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栈式医美营销时代到来,意味着大多数传统营销退出历史舞台

文摘   2024-11-16 12:11   重庆  

医美营销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从传统的流水线模式向全栈式转型。这种转变源于市场环境的根本变化:医生供给增加,ROI下降,内容要求提高,监管更严格。在小红书等新平台上,我们看到2-3人的全栈团队往往能支撑起月收入200-300万、甚至更高的医生IP,效果超越传统大型营销团队。

这种转变类似于IT行业的全栈工程师兴起:工具的成熟和平台的完善降低了专业门槛,使得人才整合能力成为可能。现代内容平台提供的工具链,让一个全栈营销者能够完成从创作到转化的全流程工作。

实现这种转型需要机构在管理方式、资源配置和考核机制上做出改变,从控制型转向赋能型。那些能够及早认识到这一趋势并积极转型的机构,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这不是选择,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栈式软件工程师与全栈式医美营销师

全栈式软件工程师:一个能够独立完成从产品设计到运维部署的开发者。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现代开发工具链已经成熟,框架标准化程度高,云服务降低了专业门槛。一个全栈工程师不需要在每个领域都成为专家,但要能够利用成熟的工具和平台,高效地完成端到端的产品开发。

全栈式医美营销师:一个能够独立支撑医生IP从内容创作到转化变现的营销者。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现代内容平台(如小红书、抖音)提供了完整的工具链,使得内容创作、数据分析、用户运营等工作变得触手可及。一个全栈营销师不需要在每个领域都是专家,但要能够利用平台工具,高效地完成从内容到转化的全流程营销。

这两种角色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借助工具和平台的成熟,实现了对传统分工的整合,从而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决策链条。

分工积累带来了技能提升,工具成熟让“手艺”和“智慧”成为“基操”和“常识”

全球化趋势回缩和医美营销去分工化,本质上都源于同一种现象:技能的普及化和工具的成熟化正在重塑传统的专业门槛。全球化早期,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是因为技术壁垒高,专业分工带来效率优势。但几十年的积累让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和工人素质显著提升,过去的"专业技能"逐渐变成了"基本功",使得制造回流成为可能。

医美营销领域也在经历类似的转变。过去需要专业分工的内容制作、平台运营、用户互动等工作,随着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工具的成熟和经验的普及,门槛不断降低。拍摄技巧、文案写作、数据分析这些曾经的"专业技能",现在已经成为营销人员的"基本素养"。工具的进步和知识的普及,让一个人掌握全链路能力成为可能,这正是全栈式医美营销崛起的技术基础。

变革往往始于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2024年的医美营销行业正经历这样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全栈式营销正在取代传统的流水线模式。这种转变不是偶然,而是市场、技术和用户需求共同演进的必然结果。要理解这场变革,我们需要先看看过去十年发生了什么。

医美营销曾经是一条漫长的流水线。在那个百度竞价主导的时代,这种方式是有效的:医生资源稀缺,营销渠道单一,投资回报率高,内容要求简单,监管相对宽松。一个医美项目的营销流程,就像福特汽车的装配线: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流程标准化,效率看似很高。但这种工业化时代的遗产正在成为负担。当前的医美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医生供给充足但投资回报率下降,营销渠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内容要求不断提高,监管日益精细。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流水线模式变得僵化且效率低下。

“全栈”概念来自软件工程和IT产品开发维护

这种变化让我想起IT行业的演进。在早期,软件开发也是严格分工的:前端工程师、后端工程师、数据库专家、运维工程师各司其职。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框架的成熟、云服务的普及、工具链的完善和知识的系统化,出现了全栈工程师这个角色。一个全栈工程师能够独立完成从产品设计到部署运维的全过程。这不是因为他们比专家更专业,而是因为工具和平台的进步大大降低了专业门槛。

