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庆余年》到《玫瑰的故事》,网络文学“高光时代”来临?

文化   2024-08-15 20:00   北京  


这个夏天,中国影视剧市场显得格外繁忙。

首位的是《庆余年2》迅速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关注和收视热情;接下来是于正导演的《墨雨云间》,这部关于女性复仇剧的作品给人带来了极高的观赏愉悦;张颂文所主演的《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又直接推高了国产悬疑剧的入门门槛。

《庆余年2》、《墨雨云间》、《看不见影子的少年》


然而,当这些剧目渐渐进入结束阶段时,整个影视剧市场又被《玫瑰的故事》的独特表现所点燃。

该剧在首次公开播放时就打破了许多收视记录,观众收视从0.5%急剧提升到2.23%,不只是在各大互联网网站上取得了热搜榜上的主导地位,还因此受到了人民网和其他官方媒体的高度赞誉


《玫瑰的故事》

新时代的“她力量”

《玫瑰的故事》是2023年10月北京市广电局朝阳区启动“提升北京大视听拍摄服务水平·朝阳先行计划”以来在京拍摄的首部电视剧,先后在亮马河、798艺术园区、首都机场、中国大饭店等260个场景拍摄1243场戏,带动场地服务、器材租赁、吃住行等在京影视产业消费2900万元,拍摄场地随着该剧热播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玫瑰的故事》海报


都市白领的爱恨传奇,两性之间的感情博弈只是这个故事的外衣,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如何保全自我才是故事的内里。

《玫瑰的故事》无疑是动人的,它展示了现代女性独立、清醒、通透的内心世界,为女性力量的崛起和都市白领的自我成就树立了一个典范。

《玫瑰的故事》海报


《玫瑰的故事》改编自亦舒1981年出版的同名言情小说。故事原型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但在电视剧《玫瑰的故事》当中,时空设置被转移到了世纪之交的北京和上海

但除了多次特写的诺基亚手机、老式的台式电脑之外,整个故事的年代感设计并不突出,人物的生活方式、情感结构几乎与当下无异。

《玫瑰的故事》改编自同名言情小说


亦舒的女性意识无疑是超前的。她在半个世纪前探讨的议题至今仍然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一个现代女性该如何在爱情和婚姻中保全自我、完善自我?

《玫瑰的故事》海报


女主角黄亦玫用自己一生的情感经历交出了答案。借用第25集黄父的话说:“永远追随自己的内心,不依附于任何人和任何环境,你永远是黄亦玫!独立、睿智,忠于每一段感情的同时又拒绝“恋爱脑”,永远给自我留一个空间,这是黄亦玫的独特之处,也是亦舒和编导最聪明的地方。

《玫瑰的故事》虽说是讲述一个女人的爱情史,但导演汪俊认为爱情没有改变黄亦玫

“人们也许通过爱情会有进步,会有成长,但我觉得黄亦玫始终没变,她在乎的都是自己的内心感受。”

《玫瑰的故事》剧情截图


网络文学

“高光时代”来临?

从《庆余年》到《玫瑰的故事》,奋笔疾书的网文作家,似乎即将迎来网络文学的高光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阅读用户近5.4亿,作品数量超3600万部,作者规模达2400余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


行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这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说明网文行业足够广阔和也足够包容。而这其中,网络文学IP市场也迅速崛起,2023年其市场规模大幅跃升至2605亿元,同比增长近百亿。

具体来看,数字阅读产业与影视文娱产业加速融合,各个文化载体之间的壁垒逐渐消退。衍生形式上,网络文学从最初的出版、改编影视剧、漫画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

从文娱IP收入来源上看,可以更为直观的看到这一趋势。伽马数据显示,游戏与影视虽仍是IP营收的主力军,但玩具、赛事直播、主题展以及其他也开始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数据来源:伽马数据(CNG)


例如,最近热度极高的《庆余年2》《玫瑰的故事》均改编自同名爆款小说,一个出自阅文白金作家猫腻之手,另一个源自当代作家亦舒笔下。

两大作品之所以高热度,离不开好的故事、有实力的主创改编以及好的演员、强质感的拍摄

《庆余年2》海报


更值得一提的是,原本令人头疼的插播广告,由于平台围绕IP特色进行广告植入的创新,也实现了内容和商业化之间的平衡,消费者和品牌方都乐见其成。


网络文艺

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以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等为代表的网络文艺快速发展。

网络文艺的爆火并非偶然,它是技术、媒介、产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艺术和审美活动发生重大变革的显著标志。

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网络文艺正在改变传统的观演关系和艺术接受途径,为文娱产业带来新的潜能和可能性。

网络文艺在产业发展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各类平台和资本的高度关注和投入,推动了IP改编和全产业链开发,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为文艺事业与产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网络文艺在新技术应用中展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这不仅提升了网络文艺的艺术表现力,也为网络文艺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推荐阅读


《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研究》

<<<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


《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网络文艺发展状况和趋势的宝贵视角。

本书全面呈现了网络文艺的整体面貌,包括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不同形态的发展情况。

通过阅读《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研究》,读者可以获得对网络文艺领域的深入理解,把握其发展趋势,认识到网络文艺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Life is boring, but reading is not”


识别以上二维码,即可加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喜马拉雅FM、抖音、微博、今日头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获取更多新书资讯!


编     辑|林江龙一    章宇璠

一     审|周 娜

二     审|宣宝剑

三     审|张毓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服务传媒,出版思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