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和典典说的一句话就是,“分数越高选择越自由”,以此来激励典典努力向前。这话听起来有些政治不正确,唯分数论了。换一个说法就是,“越努力、越自律,则越自由”,这样听着就正能量了。其实,无论用什么措辞,在当下的升学体系下,分数是最重要的KPI。尤其进了高中,每个月的“工资条”是众多家长关注的东西。
曾经在文章中说过,德语班的孩子高考压力相对是小的,因着这“压力小”,有些家长和孩子选择了德语班。其实怎么说呢,“出来混总要还的”,这又是我常说的一句话。所以么,典典最后的高考结果而言,真也没逃脱这两句话,一则分数也不够高,选择的自由有限,临到填志愿“总是差了五分”;二则么确实有点过于“举重若轻”,和全力以赴尚有差距,欠下的账自然是要还的。
学习而言,没有轻松的事,古语“学海无涯苦作舟”说的就是这理儿。都说德国学习不易毕业难,其实对于曹二的孩子,从德国大学毕业并不是难事,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躺平摆烂,在学习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无论是国内在曹二的三年,还是德国本科的三年,都是如此。
DSD的考试只有一次机会,没那么难,但亦须认真对待。至于文化课特别是数学、物理这些,国内欠下的账到德国也是要还的。请问同学,你是觉得用德语学习更难呢还是用德语学习更难呢?
2024年上海中考考生有12.7万,其中自招录取4735人(含艺体生644人),另有公立国际课程班自招录取453人。因此能通过自招渠道预录高中的孩子不足总数的4%,如果目标是四校八校级别的,应该不超过2%。说这些,并非想说自招很难,而是想说,能进入自招通道录取的孩子实力不差。
最近聊了一些德语班新高一的家长,一方面呢担心德语学不下去被淘汰,一方面呢,又希望因着德语班的路线高考压力能小一点。总之呢,有那么点把德国留学当作退路,降低对自己要求的意思。
诚然,德语班学生的高考压力确实小一些,但是,学习任务和压力一点儿也不轻松。更何况德国大学也是出了名的难读,为将来计,也不建议自我降低目标放松要求。古语云,取乎上者得其中,取乎中者得其下。目标定低了,结果只会更低。
从家长来说,一是要对孩子有信心,二么就是鼓励孩子朝更高的目标前进,而不是给自已定一个伸伸手就能够着的低目标。
我特别喜欢华二的校训,卓然独立,越而胜己,也常以此鼓励典典,在此也用以鼓励所有的孩子。
此文因和一些新高一、新初三家长的沟通有感而发,行文有点乱,大家就将就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