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觉得AM易道文章有价值,请读者朋友帮忙转发点赞在看评论,支持AM易道创作。
AM易道导语:
就在刚刚!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410/content_6981399.htm
AM易道带来第一时间解读。
这一新规的出台,虽在周末发布,但AM易道认为,是一项具有重大含义的政策,并且和3D打印行业有很大关联和影响。
作为一项具有颠覆性的制造技术,3D打印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那么,它将在新政策发布后受到怎样的影响?
AM易道试图深入解读这份重磅文件。
揭秘《条例》核心要义:何谓两用物项?
《条例》第二条明确定义了两用物项的范畴:
"既有民事用途,又有军事用途或者有助于提升军事潜力,特别是可以用于设计、开发、生产或者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货物、技术和服务,包括相关的技术资料等数据。"
哪些3D打印产品难以豁免?
那么,根据以上两用物项的范畴,3D打印行业中,哪些设备和技术可能会被列入两用物项呢?
AM易道认为,以下几类产品需要重点关注:
首当其冲的是金属3D打印设备。
这类设备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敏感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
其中 ,制造各类高性能零部件的选择性激光熔化(SLM)设备甚至是所有金属类的LPBF设备,就极有可能被纳入管制范畴。
延伸阅读:中欧同放航天大招! 太空制造的3D打印下半场
延伸阅读:3D打印飞机进气口,意大利空军成功测试
大型金属DED设备由于也有军工制造的案例,也应被纳入范畴。
其次,一些高性能的工业级非金属3D打印机也可能引起关注,特别是那些能够制造高强度、耐高温零件的设备。
延伸阅读:震撼!透明树脂火箭引擎点火测试
在材料方面,一些特种金属粉末,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高温合金粉末,或者用于轻量化武器的钛合金粉末,都可能被视为具有军事用途潜力的材料。
此外,某些高性能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也可能被列入管控范围。
延伸阅读:复合材料3D打印零件代替金属上飞机,看航空经典案例
不容忽视的还有3D打印相关的软件和技术。
一些具有高级功能的3D设计软件,特别是那些能够进行复杂结构优化或仿真分析的软件,可能会被视为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技术。
同样,一些先进的3D扫描技术和逆向工程软件也可能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可以说,3D打印行业的方方面面都基本符合两用物项的定义。
政策出台背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科技管控成为新常态
为何在此时出台这样一份严格的管制条例?
条例第一条是这么说的:
我国当然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全球防扩散体系的建设中来。
AM易道认为,更重要的是第一句,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而这与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密不可分。
本周对于我国最大的地缘政治新闻无疑是朝鲜半岛局势紧张。
大国博弈愈发激烈,科技竞争乃至高端制造能力的竞争已然成为核心。
延伸阅读:3D打印无人机:20亿美元蓝海,谁能独占鳌头?
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技术和前沿制造技术,3D打印甚至是任何能够两用(潜在用于军事)的制造能力,自然不能够被轻易且未加管控的出口给潜在任何不友好目标。
延伸阅读:2万飞一次的"钢铁侠战甲",背后的3D打印奥秘
延伸阅读:布林肯访华面临考验,五角大楼重用3D打印背后的阳谋
管制并不是禁止,解读《条例》核心条款
在深入探讨3D打印行业应对策略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条例》中的管制究竟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几个关键条款,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份清晰的指南。
首先,《条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了许可制度:
"国家对两用物项的出口实行许可制度。出口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所列两用物项或者实施临时管制的两用物项,出口经营者应当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意味着,一旦某项3D打印技术或产品被列入管制清单,企业就不能像以往那样自由出口,而是必须事先获得许可。
那么,这个许可如何申请呢?《条例》第十六条给出了详细说明。
出口经营者需要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经营管理人以及经办人的身份证明;
与两用物项出口有关的合同、协议的副本或者其他证明文件;
两用物项的技术说明或者检测报告;
两用物项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证明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还引入了"通用许可"的概念。
第十五条规定:
"通用许可允许出口经营者在出口许可证件载明的范围、条件和有效期内,向单一或者多个最终用户进行多次特定两用物项出口。通用许可的有效期不超过3年。"
为频繁出口的3D打印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然而,获得许可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
《条例》第十八条要求:
"出口经营者应当按照出口许可证件载明的范围、条件和有效期出口两用物项并报告实际出口运输、运抵、安装、使用等情况。"
就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追踪系统,确保每一件出口产品的去向都清清楚楚。
更值得警惕的是,《条例》第二十八条引入了"管控名单"制度。
一旦被列入管控名单,企业将面临"禁止有关两用物项交易"、"限制有关两用物项交易"等严厉措施。
因此,3D打印企业在选择海外客户和合作伙伴时,必须格外谨慎。
AM易道认为,这些条款的设立,目的并非完全禁止两用物项的出口,而是为了加强监管,确保这些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技术和产品不被滥用。
对于3D打印企业来说,这意味着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出口流程,加强对客户的背景调查。
虽然这可能会增加一些运营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更加负责任的形象,赢得更多信任。
3D打印企业如何应对?越早合规越能占得先机
AM易道给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合规制度。
《条例》第六条明确鼓励企业建立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内部合规制度。3D打印企业应该积极响应,成立专门的合规团队,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这不仅有助于规避法律风险,还能在申请出口许可时获得更多便利。
其次,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产品和技术进行全面梳理,评估哪些可能属于两用物项范畴。
对于那些可能被列入管制清单的产品,要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从上文具体条例可以看到,加强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管理至关重要。《条例》对此提出了严格要求。
背景审查机制和客户档案追综机制尽早建立。
尤其是龙头企业。
写在最后
资深从业者应该没有人怀疑3D打印是否算作两用物项,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类似下图的3D打印应用。
短期来看,一些3D打印企业可能面临出口受限或周期变长。
但从长远来看,这项政策有望推动行业向更高端、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那些在核心技术、合规管理等方面具备优势的企业,将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
只有那些能够准确把握政策导向,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文内容结束)
联系AM易道编辑:
编辑个微: amyidao(务必注明来意):投稿、广告、合作、加入读者微信群、讨论文章内容、兴趣话题,前沿消息、行业内情、共同洞见3D打印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