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六年,大师回归还是稳
体娱
2024-10-28 22:38
四川
本文授权转载于Sir电影
阿方索·卡隆([罗马][地心引力])首部电视剧,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凯特·布兰切特,和你一定眼熟,又说不上来是谁的——目前更新四集,豆瓣7.9,imDb7.1,口碑平平。
不想带脑子,只想爽一把,那《免责声明》比不上一分钟三个反转的短剧,甚至很多精心铺排的设计,在很多人眼里是“节奏拖沓”。认为好的故事,不该只有现实批判和话题指向,还要雕琢叙事、影像、表演……最好不是剑拔弩张,而是余味悠长。“荡妇”拼了命说不要停,“快枪手”拼了命不要那么快停。虽然……后面尺度大得有些惊人,甚至到了有人建议卡隆直接拍porn的程度……但我们就此打住。
她是为真相战斗的记者,最近拍了部揭露黑暗的纪录片。不管什么角度看(绝对不是花痴),女主都完美得无可挑剔——你这共情能力是不是有点超过?小说会有你这么美丽优秀的女人吗?
不,不……你从来都没有真正认识我。我才不是你想象中这样,我自私自利,歇斯底里,瞒着你好多好多事。她的儿子最近也收到了一本,没有阅读习惯的他,居然读的津津有味。同时演出了被儿子痛骂后的羞耻、愤怒、恐惧、绝望……他收拾遗物时发现,老婆生前写了本小说,旁边还夹着一对性感床照。在这个浪漫的度假胜地,一个是女友家里有事不得不离开,剩下男生一人,一个是老公公司有事赶回去处理,剩下女主一人。
事实上,人类所有精彩的故事,都是关于“出轨”的故事。
国产剧的拍法,是怂恿你骂渣男,战小三,推动婚姻幸福。日剧的拍法,比如《昼颜》——是把偷情拍成纯爱,从欲望的漫溢,看婚姻制度、性别分工对天性的束缚。但这叠裸照,却提醒了他无数个他本来可以为了婚姻和谐,而强迫自己接受的事实——所以这女人要做记者,就是为了频繁出差,方便出轨吗?这段夫妻吵架戏,有点俗气,都俗得有点像国产伦理剧了。上一秒,老公还义正严辞,认为老婆疑似睡了未成年人。
你的出轨,有辱我的雄风,有辱我们这个阶层的人,完美婚姻的斯文。在第一条线里,我们看到了女主主动勾引了少年,言辞就能让你高潮。
可儿子救回来了,少年却因为女主的私心冷漠,而耽误了救治时间。
如果够细心,就会发现这部剧看似平淡地讲述着一个复仇的故事。
前面我提到剧集分为三条线叙事,其中20年前的故事出自小说的内容,是没有旁白的叙事,被复仇的女主、复仇的少年父亲都由旁白推进情节。少年的父亲是第一人称叙事,讲述他的悲惨回忆,以及复仇过程中的手段。而女主,当镜头对准她时,旁白是第二人称的“你”,试图让人共情。而当镜头对准丈夫时旁白则是第三人称,听起来,甚至是有些得意的语气。剧集中,女主勾引少年的所有画面,都被拍出了似真似假的虚幻感。她唯一拥有的线索,只有女主的裸照,那么俩人的相遇、做爱、拍摄、争吵、意外……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少年的母亲只是率先的叙述者,而并不代表,这就是真相的全部?离婚边缘,她向丈夫道歉,但她仍拒绝承认,少年是她的“情夫”。那么最聪明的做法,显然是表现出悔改,而不是刺激对方神经。故事目前只呈现出了表面的冰山,还没进行到暗流涌动的那一步,但根据已有的细节,我不禁猜测——还记得剧集开头,女主获奖时,主持人念了一段颁奖词。
意思就是,我们要警惕“讲故事”的影响力,有时候讲好一个故事可以能看清事情的本质,而有时候,讲故事,只是某些人为实现某些目的,所使用的工具而已。
“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叙事占主导地位的时期……你可以在政治领域看到这种情况,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助理开玩笑:不如你在西蒙(职场的竞争对手)面前炫耀一下吧?哎呀,我这纪录片要拍成电影了,据说还要请顶流来演,好苦恼呀。结合她的记者身份,她丈夫多次提及的,女主有人格问题……因为卡隆不断对比和渲染,失去独子之后,这个家庭的贫苦和绝望。父亲为了维持生计,明明剑桥毕业,也得做二流学校的老师,批改他认为是垃圾的作文。为了维系婚姻和家庭,没有坦白过去,甚至在少年死的时候,还跟警察说:我不认识他。可是如果,过去对她来说,同样是一次无法直面的心理创伤呢。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作为观众,也被主观性极强的叙述带跑,粗暴地预判了女主的罪名?如果忽视了阿方索·卡隆看似虚张声势,实则步步为营的叙事技巧。但如果你看得细,或者对过于理所当然的悬念铺排,抱着警惕和怀疑。看到一些观众评论,这部剧的床戏部分,是“假情色真男凝”。或许,他就是故意把情色拍得特别“男凝”(虽然我并不认同这个说法),才能凸显他真正的表达,为结局的反转带来更强的后劲?但他拍的裸照,恰恰就是一种表达,是一种不知不觉间,可以影响观者的隐形操控。或许卡隆要说的,还不只是一个反转的女性故事,他想要拆穿的,也不仅仅是人性的面具,婚姻的虚伪,道德的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