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家长私信我,问我初高中的学习规划的事。说实话,我都不敢随便回答。典典算不上牛娃,其升学道路也谈不上规划,某种程度就是运气还不错,走了一条不那么典型的升学道路。
先说升学吧,幼升小一定程度有点稀里糊涂过来的,同班熟悉的家长甚至有说大概是吴奶奶看走了眼。不过,Anyway呢,总算是挺了过来。小学时的综合排名靠后,择校之路相当艰难,但是运气不错,在闵华二不怎么受关注的年代里,如愿接到了学校的橄榄枝,进入了一所相当不错的初中,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也是最适合典典的初中,没有之一。到中考也是在飞行考里死活冲不出去,原本准备裸考了,却在最后关头通过自招进了曹杨二中。
再来说学习和教培,从小学一路走来,小学时报过一个作文班,读了一学期吧。初中时报过区业物,读了一年,后来说和校内拓展相当,便停了。八升九的暑假,去封闭背了两周单词,初三的寒假跟着然爸练了一个寒假,觉得太虐也没再继续了。除此以外也就没报过其他什么班了,不过不报班不等于不拓展,在家该搞的还得搞。小奥,我们也就是坚持平均每周4-5题。“不怕学霸学得好,就怕学霸过暑假。”所以,为了别被学霸落下太多,暑假时会安排做得多一些。白天我要上班,上班前布置好,下班回来就是检查讲评。这么做的前提是孩子能够按着要求在白天完成。至于英语之类的,是典妈负责的,我没参与,只记得在五年级时已经在做八年级和中考的题了,就是交大之星那个书。
到初中,典典基本就是跟着学校的节奏走,成绩是逐步下滑的,到初二已经是分层B班末尾了。正好赶上了疫情,网课期间,典典的成绩开始往上走。应该说这时间点还真合适,到初三已经稳定在年级前三十了。要说规划么,真没规划。具体的案例可以分享一下。
比如中考语文,典典语文一直是比较弱,我就建议他,语文分四部分,基础要求不丢分;文言文阅读做到尽可能不丢分;现代文阅读么就随意吧,看运气了;作文拿到基本分,如果有一两句出彩的句子,可以再多拿几分,目标就是125分。
还有化学,刚开始的时候学得很差。当时我还纳闷,初中化学这么简单的东西,怎么会很差呢。看了一下教科书,感觉编排的有点烂,但学校的教学应该是有自己的章法的,不至于太差,推测孩子的听课效率或许有点不行。找到原因了么,我就设法整了些东西给他搞一下。首先是找了本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普书,我自己读了一遍,读完了让他看其中指定的几个章节。同时还要求他背周期表前边20个元素以及铜铁锌的原子量、元素序号、元素符号、化学价等。在这个基础上,又安排时间给他讲了一下外层电子分布和能级交错,这之后他的化学成绩就直线上升了。
进高中后,学科方面我是使不上力了,不过还是可以帮着定大方向。当时我们选了德语班,德语班是有淘汰的,德语要求是得分率95%以上。因此我给典典提出了几个原则。
第一,德语是第一位的,毕竟去德国,德语要求是95%,而高考分最低只要满足70%即可。
第二,高考还是要认真去准备,分数越高选择越自由。
第三,语数英的重要性优于小三门,小三门因为是赋分制,其分差不会太大。
第四,语数英三科,优先次序是数学-英语-语文。数学学习是个持续的过程,丝毫不能有半点松懈。英语的话,相对提分容易,突击强化也容易。至于语文,是典典的弱项,提分不易,投入产出比最低。不过典典最后的高考却是语文分数上升明显,这是后话,我的理解是这和孩子更成熟、阅历更多有关系。
第五,小三门的话,物化必选,为了将来高考选专业更自由,而且因为是赋分制,即便物化偏弱,也低不了太多,但填志愿时自由度大了很多。
第六,在保证高考科目和德语的基础上,鼓励他尝试竞赛和科创等活动,但要明确止损点,一旦文化课成绩掉到某个位置,及时放弃,毕竟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的能力也是有上限的。
关于所谓的学习规划,就分享这么多吧。每个孩子都不太一样,需要结合其实际来考虑这些事,事实上,过程中会不断调整。对于高中生而言,开始走向成人,在我看来,家长要学会逐步放手,把握基本原则和方向即可。
另外么,娃好不好,关键是靠养,养着了就养着了,当然也不否认家庭和学校的作用。比如《伤仲永》,方仲永算是养着了,但却被爹妈耽误了,最后就废了。
以上纯属个人想法,大家参考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