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
为提高居民对糖尿病的关注,龙马潭区红星街道玉带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马潭区妇幼保健院)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义诊活动”,旨在通过日常宣传与专题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居民群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倡导居民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此次活动紧密围绕“糖尿病与幸福感”为主题开展,医护人员为前来咨询的居民免费测量血糖、血压,提供健康指导,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等,引导居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义诊现场一位居民测得随机血糖为17.2mmol/L,家庭医生黄宏志立即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与居民交流时,黄医生发现这位居民平时忙于工作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血糖偏高情况,也未进行健康体检,为此,耐心向这位居民解释和科普,让他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和定期体检的重要性。这位居民连连感谢:“医务人员不仅给我检查身体,还科普健康知识,现在国家的惠民政策好,你们的服务更好!”
此次义诊活动共计服务居民200余人,不仅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传播糖尿病防治知识。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受众范围,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更多的力量。
糖尿病知识科普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征。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伴有胰岛素作用缺陷(即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因急性高血糖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等急性并发症,如果救治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二是因长期慢性高血糖导致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主要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心力衰竭,其中ASCVD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上述血管病变可以导致心肌梗死、卒中、失明、肾衰竭、截肢等严重后果,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或致死的主要原因。
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
(一)高风险人群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者为糖尿病高风险人群:
1.年龄≥40岁;
2.超重与肥胖[体重指数(BMI)≥24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3.有糖尿病家族史;
4.缺乏体力活动;
5.高血压;
6.血脂异常;
7.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8.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分娩史或妊娠糖尿病史。
(二)糖尿病前期人群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为糖尿病前期人群:
1. 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
2. 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
如何预防糖尿病?
对于一般人群,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戒烟限酒、平衡心理状态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对于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超重肥胖及热量摄入,加强体力活动,同时做好早期筛查。
提倡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当空腹血糖≥6.1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时,应到医疗机构进行糖代谢评估。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一)健康生活
平衡膳食,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食、饼干等)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适当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
(二)配合诊治
定期到医疗机构就诊,遵医嘱用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如服药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需调整用药,需及时和医生沟通。
(三)主动管理
与医生团队共同定制健康管理计划,规律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每年进行慢性并发症筛查,包括足病、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等。
(四)平和心态
保持乐观的情绪与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血糖稳定。如出现病情变化,在配合治疗的同时,积极调整心态。
(五)寻求支持
当血糖控制遇到困难时,可与家人、朋友或病友述说,寻求理解和支持。
♡♡♡♡♡♡♡♡♡♡
END
扫码关注我们
地址:泸州市龙马潭区银带路6号(西南商贸城万达广场旁200米)
线路:乘坐262、269、216、40B路公交车在“龙马潭区妇幼保健院”站下车即可到达新院
我们是龙马潭区妇幼保健院
我们是龙马潭区妇幼保健院
我们是龙马潭区妇幼保健院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亲,不要走错咯~
医院投诉电话:0830-2510072
医院举报邮箱:lmtqbjy@163.com
编辑/段中秀 校对/张晓莉
审核/冯德菊 签发/刘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