了家人的好日子。他们憧憬的,为之奋战的,就是自己和祖国人民的好日子。

这就是影片所诠释的中国人特有的家国观念

03

不一样的彩蛋&“好日子的味道”

影片结尾处,主角们面对夕阳下的故乡,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这一幕无声胜有声,是对“好日子味道”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每一位观众的深情寄语。

电影播放完后,许多观众心情久久无法平复,全场静寂无声。

图片来源:网络


影片的最后没有彩蛋,但此刻的安定与幸福便是最大的彩蛋。在电影结束后,众多网友在各大社交平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本来以为会有彩蛋,但是电影结束几分钟都没有等到彩蛋,走出电影院,看到外面高楼林立,灯光璀璨靓丽非凡,我想这就是彩蛋。”

“‘是好日子的味道’,致敬最可爱的人!”

致敬!



推荐阅读

《视听语言》(第二版)

<<<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


本书是一部论述视听基础知识和构成元素、分析视听艺术技巧的比较全面的影视基础课程教材。本书详细、系统地探讨了视听语言的形成历史、构成元素、选择与构成原则、连贯叙事的基本构成(包括镜头的剪裁、镜头之间组合的匹配、蒙太奇句子的构成、段落之间的转换)以及叙事的结构、情绪与节奏把控等。


识别以上二维码,即可加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喜马拉雅FM、抖音、微博、今日头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获取更多新书资讯!


  编     辑|林江龙一    周湘楚

  一     审|周 娜

  二     审|宣宝剑

  三     审|张毓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服务传媒,出版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