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 Care Med|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徐峰团队在心脏骤停救治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健康   其他   2024-10-19 19:15   河北  
欢迎扫码入群交流

长按识别二维码,

即可进入沟通交流群


01

Crit Care Med|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徐峰团队在心脏骤停救治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年10月7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陈玉国/徐峰教授团队在美国危重病医学学会会刊Critical Care Medicine (中科院1区,IF=7.7)在线发表了题为“Epidemiology, process of care, and associated outcomes of pediatric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in China: 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multicenter, population-based registry”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基于齐鲁医院急诊团队牵头开展的“中国人群心脏骤停发病率、病死率及危险因素调查”(BASIC研究),系统阐明了当前我国儿童与青少年(≤19岁)院外心脏骤停(OHCA)的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及救治现状,为改进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儿童与青少年OHCA救治质量提供宝贵经验。


降低新生儿及儿童可预防的死亡率,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健康目标之一。该研究是我国首个全国性、也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儿童与青少年OHCA注册登记研究,为降低儿童及青少年可预防的死亡率提供了指导。研究提示在儿童与青少年OHCA中非疾病性病因占比高,说明预防意外事故是降低儿童与青少年OHCA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不同年龄组儿童与青少年病因差异为相应年龄段的OHCA预防提供了关键方向指导。儿童与青少年OHCA存活率虽优于成人但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心肺复苏生存链中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的实施情况较发达国家有差距,未来应继续加强公众及医务人员儿童与青少年CPR培训,优化救治生存链的各个环节,国家在急救医疗资源布局和全社会培训宣传教育等方面也有望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与青少年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更为经济高效的战略规划和防控策略。此外,应继续开展全国性OHCA注册登记,动态评估救治质量并持续改进。(信源:论道心血管微信公众号)



02

Circulation|治疗难治性阵发性房颤,脉冲电场消融快速且辐射暴露少!



近期,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ADMIRE研究发现,应用集成了电解剖定位系统的可变环PFA导管治疗难治性症状性阵发性房颤的总手术时间和消融时间较短,且X线透视暴露较少,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消融方式。


集成了电解剖定位系统的可变环PFA导管能实现精准操作,实时非透视引导下反馈组织与导管的距离。该研究在30家医院纳入277例难治性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集成了电解剖定位系统的可变环PFA导管完成肺静脉隔离(PVI)。主要安全终点是消融后7天内主要不良事件。主要有效性终点是复合终点,包括12个月内无持续时间≥30秒的有症状或无症状房性心动过速(即房颤、房性心动过速、房扑)发作以及无任何失败(包括肺静脉隔离失败、使用非研究导管进行肺静脉隔离、重复手术、麻醉后服用更大剂量的Ⅰ类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明原因的连续房性心动过速发作、直流电复律)。


总体上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心包填塞。没有发生术后食管损伤、冠状动脉痉挛或需要透析的溶血相关急性肾损伤。(信源:中国循环杂志微信公众号)


03

进展 | Eur Heart J:心梗后LVEF≤35%的患者,早期(3个月内)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可预测复发及1年死亡!



近期,Eur Heart J 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旨在评估MI后早期阶段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其后续心律失常复发和死亡率的风险。研究表明,佩戴可穿戴心律转复除颤器(WCD)期间发生持续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其复发心律失常和短期死亡率显著增加。


研究结果,在ICD植入后一年内,22.2%的VA+/WCD患者和3.5%的VA−/WCD患者发生了持续性VA(P<0.0001)。


多因素校正分析显示,佩戴WCD期间发生的持续性VA是以下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1年内持续性VA复发:校正后风险比[HR] 6.91;95%置信区间[CI] 3.73–12.81;P<0.0001)。随访结束时持续性VA复发:校正后HR 3.86;95% CI 2.37–6.30;P <0.0001)。1年内死亡率:校正后HR 2.86;95% CI 1.28–6.39;P =0.012)。


根据佩戴WCD期间有无VT/VF发作分组的无VT/VF事件生存分析曲线


研究结论,在LVEF≤35%的患者中,MI后早期阶段的持续性VA可以预测持续性VA的复发和1年内的死亡率。(信源:循环心干线微信公众号)


04

Nature子刊 | 中南大学李霞/赵斌/周智广发现调控1型糖尿病进展与缓解的新机制



2024年10月15日,中南大学李霞、赵斌、周智广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TGF-β-mediated crosstalk between TIGIT+Tregs and CD226+CD8+T cells in the progression and remission of type 1 diabe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一个调控T1D疾病进展与缓解的全新机制:TIGIT+Treg-TGF-β-CD226+CD8+T细胞的相互作用与动态变化在T1D进展中起重要作用,靶向CD226可以抑制胰岛炎局部免疫细胞的失衡,进而遏制T1D的进展。


总之,这些发现揭示了一个先前未知的免疫细胞新亚群的动态相互作用,即TIGIT+Treg-TGF-β-CD226+CD8+T,该作用轴不仅调控免疫环境的稳态,还为T1D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信源:iNature微信公众号)



05

李益明教授团队:eGDR可助力预测T2DM患者DPN早期风险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益明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分析eGDR是否可以预测DPN风险。


这项为期5年的随访研究强调了以eGDR作为评估手段的胰岛素抵抗在T2DM患者发生DPN中的重要性。低eGDR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DPN,因此需要更多关注尤其是应该增强DPN的筛查强度。(信源:国际糖尿病idiabetes微信公众号)



06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晓当选为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4年10月12日,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心脏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济南召开。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晓当选为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心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信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


山东中医药学会会长孙春玲为新一届主任委员李晓颁发聘书


以上内容收集于公开网络平台,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上下滑动阅览)

F=93.6!中山大学发文顶刊BMJ杂志
STTT|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张澄/杨建民教授团队揭示ADAM17在阿霉素心肌病中的作用机制
中疾控周脉耕、阜外医院王增武等研究:中高SDI地区空腹血糖升高所致心血管疾病死亡负担最重
四川省人民医院曹云山教授团队在罕见病领域顶刊发表科研成果
JACC-BTS|华科大同济医院汪道文/丁虎团队揭示超级增强子来源ABCA1-seRNA表观调控胆固醇稳态抗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
阜外医院孟红、梁玉等研究:超声漏诊三成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要“避坑”四点!
北医三院|王征等研究:共病及衰弱降低高龄房颤患者的抗凝依从性
CX Aortic Live2024|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团队展现中国主动脉治疗实力


END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365医学网
365医学网(www.365heart.com)医学专业人士学术、临床、科研、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医学领域前沿资讯、技术创新、研究进展、行业动态、学术活动365天尽收眼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