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王征等研究:共病及衰弱降低高龄房颤患者的抗凝依从性

健康   其他   2024-10-12 16:36   江苏  
欢迎扫码入群交流

长按识别二维码,

即可进入沟通交流群


01

北医三院|王征等研究:共病及衰弱降低高龄房颤患者的抗凝依从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征等研究发现,≥75岁房颤患者中,住院期间抗凝药物的处方率较高,衰弱状态、共病以及HAS-BLED、ATRIA评分定义的高出血风险和应用华法林是影响患者抗凝治疗长期依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该研究中,抗凝药物的处方率达83.9%,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比例也远高于华法林(61.40% vs. 38.60%)。但是即使出院时处方了抗凝药物,但出院1年内停药比例为21.67%。除部分患者因各种疾病接受手术或者去世,其他患者多因各种出血事件导致停药,且发生的出血事件[大便潜血阳性29例(无相关的血红蛋白水平下降),鼻出血9例,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及眼部球结膜出血各4例]参照目前国际血栓形成与止血学会定义均不属于严重出血的范畴。对停药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在包含有死亡事件的所有停药事件中,HAS-BLED评分并不能很好地预测患者是否停药;而衰弱、共病的差异则能够较好地预测停药与否。


该研究也分析了非死亡停药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HAS-BLED评分定义的高出血风险和应用华法林均是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原因。


研究者指出,当前常用的关于房颤栓塞、出血的评分更多发布于以华法林作为主要治疗方式的时代,但现在临床应用更多的是NOAC。而且这些评分中的一些条目也已经不太适用。因出血停药的患者均不属于大出血范畴。因此,当前对出血的评估在老年人群中应当进行分层管理,其中共病评分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该研究中,ATRIA评分高的患者中停药比例更高。ATRIA评分更加重视年龄和肾功能、贫血以及出血史,其中年龄界定在75岁以上,且权重为2分,而贫血和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权重均为3分,并且根据血红蛋白情况进行了分层,更有助于筛选出出血风险高的人群,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停药的风险。该研究还显示,若不考虑死亡终点,HAS-BLED评分定义的高出血风险和应用华法林仍旧是影响患者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在NOAC成为主要抗凝药物治疗方案的时代,应当对出血评分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推出更符合临床应用的评分系统。研究纳入≥75岁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528例,其中443例(83.9%)接受抗凝治疗。44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4.72±5.39)岁,CHA2DS2-VASc评分为(5.61±1.57)分,HAS-BLED评分为(3.08±0.89)分,ATRIA 评分为(4.13±1.90)分。所有患者均处于衰弱期(衰弱指数≥3分)或衰弱前期(衰弱指数1~2分),平均年龄校正Charlson共病指数(ACCI)为5.73分。而ACCI≥5分为多重共病(高共病负荷)。(信源:中国循环杂志微信公众号)


02

入组20例患者照样发《Circulation》│突破性发现!心肌梗死后cTn半衰期显著短于预期,重新定义心肌梗死管理新视角



小样本大突破!一项仅纳入20名患者的小规模研究,却凭借其创新的研究设计与深入的分析,成功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Circulation》上发表。科学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自体血浆再输注技术,在人类中首次精确测定了心肌梗死后心肌肌钙蛋白(cTn)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和清除率。这项研究发现,cTnI和cTnT的半衰期显著短于以往临床估计的7至20小时,揭示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释放cTn的过程可能持续更长时间。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心肌梗死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还可能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和管理策略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研究首次在人类中测定了cTn的清除率,为评估心肌损伤提供了新视角。


重点信息





心肌肌钙蛋白(cTn)的半衰期显著短于传统认知:

研究通过创新的自体血浆再输注技术,首次在人类中精确测定了心肌梗死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结果显示,cTnI的半衰期范围在134.1分钟至239.7分钟之间,而cTnT的半衰期则在134.1分钟左右,显著短于以往临床估计的7至20小时。这一发现表明,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释放cTn的过程可能比我们预想的更加漫长。


首次在人类中测定cTn的清除率:

