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银华
我为《今晚报》十几个版面写稿,便是《今晚报》十几个版面的作者。
首先说副刊。《今晚报》创刊早期的1986年4月5日,晚报还是4开4版,版面有限,小诗《山的曲线》便在《今晚副刊》发表。
自此至今,已在副刊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约200篇。
并在2009年“新中国甲子记忆”征文中,与众多名家一起获奖。
晚报扩版,专刊多多,皆为半文学性,文学笔法便有用武之地。
文学创作之外,也想发表言论,便关注时政,体察世态,盯住一版中国新闻名专栏“今晚谈”。
自1995年8月1日《防汛“防”为先》首篇起,发表《慎用“战线”》等杂谈30多篇。
其中《莫让农家游成“吃喝游”》,还在2008年10月1日当天国庆黄金周节点刊发。
文学与言论版面有限,发稿次数受限,就在新闻稿上找空间。依仗身居蓟州山水,目及万种风情,便从社会新闻上做文章。
于是1995年前后,《桃花源源自盘山》、《盘山发现“睡美人”》、《蓟县发现一条大峡谷》等几十篇新闻消息,多在一版要闻版下半部社会新闻头条位置发表。
记得不曾谋面的当时出版部刘凤山主任,专门电话致谢,说我为晚报提供了鲜活稿件,我受宠若惊,倍受鼓舞。
我作为当年一文学作者,爱用形象思维、文学笔法写新闻,常把蓟县比作“天津后花园”写进新闻里,日久,成为如今官方与民间耳熟能详的赞美称谓。
最早以“花园”相称,出现在我1995年4月27日一版的消息题目中,29年前,我与《今晚报》已是这一称谓的共同创造者。
除一版要闻版外,我同时还在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文化新闻等版面,发表消息与特写稿几十篇。
大题材需详细报道的,还应邀在《今晚特稿》版发稿数篇。
如《“天津狼牙山故事”面世始末》《少林武术在蓟县传承》等。
进一步为我提供新闻写作天地的,是《津沽大地》版的创刊。
我生活在蓟县农村,“新闻产地”与“版面市场”一对接,便一发不可收拾。
2003年前后五、六年间,我都在该版发稿百篇以上,其中有两年每年发稿170多篇,合着平均两天就有1篇见报。
各新闻版每天统一评奖,获当天一二三等奖和各专题征文奖项,计有20多篇次(如2002年“津沽”版全年两次新闻头条赛,均夺得一等奖),并获得2002和2003年度优秀通讯员称号。
与晚报的情缘话语,平常同样有处说。我还在沟通编者、作者和读者的《读者俱乐部》专版发稿3篇,如2000年4月3日《我赠“山水”得“天地”》等。
随着《津沽大地》版的停办,我除言论稿与文学稿偶有见报外,久未再写新闻稿。但前些年,又在《走四方》《家春秋》等专版上发稿数篇,是为“新作”。如下。
当下这几年,更是在《今晚·副刊》上连发文学稿件百篇以上,再掀一“小高潮”。
另发有一个“讲述”副刊的整版。
至此,我累计已在晚报发表各种稿件约千篇以上,与晚报的情缘,将终身不断,幸福我一生。
本号以“人文·山水·乡土”为主题,期期原创,内容多多。力求真性情,接地气,让原创图文“有意有思”,不负您的时间付出。我辛苦配文拍照,您捧场“赏景看报”,点按下方二维码加"关注"可期期全览!欢迎转发,分享“在看”。
人文·山水·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