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93.6!中山大学发文顶刊BMJ杂志

健康   其他   2024-10-18 20:04   江苏  
欢迎扫码入群交流

长按识别二维码,

即可进入沟通交流群


01

F=93.6!中山大学发文顶刊BMJ杂志



2024年10月15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延兵教授领衔,在医学顶刊《BMJ》(医学一区top,IF=93.6)发表了一篇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试验,题为:“Intense simplified strategy for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yperglycaemia: multicentre, open label, randomised trial”,旨在评估“先强化,后简化”策略(即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SIIT),随后口服抗高血糖药物的方案)是否能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随严重高血糖患者的长期血糖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SIIT后继续口服抗高血糖药物治疗的“先强化,后简化”策略,特别是利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持续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随严重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和β细胞功能。(信源:医学论文与统计分析微信公众号)


02

AHA科学声明|新冠病毒感染后,应长期监测心律失常!



10月14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科学声明,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和恢复期患者心律失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和治疗的现有证据进行了综述,并提供了循证指导。


该科学声明的共识意见总结如下:
1、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和之后发生心律失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是多因素的。虽然心律失常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但与病毒直接入侵、自主神经张力变化、低氧血症、炎症和免疫现象等有关。
2、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出现的慢性心律失常,往往发生在严重感染患者中,会随着感染的恢复而逐渐改善,大多数患者不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
3、房颤是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对于新冠病毒感染期间新诊断的房颤患者,应长期监测是否复发,并根据当前指南进行抗凝治疗。
4、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原性猝死的发生率较高,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及时治疗新冠病毒感染。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主要发生在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期,而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长新冠)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6、许多“长新冠”患者表现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直立性低血压或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inappropriate sinus tachycardia)。
7、利托那韦是Paxlovid(新冠口服药)的一种成分,是CYP-3A4的强抑制剂,可引起显著的药物间相互作用。在使用Paxlovid时,应停用胺碘酮、决奈达隆、氟卡胺、普罗帕酮、奎尼丁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当Paxlovid与华法林联用时,应更频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阿哌沙班联用时,剂量应减半;与达比加群酯联用时,根据肾功能错时使用、减量或停用;使用Paxlovid时,应停用利伐沙班。
8、对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长期进行心律失常监测是明智的(prudent)。
9、心肌炎是新冠病毒感染的一种不良反应,但很少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证据表明,在普通人群中,接种新冠疫苗增加心律失常或猝死风险。
10、与严重感染患者相比,临床状态稳定、非卧床的新冠病毒阳性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风险显著降低。
11、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和感染后的心律失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管理应遵循当前相应的心律失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指南。(信源:中国循环杂志公众号)


03

Dev Cell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利团队揭示RNA剪接在器官水平调控心脏发育成熟



2024年10月1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利教授团队在Developmental Cell上发表了文章RNA splicing controls organ-wide maturation of postnatal heart in mice。该文章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结合细胞生物学手段,揭示了心脏发育成熟过程中不同类型细胞协同作用共同驱动心脏在器官水平成熟的分子规律,揭示了Ncbp2等RNA结合蛋白通过调控不同类型心脏细胞中的可变剪接过程进而实现心脏在器官水平成熟的新机制。


结果显示,各类型细胞除了高表达与细胞自身特化功能相关的特异性基因之外,还存在一群共同的发育动态基因。这些基因包括已报道的肌动蛋白基因、细胞增殖调控基因,还显著富集RNA剪接调控因子等。这一结果提示剪接调控可能是心脏不同类型细胞共用的一种调控机制。因此,团队进一步聚焦在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可变剪接变化,并将可变剪接变化与基因表达变化进行对比。意外发现,心脏发育成熟伴随着大量可变剪接被抑制,可变剪接的动态变化能够明确区分不同发育阶段而非细胞类型。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心脏成熟过程中可变剪接发生了精确的动态调控,可能参与介导着心脏发育成熟过程。(信源:BioArt微信公众号)


04

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团队在《Hypertension》发文证实远隔缺血适应的降压作用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团队在《Hypertension》期刊上发表题为“Chronic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on Mild Hypertension in the Absence of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roof-of-Concept Clinical Trial”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结果显示,对未服用降压药物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前期人群,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治疗1个月不仅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而且可以显著降低此类人群的血压水平。(信源:新疆心脑健康普宣微信公众号)
05

诺和诺德发表Nature论文:新型智能胰岛素,可防止血糖骤降



2024年10月16日,国际制药巨头诺和诺德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Glucose-sensitive insulin with attenuation of hypoglycaemia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智能胰岛素,这种改良型胰岛素可根据血糖浓度调节自身活性,在低血糖时降低自身活性,从而防止血糖骤降。该研究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更灵活的方式来补充胰岛素,从而防止患者经历血糖骤降风险。(信源:生物世界微信公众号)


06

齐鲁医院王永慧当选山东省医学会物理学与康复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10月11—13日,山东省医学会第十六次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期间,召开了山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届委员会。齐鲁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王永慧教授当选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信源:齐鲁医院微信公众号)



以上内容收集于公开网络平台,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上下滑动阅览)

STTT|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张澄/杨建民教授团队揭示ADAM17在阿霉素心肌病中的作用机制
中疾控周脉耕、阜外医院王增武等研究:中高SDI地区空腹血糖升高所致心血管疾病死亡负担最重
四川省人民医院曹云山教授团队在罕见病领域顶刊发表科研成果
JACC-BTS|华科大同济医院汪道文/丁虎团队揭示超级增强子来源ABCA1-seRNA表观调控胆固醇稳态抗动脉粥样硬化新机制
阜外医院孟红、梁玉等研究:超声漏诊三成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要“避坑”四点!
北医三院|王征等研究:共病及衰弱降低高龄房颤患者的抗凝依从性
CX Aortic Live2024|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团队展现中国主动脉治疗实力
哈医大二院于波教授获2023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Cardiovasc Res│武汉大学唐其柱教授团队发现TRAF7介导心肌重构的分子机制
微小RNA蕴藏基因调控之谜!解读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大人民医院|昃峰等研究:心律植入装置感染,三成发生静脉闭塞!


END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365医学网
365医学网(www.365heart.com)医学专业人士学术、临床、科研、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医学领域前沿资讯、技术创新、研究进展、行业动态、学术活动365天尽收眼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