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是
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
“知道你的肺功能”
01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在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中的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则高达 13.7%,患病人数近1亿。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吸烟人群不断增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人数仍将继续增加,随之也增加了疾病致残率和病死率。
其通常与显著暴露于香烟烟雾等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相关,宿主因素也会导致个体进展为慢阻肺病,包括:基因异常、肺发育异常和加速老化等。多在中年发病,好发于秋冬寒冷季节。
02
慢阻肺有哪些典型症状
慢阻肺病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因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往往会忽略这些症状。早期慢阻肺病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病情进展日益显著,咳嗽、咳痰症状通常在疾病早期出现,而后期则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
慢性咳嗽:是常见的症状。咳嗽症状出现缓慢,迁延多年,以晨起和夜间阵咳为特点。
咳痰:多为咳嗽伴随症状,痰液常为白色黏液浆液性,常于早晨起床时剧烈阵咳,咳出较多黏液浆液样痰后症状缓解;急性加重时痰浓可变为黏液脓性而不易咳出。
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仅在劳力时出现,之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活动后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病的“标志性的典型症状”。
胸闷和喘息: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胸闷和喘息,但不是慢阻肺病特异性症状,常见于重症或急性加重患者。
03
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也是慢阻肺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监测、预后及治疗反应评估的重要指标。慢阻肺起病隐匿,患病前期症状不明显,在疾病进展到较严重阶段才显现症状,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加重了慢阻肺的疾病负担。肺功能检查作为最敏感的评价手段,可以发现早期尤其是无症状的慢阻肺患者,为慢阻肺病患者提供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干预的机会。
当高危人群出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时,需到医疗机构或呼吸专科门诊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筛查,必要时需进行肺功能检查。提倡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1次肺功能。
04
慢阻肺如何预防
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室内外空气污染、职业暴露以及早年事件(如低出生体重、儿童期呼吸道感染等)也不容忽视。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是要加大戒烟宣传及科普力度,倡导公众戒烟,同时避免二手烟暴露。
二是要做好室内外空气污染防护,提倡厨房通风改造和炉灶改造,雾霾天气要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
三是要加强职业防护,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减少职业环境中粉尘或者有害气体、重金属颗粒暴露。
四是要注意预防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道感染,减轻支气管—肺发育阶段的异常损伤。
五是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急性加重。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气促、喘息、胸闷、咳嗽加重,发热,痰量增加、颜色和(或)粘稠度改变等,提示可能发生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05
慢阻肺的高危人群
35岁及以上人群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高危人群:(一)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二)儿童期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者;(三)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四)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厨房油烟、空气污染等环境中者。
科 室 介 绍
呼吸与危重症学科2017年被评为南通市重点建设专科,2019年通过南通市重点专科评审,2020年通过国家PCCM学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2021年通过南通市重点专科复评。现有医护人员27人,其中医生10人,护士17人,硕士研究生6人,开放床位70张。
呼吸内镜中心位于医院医技楼4楼北侧,设有独立的预约候诊区、2个内镜操作区、1个术后复苏区、1个苏醒区。
常规开展: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与规范化治疗,肺部感染病原学检查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无创通气技术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肺部肿瘤性疾病规范化诊治,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间质性肺病以及肺血管病等的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特色技术:支气管镜室开展常见的气管镜下异物取出、组织穿刺病理活检、肺泡灌洗、普通TBNA及EBUSTBNA等;2011年率先在市内开展多导睡眠监测技术,设立睡眠呼吸暂停疾病诊室;2016年率先在市内开展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
咨询热线:0513-87312701
来源 | 国家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