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8万起的马自达EZ-6,何以敢称“合资新能源第一车”?

文摘   2024-11-01 09:00   重庆  

文/车亮
图/源自官方

         

 


“合资新能源第一车”马自达EZ-6上市,13.98万-17.98万的价格,任谁看了都不能说贵。这么说吧,12.78万的天籁,算是合资B级车跌到谷底了吧,算上购置税1万+,还得比EZ-6的购买门槛高。换句话说,EZ-6替代的是价格已经打骨折的合资B级车。



同样是起售价13.98万的比亚迪海豹07DMi,纯电续航只给了CLTC 70公里。马自达EZ-6给了CLTC 130公里,更不用说EZ-6起步就给了14.6英寸大屏、19英寸大轮毂、2000Mpa高强钢车身、高通骁龙8155、50W无线快充、远端气囊,这些海豹07都没有。换句话说,EZ-6也有实力PK国产插混车。


这还不算马自达官方给的至高一万元增换购补贴,以及免费充电桩(这又省了三四千)、5000元选装权益、以及7999元的终身零燃权益。我就问问现在销量很大的主流国产新能源品牌,谁家推出了类似的零燃保障?马自达这么干,这就是对自己造车品质、安全底线的信心。




以豪车的标准要求自己



         

 

EZ-6对自己品质的信心从何而来?发布会上我关注到了一个细节,就是长安马自达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供应商,都详细列在了一张表格里。这里挑几个给大家梳理一下。

安全领域,安全气囊的控制器和传感器,来自维尔宁(同时供应奥迪、捷豹路虎、林肯等),方向盘总成、车内安全气囊来自均胜(同时供应阿维塔、蔚来、理想),刹车卡钳来自亚太机电(同时供应阿维塔)。


座舱领域,前罩、机舱、前围的隔音隔热垫总成、防撞泡沫等,来自佩尔哲(同时供应理想、蔚来),前排零重力座椅来自麦格纳宏立(同时供应奥迪林肯沃尔沃),座椅真皮来自宏兴汽车皮革(同时供应理想问界蔚来)、座椅PU面料来自华峰超纤(同时供应阿维塔),显示屏总成来自华阳通用(同时供应问界小米)。


底盘领域,后驱动轴总成来自宏康(同时供应阿维塔),前支柱总成/后减震器总成来自宁江山川(同时供应阿维塔),前后轴总成来自南方天合(同时供应阿维塔和问界)。



以上列举,基本都是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参照了理想、问界、阿维塔等豪华品牌的标准。这就是马自达有意思的地方。一个中档品牌,却总自视为豪华品牌,用豪华标准来要求自己。


更何况用13.98万的最低价,你就能买到:超过4.9米的尺寸、218匹后驱、19英寸轮毂、9个气囊(含远端气囊)、车顶2000Mpa横梁,主体全部是1500Mpa超强钢的7横5纵钢笼式架构(车门防撞钢梁就是6根1500Mpa钢板),铝合金后悬+马自达欧洲团队的动力和底盘调校,以及同级最大的天窗和屏幕。



长马官方人士私下表示,这个价格必然是亏损,但当下首要任务是起规模,有一定规模之后,下一步就要向供应商要折扣,争取少亏。


所以长安马自达在我看来很矛盾,一方面不愿意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导致单车成本居高不下,别的不说就1500Mpa的全笼式车身主体,你见过20万以下哪个国产品牌做到过?大部分的做法是A、B柱用上两根1500Mpa,好一点的车顶弧线用1500Mpa辊压钢。至于全笼式车身都用1500Mpa,最高2000Mpa,车体高强钢占比86%,同价位不论国产合资,肯定没有。



但另外一方面,合资新能源缺少品牌溢价能力,EZ-6必须用较低价格才能穿透市场,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如今合资新能源声誉不如国产,合资车企转型普遍迟缓、甚至敷衍(你看看本田的灵犀L是个什么玩意儿就知道了,连大众ID的智能化也是刚刚有起色)。至少长马做新能源,是冲着“合资新能源第一车企”这个名头来的,从电气化到智能化再到安全性都没有短板,是认认真真把电车当个事儿来做的,是想把电车卖到全世界,反哺母公司实现新能源转型的。


准确消息是,挂着马自达车标的EZ-6,明年初就出口到海外市场(右舵版本也在国内生产),是一款标准的全球车。据透露EZ-6在欧洲经销商处反响非常好,老外开着EZ-6用180公里/小时在高速上飙,一点也不飘。因为EZ-6的底盘是马自达欧洲团队调校,特别“对味”欧洲人追求操控、喜欢开快车的脾气。





基于国产供应链,是好是坏?



