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4日的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青浦区朱家角小学五年级学生吕姝敏凭借作品《昆虫之城》获得了“未来创新奖”,她是本届比赛全球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选手,也是全场年龄最小的设计师。
“我希望呼吁大众关注自然缺失症,让更多小朋友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吕姝敏介绍自己的设计初衷。
她的作品将艺术和自然、科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一个将昆虫元素融入城市景观设施的神奇昆虫之城。
模型中可以看到,她将公园里常见的跷跷板造型设计成蜻蜓翅膀形状,当跷跷板到达不同高度,能听到不同虫子鸣叫的声音。她还利用图形化编程给蜻蜓跷跷板设计了“小机关”,当有人路过跷跷板区域时,“蜻蜓”也会振动翅膀并发出虫鸣。
吕姝敏充满童趣和巧思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在老师们眼中,吕姝敏从小兴趣广泛,在学校也参加过很多不同类型的校本课程学习,有科技类的、艺术类的、自然类的等等。她在艺术方面的特长也逐步显现出来,三年级时学校还为她举办过个人画展。
“丰富的校本课程对吕姝敏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教育、好的课程就如同在心中播撒下了一颗颗种子,静静萌芽,最后成长开花。”青浦区朱家角小学校长陈勤凤说。
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上海千年古镇朱家角为大众所熟知,坐落于朱家角一墙之隔的朱家角小学却很“低调”。
朱家角小学
在朱家角小学,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近年来,学校将水乡元素融入学校课程设计,打造了“小水滴”校本课程。绿色小水滴课程群,是生命与健康类课程;蓝色小水滴课程群,是社会与实践类课程,包含探秘千年古镇、神奇的中草药、古镇小导游等课程。以及橙色、黄色、紫色、红色等共六大课程群,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校本课程学习。
“通常水是透明无色的,但是我们将小水滴课程赋予了多种色彩,因为我们觉得水乡的每一个孩子就像小水滴,找对角度,就能闪闪发亮,折射出一个多彩的世界。”陈勤凤说。
吕姝敏这样受益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孩子还有很多。陈勤凤介绍,课程充分贴合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和探究活动中认识自己,乐于发现,亲近自然。
鼓励孩子动手做,
经历是成长最宝贵的财富
吕姝敏的作品关注到“自然缺失症”,这也是朱家角小学近年来课程打造中特别关注的问题。
为了让孩子能够亲近自然,感受四季的变化,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学校里打造了一座“课植园”,开设了“小小课植园”校本课程,供孩子们体验、学习和探究自然的神奇。
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我和植物交朋友”“我为植物做名片”“植物真奇妙”和“神奇的中草药”等活动中,学生足不出校园就能研究中草药,认识基本的农耕工具,学会蔬果的采摘技能。这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丰收的喜悦,享受劳动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勤于求知的学习态度。
在朱家角小学,学校为学生创造了很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实现自我探索,不断发现个人兴趣所在及潜在特长。
学校的校舍建成至今有将近20年了,很多小景略显陈旧。于是,学校开设了校园小景改造校本课程,让小朋友用稚嫩的画笔和灵巧的双手去装扮校园。学校“小小课植园”里的一面墙,也开放给孩子们去涂鸦。
“我们不希望孩子成为小镇做题家,而是希望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可以尽情体验、探索、成长。”陈勤凤校长发现,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学生会更加乐于探索,更容易找到自我。“孩子们的创作可能有些稚嫩,有些质朴,但我们不追求精致,注重的是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向善向美、乐学乐创的品质。”
把课堂搬进古镇,
小小的孩童也有大大的视野
在陈勤凤校长看来,小小的孩童也可以有大大的视野。地处朱家角,学校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教育资源,开发了一系列古镇特色课程,让学生走出校园,重新认识水乡,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
将课堂搬进古镇,在朱家角小学有着20多年的传统。早在2004年,学校就成立了“红领巾小导游”社团。时任校长蒋雪忠就提出,朱家角小学的发展和古镇的发展是相互交融的,时刻受着古镇文化的影响。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就能看到朱家角小学的“小导游”们,穿梭在古镇的各个角落,成为古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校请专业老师指导学生,用中英双语免费为游客讲解古镇的名胜古迹和文化历史。
校长陈勤凤介绍,经过20年发展的小导游课程,已经升级为3.0版本,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聚焦解决真实问题。学生们会聚焦“作为一名导游,如何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等问题,小组合作采访游客和特色商铺,再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制定旅游线路。
小导游们手绘了古镇旅游路地图,用中英文标注景点
这些年来,学校还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进一步细化课程设计。
在朱家角古镇,你或许经常能偶遇一群小学生——到课植园写生、了解放生桥的故事、尝尝朱家角肉粽……他们一路上走走停停,不时将所听、所看、所想,记录在研学单上。
这是朱家角小学的孩子们在开展古镇研学活动,围绕古镇的历史和文化等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探秘课植园、寻访角里古桥、实测河道水质、为古镇绘制地图、学当古镇设计师……孩子们会带着问题和任务,在古镇开展实地探究,并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
“原来朱家角有这么多故事!”跟着老师走进“熟悉又陌生”的朱家角,水乡少年们总是能收获不一样的家乡故事,回家后迫不及待分享给父母听。
除了研学课程,学校还将体育活动、职业初体验、校史文化等元素融合进来,充分挖掘朱家角丰富的教育资源。船拳作为朱家角地区独特的文化,也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类国内大赛中屡屡获奖的正统船拳继承人何磊正是朱家角小学的体育老师,他担纲起传承重任,将这项传统体育运动融入校本课程。职业初体验活动中,学生们走进古镇体验各行各业的工作特点,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告别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在朱家角小学,水乡少年们不仅增加了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综合素养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文字:谢然
视频剪辑:芮德贵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王佳依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