医美营销领域正在经历类似的转变。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小红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一个仅有2-3人的小团队,往往能够支撑起一个月收入200-300万的医生IP医疗小组。更令人深思的是,一些医生将小红书运营外包给一个人或一个小团队,效果却好于机构内部庞大的营销团队。这种现象绝非偶然。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平台的演进。小红书和抖音这样的内容平台,提供了完整的创作和运营工具链:从拍摄、剪辑到发布,从数据分析到用户互动,都有便捷的工具支持。就像现代的软件开发框架一样,这些工具大大降低了专业门槛。一个人通过这些工具,就能完成过去需要摄影师、剪辑师、文案、客服等多个岗位才能完成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用户行为的改变。现在的医美用户更信任真实、专业、持续的个人IP,而不是传统的硬广营销。这种信任建立需要内容的一致性和真实感。如果内容经过多层团队加工,反而会失去原本的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医生加一个全栈营销者的组合,往往能够创造出超越传统大型营销团队的效果。

医美营销的全栈转型

转型并不容易。就像IT行业的转型一样,最大的阻力往往来自内部。管理者习惯了传统的流水线思维,员工习惯了专业分工的舒适区,考核体系也是围绕传统模式设计的。要实现从传统营销向全栈式的转型,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

首先是管理方式的转变。传统的金字塔层级管理需要让位于扁平化的敏捷管理。全栈团队需要直接对接决策层,拥有快速决策和调整的权力。这意味着要简化审批流程,给予团队更多的自主权,允许他们直接和医生沟通,自主制定和调整策略。这种改变对管理者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因为它要求放弃对细节的控制,转而关注结果。

其次是资源配置的转变。传统的均匀分配方式需要改变为重点支持和赋能。全栈团队需要专属的设备和工具,需要灵活的预算支持,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提升机会。这意味着要在有限的资源中做出选择,可能会面临其他部门的质疑和抵触。但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全栈团队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率优势。

第三是考核机制的转变。传统的KPI考核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全栈团队需要多维度的目标导向考核,需要更灵活的收益分配机制。考核指标不能仅仅看内容数量和发布频次,而要关注互动效果、品牌建设、转化效果和客户价值。激励机制也需要更有弹性,可以考虑业绩提成、项目跟投等方式。

实施这种转型,我建议采用渐进式的方法。可以先选择1-2个有潜力的医生,配备2-3人的专属营销小团队进行试点。给予这个团队充分的决策自主权,配备必要的工具支持,设计适合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模式,再逐步推广。

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人才的选择和培养。全栈营销者需要具备跨界学习能力,需要对医疗专业有基本理解,需要掌握内容创作和平台运营技能,还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这样的人才并不好找,更多时候需要通过培养来获得。可以从现有团队中选择有潜力的人,通过培训和实践来提升其综合能力。

其次是工具的建设。全栈团队需要高效的工具支持,包括内容创作工具、数据分析工具、客户管理工具等。这些工具要尽可能简单易用,能够帮助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把经验和最佳实践沉淀下来,便于分享和复制。

第三是文化的建设。全栈式营销需要一个支持创新、容忍失败、重视学习的文化环境。管理者要带头转变思维方式,从控制型管理转向赋能型管理。要鼓励团队尝试新方法,容忍早期的不完美,及时总结和分享经验。

最后,要有清晰的边界。并不是所有的医美营销都适合全栈式。对于一些标准化程度高、规模效应明显的项目,传统的流水线模式可能仍然更有效。关键是要根据项目特点和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模式。全栈式更适合需要强调个性化、真实感,需要快速响应市场的项目。

这场变革已经开始,只是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就像当年的互联网革命一样,开始时可能显得微不足道,但最终会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那些能够及早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转型的机构,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占据优势。而那些固守传统模式不放的机构,除非有足够的规模优势,否则终将被市场淘汰。

医美营销的未来属于那些敢于拥抱变革,善于运用新工具,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全栈团队。这不是一个选择,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医美的中国当代审美,还是中国当代审美的医美?

2024-11-14

玻尿酸的理化特性:从分子到临床

2024-11-12

绝代双胶:一型与三型胶原蛋白共创的美丽奇迹

2024-11-11

大多数医美机构如何被困在原地,无法动弹?

2024-11-10

你能扛事吗?医美行业成功者的"幸存者偏差"

2024-11-05

别在自己误导自己了,医美是纯纯的刚性需求啊,谁老说弹性大呢?

2024-10-22

医疗美容胶原蛋白第一性原理

2024-10-21


丽格晓冬
消费医疗商业模式研究;医疗美容评论;医学美学研究;医疗美容法学研究;医疗美容争议预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