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课程的实施需要专业化、精致化的学习环境,为了聚焦“学科融合”教学理念,开展“深度农耕”生产劳动,培养“创新研究”综合素养,提高高中选修课程的品质,我校建设了“高中自然科学学科融合式学习基地”和“力行•融学•创研:高中生物实践课程基地”,并开发了系列特色课程。
原创学习场域,打造现代化的学科融合空间
为了进行跨学科自然科学学习的有益探索,我校“高中自然科学学科融合式学习基地”建设了物理数字化实验室、地理学习中心、无线电通讯与劳技实验室、化学实物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元素周期墙等多个学科融合空间,以自然科学的总视角引领学生发展,旨在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自然科学学科具体维度去探索世界。
我校“力行•融学•创研”生物实践课程基地已建设成为“一场二区四室”七位一体师互动学习场,把学生兴趣培养、潜能开发、特长个性发展作为硬件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旨在建设一个学生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培养,教师学科融合、教学改革实践的开放式实验平台,为创新人才培养打造活动场。
创新学习课程,实施特色化的学科融合课程
基于课程基地,我校开发了一系列的“创新研究”课程,将“力行——劳动教育”和“融学——融合育人”相结合,并作为课程开发的方式和导向。深度挖掘劳动实践的意义和跨学科融合的价值,在校本课程设计中引入“创新性”项目实践和“研究性”互助学习,与时俱进,实现校本课程内涵的提升。
“力行•融学•创研”部分课程课例目录
在结合中国农耕文化的同时,让学生走进现代化实验室,以现代科技引领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培养社会责任和生命观念,在理论中体验“力行”,在实践中实现“致远”,促进课程建设以人的最终发展为核心的内涵生成。
部分学生课程活动照片
变革学习方式,探索多元化的学科融合路径
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从解决课程实践中真实问题的角度出发,归纳反思、协同创新、共同成长,目前已获批两项实用型专利,实现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学、信息学等全理科的创新应用型融合。
我校获批实用新型专利目录
在项目化建设过程中,学校邀请了省、市多位专家以及高校教授为课程基地建设和课程开发做专项指导。通过高校专家的引领,课程项目建设的理念升得以华,相关课程也有了创新和拓展。通过走进高校、走进海关等研学活动,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校内校外、传统现代等多元化的结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校通过课程基地建设赋能学校内涵发展,通过双高合作共探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将课程基地打造成一个集教学、研究、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新淮特色。
积极勤奋
卓越担当
文稿|教科室
编辑|付震
扫码关注我们
电话|0517—89689339
邮箱|haxhgz2017@126.com
地址|淮安市生态文旅区星辰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