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青松岭》老电影的“惊车山路”

文摘   2024-06-06 15:52   天津  
回望火红的山谷,记忆犹新。一部文革老电影《青松岭》,仿佛把我们带入那火红的年代。
张万山在苍松峻岭间铿锵作响的鞭声,曾经让一代人热血沸腾;钱广为乡亲代卖山货被视为“资本主义”的事情,早已成为笑柄。
沿着山岭寻找,苍松挺立,青山依旧,今非昔比,换了人间。
——以上文字选自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原文旅局局长李俊海兄的文章(见下图)。      兴隆县的青松岭镇,曾是197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的《青松岭》电影故事发生地与拍摄地。      如今55岁以上的国人,对这部电影都该是记忆犹新。      剧情以当年的“阶级斗争”为创作主题,反映的是农村山区通过“赶大车”走集体道路争夺“鞭杆子”的故事。尤其是当马见到怪松树后、“山路惊车”的电影场景印象颇深。      虽然经过后来的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电影带给人们的那种时代的乡土气息,仍被一些老观众、尤其是生活在故事发生拍摄地的老乡们所关注。
下面再展示几张当年的电影剧照。      “贫农”车把式张万山“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总是一幅苦大仇深的阶级斗争表情。      那个头脑灵活聪明、追求个人富裕的农民人物“钱广”,遭到了众人的批判和鄙视。      下图为电影的主题曲剧照:山村的青年男女代表——大虎、秀梅赶着马车一路高歌的兴奋场面。      下图为片头展示的剧中惊车的弯曲山路。      本号主作为“蓟州山水客”,所在地的天津市蓟州区,北过长城黄崖关,便与河北承德兴隆县的青松岭山水相连(见下图中下部)。      整整50年过去了,曾经的电影拍摄地一些个外景的地理物象,如今还有多少遗存和变化吗?带着这些疑问和期待,在下,本号主带您一起去走访寻找。      出蓟州长城黄崖关,进入兴隆县青松岭镇域内,一组《青松岭》的电影雕塑首先映入眼帘。      新修的拓宽取直的山路两侧,山崖上也是“青松岭故事”的成组浮雕。      原来拍电影时九曲十八弯的艰险山路,如今修了隧道调近直通,使得当年的“云中天路变通途。      但是我却要离开新路,弃车步行攀爬五、六里地山坡,去体验已经废弃的、电影里“赶马惊车”的那段老路。      上图为电影里的老路,下图为如今老路的现状。

      站在高处打马惊车的老山路上,俯看新路山崖上后建的、在前拍下展示过的“青松岭电影浮雕”。      上图左侧为宽平直出隧道的新路,右侧为盘旋弯窄上行的老路。      来到了“打马惊车”的U字型山路上。      “U型”拐弯处,立有一块巨型碑石(见下图右下侧)。      近前,是中国前外交部长黄华在1995年后来题写的“青松岭”三字。      这一电影中的“关键路段”,当下的视频里必须有。也是我本次寻访的主要目的。请分享我最新录制的现场小视频。      电影中还有个印象深刻的“物象道具”,那就是马一看到就惊车的所谓的怪树——老松树。      经打听,在电影里多次出现的“怪松树”仍然健在,就在青松岭村的路边。便找到了这里。      树下现在已是一户人家的院落。门前也立有一块碑石,在墙外便看到了那棵老松树。      碑石上刻写有“青松岭原始地”大小六字,印证着当年的故事遗迹。      再看看当年那棵令马见到就惊车的怪松树,如今看来还真没有多少长得让人害怕的样子!      也许是为了某种创作意图和理念,编导当年在艺术上进行了刻意的渲染。如今适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端正视听,当然是“见怪不怪”了!

本号以“人文·山水·乡土”为主题,期期原创,内容多多。力求真性情,接地气,让原创图文“有意有思”,不负您的时间付出。我辛苦配文拍照,您捧场“赏景看报”,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可期期全览!欢迎转发分享“在看”。   

                                               

           人文·山水·乡土    

蓟州山水客
发表自创作品、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