研究不仅测定了cTn的半衰期,还首次在人类中测定了cTn的清除率。结果显示,cTnI的清除率范围为40.3 mL/min至52.7 mL/min,而cTnT的清除率为77.0 mL/min。这一发现为评估心肌损伤提供了新的量化指标,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对心肌梗死诊断和管理的潜在影响:

这项研究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上,我们根据cTn浓度变化来评估心肌损伤,但这一方法忽略了cTn释放和清除的复杂动力学。新发现表明,心肌梗死后cTn的释放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这对心肌梗死急性期和康复期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和管理策略,以更好地适应这些新的病理生理发现。

(信源:CHART心脏影像与功能微信公众号)
03

临床研究|脂蛋白a [Lp (a)与青年急性心梗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探究



《Biomedicines》发表了一篇文章,该观察性研究旨在阐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Lp (a)水平与显著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Lp (a)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的一个关键生物标志物,特别是在年轻的AMI患者中。考虑到Lp (a)在动脉粥样硬化和AMI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强调了积极的脂质管理策略和个性化治疗方法的必要性。该研究主张将Lp (a)水平评估纳入常规临床评估,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准确性和治疗靶向性。


研究发现:Lp (a)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的一个关键生物标志物,特别是在年轻的AMI患者中。考虑到Lp (a)在动脉粥样硬化和AMI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强调了积极的脂质管理策略和个性化治疗方法的必要性。该研究主张将Lp (a)水平评估纳入常规临床评估,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准确性和治疗靶向性。(信源:红米粒FH研究进展微信公众号)


04

重大突破!北中医揭秘神奇成分虎杖苷如何神奇调节糖尿病大鼠肝脏



近日,一篇题为“Polydatin from Polygoni Cuspidati Rhizoma et Radix regulates glucolipid metabolism in the liver of diabetic rats: Multiscale analysis of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ultiomics”的研究报告,深入解析了虎杖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所展现出的核心策略及疗效机制,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虎杖苷作为虎杖在治疗T2DM过程中的核心成分,展现出了多样化的调节机制,这一特性预示着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及潜力。(信源:梅斯循证中医药微信公众号)


虎杖治疗糖尿病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05

前沿资讯 | 包玉倩教授团队研究:一种可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智能响应型水凝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与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中心合作,通过医工交叉合作研究,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杂志发表文章“Near-Infrared Stimuli-Responsive Hydrogel Promotes Cell Migration for Accelerated Diabetic Wound Healing”


本研究通过材料学表征表明该水凝胶是具有良好多孔结构和溶胀性能的弹性体,近红外光照有助于水凝胶中药物的阶梯释放,通过细胞及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复合水凝胶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促进细胞迁移和通过促进VEGF、NRF2、CXCL12/SDF-1α、TGF-β和HIF-1α等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而促进血管新生和成熟的作用,从而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信源:医脉通内分泌科微信公众号)


06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韩清华当选山西省医学会第十届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0月9日,山西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召开,山医大一院韩清华当选山西省医学会第十届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信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微信公众号)



以上内容收集于公开网络平台,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上下滑动阅览)

CX Aortic Live2024|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团队展现中国主动脉治疗实力
哈医大二院于波教授获2023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Cardiovasc Res│武汉大学唐其柱教授团队发现TRAF7介导心肌重构的分子机制
微小RNA蕴藏基因调控之谜!解读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大人民医院|昃峰等研究:心律植入装置感染,三成发生静脉闭塞!
Nat Commun|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院士团队揭示:心脏成纤维细胞中ASPP1的缺失通过减少p53的降解来减轻心肌纤维化
中国低钠盐推广指南|除两类人外,健康人、心血管病高危者、高血压者均推荐使用低钠盐!
STTT|浙江大学王福俤、闵军霞团队和傅国胜团队发文:心力衰竭中铁死亡触发的焦亡信号表征


END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365医学网
365医学网(www.365heart.com)医学专业人士学术、临床、科研、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医学领域前沿资讯、技术创新、研究进展、行业动态、学术活动365天尽收眼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