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音律——春天七章之二

文摘   2024-03-19 08:47   天津  
      自昨日起,《今晚报》副刊“星期文库”栏目,连载7篇本号主撰写的“春天”系列文章(见下图左下角)。今为之二。 原文如下:
春天的音律

——春天七章之二

春天是百鸟鸣叫的季节,伴随着春天催生的,还有那各种就地取材、土法自制的“乐器”发出的音律。
这犹如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也是童年绕耳的乡愁伴奏。

春制“乐器”首选的是柳哨
初春,北方的柳树最早发绿。折下一根柔软的枝条,用手把住一端用力旋转,便可使枝条表皮松脱。
再用刀片环切约五、六公分长度,使劲一抽,即可获得一段筒状的枝皮。
最后将“筒皮”的一端揑匾,用指甲轻轻刮薄外皮经嘴一吹,就能发出“呜呜”的乐声。
此时,也可根据口吹气息的长短强弱,双手捧捂着变换出不同的声韵。
再就是葱叶笛,也是很简便易做的“乐器”。
春天的阳畦里,空筒状的葱叶正绿。掐一节,如同制作柳哨一般将一端揑匾并刮薄叶壁,用嘴一吹,吹出的声音也同样会悦耳动听。
为此,有诗人还曾以《葱叶笛》和《柳哨》为题,写过很优美的田园抒情诗哪!
再以后,进入暮春,一枚翠绿的槐树叶,对折叠在一起,含进嘴里,经舌头卷动,口气运作,也能发出如鸡雏惊叫、似百鸟鸣唱的声音,在此便如同具备了口技一样的功力和效果了。

童年春天里把玩的,还有那用黄泥捏就的泥哨。
春暖开化的黄泥粘度高,不易干裂。待捏成比打火机略大的体积形状后,将上方一角削成斜面,用木筷在斜面上扎一独孔,再从顶部的平面上,斜穿一细扁的小孔与独孔上方相通。
晾干后,用嘴有节奏地吹击小孔,气流运动到独孔的上方后,也会发出如鸽哨般有节奏的哨音,这可真成了实实在在的春天泥土上的“畅想曲”了。

另有晾干了一冬的高粱秫秸秆儿,也可制作成春天的“乐器”。
即截出一节结实的秸秆儿,用小刀将一竖窄的韧皮撬开,但不绷断并使其仍与秸秆的上下相连。
另再折一根细长的秸杆横穿其内,便成了农家人自制的“庄稼弦乐”。
演奏时,在秸秆横竖的结合部啐口吐沫做润滑液,然后左手扶支着立秆儿,右手横拉着细棍儿,便发出了“嗞咕嗞”的声响。
根据谐音,又称作是“自顾自”的“弦乐”。这声音单调未必好听,但春光正好,童心无忌,自我高兴就是。

童年春天里的“乐器”,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创造,都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交响,声声流淌出的都是最珍贵的天籁与童趣。
如今这现代化的儿童玩具充斥家庭,一些家庭为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艺,更多有各种精致的真正的乐器,甚至下大本钱购置钢琴。
但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与节奏,同样浮躁着渐少童贞的孩子们的心。
人们不能远离自然,那简便易行的“乐”的制作与吹奏,不应该成为“绝唱”。

“蓟州山水客”本名杨银华,男,天津作协会员,首届蓟州作协副主席。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经济日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农民日报》《杂文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天 涯》《散文百家》《天津文学》等几十家报刊发表文学及新闻作品上千篇(首)。

本号以“人文·山水·乡土”为主题,期期原创,内容多多。力求真性情,接地气,让原创图文“有意有思”,不负您的时间付出。我辛苦配文拍照,您捧场“赏景看报”,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可期期全览!欢迎转发分享“在看”。   

                                               

           人文·山水·乡土    


蓟州山水客
发表自创作品、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