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完了一部年代剧《小巷人家》。
正午阳光出品,质量很高。
我完全停不下来,因为代入感太强了!
《小巷人家》是群像戏,
讲的是苏州纺织厂职工小院,几户人家两代人的生活故事。
研究了一下时间线:
第一代——父母辈
出生年份是45年左右,现在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
第二代——儿女辈
出生年份在70年左右,差不多是90后的父母。
故事主要发生在江苏、上海、广州。
福建比他们落后几年。
故事中两代人经历的,恰好我和父母也经历过。
满满的回忆杀,重重的时代烙印。
按照剧里的时间线,聊聊剧里的年代彩蛋,和我的家族往事。
1、吃不饱的年代
把好吃的让给长身体的弟弟妹妹,自己饿肚子,是他们的童年常态。我伯伯和我说,小时候他都是等我爸和我姑吃完肉,给他剩一两口。站在旁边等的时候,馋的想哭家电(电视、冰箱、洗衣机)在那个年代更是稀缺资源。小时候家里买了第一台彩电,我放暑假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那时候没空调,小小我顶着大大的脑袋,40度高温坚持在阁楼刷剧。最后中暑进了医院,被邻居嘲笑了好久会根据职工的职务、工龄、人口、孩子年龄等条件进行综合评估。独生子女家庭可以加分,双职工家庭也可以享受照顾加分。大家现在看到的很多冠名XX厅宿舍的老破小,就是当年的分房天花板,也是社会地位和个人工作成就的象征。宏观层面,先是高通胀(最高27%),后来又大通缩。就知道妈妈以前在国有制药厂上班,突然就转去我舅开的小卖部打杂了。那个年代人贩子、小偷、打劫、飞车抢包等等,是很普遍的。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逐步允许和鼓励个体经济发展。当年我爸是老师,我妈是工人,工资刚好养活一家三口。我爸和剧里宋莹一样,选择了从学校停薪留职,下海做生意。无论在什么时候,勇敢的人,敢于突破困境的人,都容易获得时代的奖赏。父母上海知青,因为时代原因全家去了黑龙江,生活窘迫。花销AA谁也不占便宜,宁可自己坐轮渡也不让庄南帮着花钱打车。房改后,坚决不退让,要到了属于弟弟份额的上海房子。又把静安区房子的份额分割给图南,变相向图南“抵押贷款”付了虹口的房子首付,以租养贷。彼时的上海的房价,浦东650/平,浦西2000/平。不管哪个年代,主流媒体的话都不能信啊如果和图南在一起,就是拖累一个无辜的人进她家的烂泥潭。《小巷人家》的时代彩蛋太多了,篇幅有限,不一一举例。而是普通人的家长里短,邻里温情,大部分剧情轻松治愈,这个微信专为读者交流~因为平时比较忙,我可能无法马上回复,但都会不定时回复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