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卡神将他的秘密公开了
体娱
2024-10-29 22:37
四川
2021年12月,英文版《Tech Noir:The Art of James Cameron》问世,由老友吉尔莫·德尔·托罗作序,堪称最私人化的詹姆斯·卡梅隆电影书。因此,原文中的"Tech”,虽然在词义上偏向工业化色彩浓厚的工艺、技术、科技。但仅就本书而言,它的含义完全可以扩展为一种个人风格强烈的“手艺”。理解卡梅隆,很大程度上就是理解他如何把自己用“双手”能完成的东西,不断扩展为需要更多的创作者、更大的资金,最终才能在银幕上实现的过程。2024年9月,这本兼具画册、手稿、笔记、回忆录、评论集的16开大书,由金城出版社引进,电子骑士翻译,堪称今年最重磅的电影书。不过纵观全书,封面下方的小字——从手绘草图到震撼银幕,探索卡梅隆的艺术奇迹,揭秘传奇背后的创作灵感——或许是对本书内容更确切的概括。
外封的主要视觉元素来自[阿凡达],是众多纳美人手稿中的一幅。在内文的第174页,卡梅隆会详述对这个外星人的理解。行文之间,卡梅隆还觉得自己是用一种过时的浪漫观点设计了[阿凡达]的男女主角,即他和她都应该美的。至于什么是卡梅隆的“美”,正是本书可以回答的问题。“睁大眼睛做梦”、“模拟人类”、“异形生物”、“进入宇宙”、“不羁的世界”、“人情味”、“无惧命运”。它没有以常见的电影作品序列为线索,也并非基于卡梅隆个人的创作年表,而是提炼出不同的主题。大量的手稿、插画被打散分配在不同的主题中,时间跨度远达学生时代的涂鸦,近及开辟新时代的[阿凡达]。这个结构让手稿的选择跳出电影的限制,更完整地展现了卡梅隆在学习、创作绘画过程中,如何一点点完善自己的美学,并最终学以致用,把通过画作表现的梦,变成通过摄影机实现的梦。同时,这些画作也与众多未完成的,完全为了生计的梦想与工作联系在一起。卡梅隆不太愿意谈论[食人鱼2],但即便是卡梅隆,留下遗憾的也不只是[食人鱼2]。前几个章节只要注意一下“梦”、“模拟”(机器人)、“生物”、“宇宙”这几个关键词,就不难理解内容。后三章中,“不羁的世界”偏向世界观的铺陈、环境与景观的设计,比如[异形2]中LV-426星球的地貌;“无惧命运”则凸显卡梅隆的悲观主义,主要通过他与“末日想象”有关的画作展现。本章的第一张整版图(309页)是一只鹰落在一个骷髅头的上方,这是卡梅隆1972年参加一个绘画班时的即兴练习。那会他才18岁,就因为不满导师在学生画作上随意涂抹的行为,要退出课程。这段故事印在第310页,如果按照作品序列编排,无论这张画,还是这个故事都应该不会出现。而这也是本书编排逻辑的附加值,它不是传记书,却有传记性。就像他在第一章的前言中所说,在筹备这本书时,他一度担心缺乏素材。但随着高中、大学,信手涂鸦时的各种图画堆积在一块,这些不成熟的,未实现的东西,与众多电影以外的记忆交织在一起,给了他回忆往昔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卡梅隆的[终结者]、[异形]中创造并拍摄了可怕、冷酷的机器人和外星生物,但他从来不是非人物种、外来物种毁灭论者。相反,他更倾向于“毁灭人类的只会是人类自己”这样的观点。在他那代电影人成长的年代,带来这种自毁的是核战争。而在[阿凡达]中,环境与人微妙的关系,成了这个主题的延伸。1980年代,一本名为《重金属》的幻想类杂志风靡美国,对卡梅隆这代对幻想主题、绘画感兴趣的人影响巨大。本章的个别画作其实早于杂志诞生的1977年,但卡梅隆承认,那些家伙跟他趣味相投,都在琢磨着怎么把“高科技、恐怖和性结合起来”?在前面几个章节,那些粗犷的、充满攻击性姿态的男性画作都在呼应这种趣味和影响。到了“人情味”一章,我们则会看到卡梅隆如何捕捉女性身体之美,章节的终点是[泰坦尼克号]。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罗丝躺在沙发上的素描到底怎么如何完成的(307页)。在一个大开本的平面空间里,配合卡梅隆的讲述与手稿,可能是不同于短视频乱配画面口播的阅读与观看结合的体验。这章的不少画作也成了片中杰克的手稿道具,其中一幅“独腿女子”的画作出现在对话中,电影通过罗丝的反应间接表现了这幅画的韵味,在这一章的某一页,你也能看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