         

 

有人说EZ-6用了长安的三电架构、智能化,那就是套壳,不值这么多钱。也有人说合资新能源都是杂牌,电车还得看国产。其实两种说法你发现没有,居然是自相矛盾的!


如果国产新能源才是王道,那么合资新能源采用更先进的国产平台架构,不是加分项吗?加上马自达的成熟调校,应该卖得更贵才合理啊。那么核心硬件来自国产供应链,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有些人的逻辑能否自洽?



这么说吧。国产新能源从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三电系统到智能座舱,整套供应链已经是全面领先世界。合资新能源如果不依靠国内的供应链,不依托成熟先进的架构进行开发的话,那才是“一出生就落后”。EZ-6依托长安先进的电气化平台,才能保证它在智能化、电气化程度上保持在行业一线水准。如今搞电车,想保持最先进的技术水准和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离开中国基本是玩不转的。


这里贴两张表格,来展示一下跟合资油车、跟特斯拉相比,EZ-6在智能化上的水平。





相似的硬件,就代表是同一辆车吗?



         

 

最后再聊两句动力和底盘的调校。同样是铝合金H臂、相同的动力参数(最大扭矩、功率等),在一些人看来,这不就是同一台车吗?


这么说吧,如果硬件决定了一辆车的下限,那么调校和标定,才决定了一辆车的上限。为什么一些家族化产品,同样的动力和底盘硬件,开起来的感觉大相径庭。这就是调校和标定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同一套底盘,其他硬件不变,换个百十元的衬套都能开出来不同的味道。但是衬套该怎么换,这就要考经验和直觉,就是工程师的本事。


马自达工程师在EZ-6上进行了哪些调校工作?举几个例子——动力部分,马自达工程师针对EZ-6的动力输出曲线进行了重新拟合。所谓动力曲线拟合就是将观测到的实际数据与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发现差异较大,就重新标定模型参数直至找到最佳参数,建立更好模型进而实现更精确控制动力输出。不要只看最大参数,更要看动力曲线、油门标定是否可以预判,是否丝滑跟脚、又强又顺。



再譬如,为了让过弯时车身的横摆速率更接近人体感知(过快会不易驾驭,过慢则响应延迟),减少方向盘的修正频率,马自达工程师通过降低减震器的摩擦力、前稳定杆衬套采用硫化工艺、降低羊角球铰的启动力矩、采用MTV阀系的减震器等手段,调出快慢适中的转向响应。此外为了增强方向盘的控制感,EZ-6增加了中心区的转向力和阻尼,转向电机最大输出扭矩提升12.5%以达到与轮端扭矩输出的一致性,所以开起来更稳。这大概就是在欧洲路演时能开到180公里/小时而不晃不飘的原因之一。


再譬如,为了实现车身运动六个方向的加速度G值平滑顺畅的衔接(人驾驶车辆时的头晕、点头、晃动等一切不爽感,都来自于G值的变化过快,超出人的身体和心理预期)。马自达工程师会对人颈部肌肉运动幅度进行测量,以实现晃动降低7%作为核心参数加入动力调校。


最后再贴一张表(来自场地实测数据),看看EZ-6在核心驾控指标上的水平——





驾值观


         

 

在我看来合资新能源市场正被一层迷雾笼罩,这层迷雾源自“合资新能源不如国产”的认知。这样的认知,源自长期以来合资品牌对新能源迟缓的转型和敷衍的态度。


长安马自达EZ-6是合资阵营第一款认认真真造出来的“真正的电车”,它用的是电车标准下才有的电子电气架构,一线水准的核心三电和智能化表现,辅以马自达工程师的动力底盘调校,是一款中西合璧的划时代产品。长马的成功与否,也昭示了合资阵营转型新能源的未来是光明还是黑暗。


作为一个开创者,它在为整个合资阵营的新能源转型,挽回口碑,建筑基石、修桥铺路。它也注定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打破人们的固有认知,穿透市场的层层迷雾。



不管怎么说,不到14万的价格,就能买到一台凝聚了百年品牌经验积累、国产新能源技术优势于一身的“纯正电车”。马自达EZ-6用低价与国产新能源展开正面对垒,有资格站在这个擂台上,已经代表了一种成功。


END

驾域AUTO
每一款车都有魂,每一个字都有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