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E2024丨主旨发言专场:远见卓识 引领电生理与起搏事业新未来

健康   其他   2024-10-13 17:15   河北  


365医学网 分享


2024年10月10-13日,“CSPE2024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双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心电生理和起搏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在主旨发言专场,特邀多位在心电生理和起搏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这些精彩的发言将涵盖前沿技术、创新治疗手段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与会者提供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推动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


华伟教授、张澍教授、黄德嘉教授、黄从新教授、王景峰教授、曹克将教授、Jose Luis Merino教授、Hui-Nam Pak教授、吴立群教授、陈柯萍教授、陈明龙教授、欧阳非凡教授、王祖禄教授、汤宝鹏教授、宿燕岗教授、李学斌教授专家学者先后发言,带来高瞻远瞩的学术分享。




主旨报告一



华伟教授:中国心脏性猝死防治现状与挑战

华教授在授课中介绍到,BASIC项目中国七大地理区域数据分析显示,2020年中国经急诊接诊院外心脏停发病率为97.1/10万,近年来,接受旁观者CPR的比例稳步提高,但旁观者AED使用率仍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AED救援系统,可降低成本,提高AED利用率。此外,我国ICD植入量逐年增长,然而,血运重建术后3个月LVEF<35%的患者中,仍有较大比例的患者未植入ICD。总之,中国防治心脏性猝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张澍教授:中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现状与展望

张澍教授在授课中提到,心律失常是一类古老又年轻的临床常见疾病,而介入开启了心律失常诊疗新时代的大门。半个多世纪以来,心律失常器械和导管消融新技术日新月异,心律失常诊疗正在向着综合、联合、先进技术和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方向快速发展。当前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存在基础科研水平受限、本土临床研究缺乏、原创性技术及器械稀缺等问题,未来应开展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健全心律失常介入技术质控体系、提升临床诊疗标准化技术、推广新技术、规范随访及远程管理。


黄德嘉教授:亚临床房颤:临床意义和抗凝治疗

黄德嘉教授在授课中指出,亚临床房颤是房颤的一个特殊类型,在植入性器械治疗的患者中常见,老年患者(≥65岁)每年发生率可超过30%。亚临床房颤只有采用长程心电监测(如植入式器械)的方式才能记录到,需专业人员回放分析确认。亚临床房颤可偶发(一年几次)或频发(一天数次),是未来发生临床房的预测因子。对于亚临床房颤患者,如果在以后随访中确诊为临床房颤,应按临床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原则进行抗凝。对CHA2DS2-VA评分≥2的亚临床房颤患者,是否抗凝治疗需按个体化原则进行全面评估,并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基础上决定。


黄从新教授:心律失常防治——前世今生

黄教授授课中强调,当前心律失常发生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明确,其研究多以微观为主,缺乏足够整合。在心律失常治疗方面,目前治疗房颤的药物明显不足,而中医药为心律失常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研究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可显著降低房颤消融术后1年的复发风险,是心律失常临床防治中值得广泛应用的优效中药组方。未来房颤药物开发应采用新的治疗框架,从整体上整合创新治疗方式,从发病机制上对患者进行分类和个性化治疗,提高临床试验的成功率,并积极拓展基因治疗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王景峰教授:整合植入式器械治疗心力衰竭共识:2024HFA/EHRA/ESC

王教授授课中表示,《整合植入式器械治疗心力衰竭共识》提倡同时启动药物和器械治疗,使其发挥协同作用。心衰患者在植入器械后,应进一步优化药物治疗。此外,共识提倡多学科团队合作(MDT),并实现医患共享决策,主张让更多人(非心脏科医生、病患和家属等)了解植入器械的特性和疗效,并进一步强调了植入器械在心衰治疗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时机的把握。


曹克将教授: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挑战与展望

曹教授授课中提到,当前室性心律失常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中医药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治疗室早与非持续性室速;另一方面,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消融时机选择、特殊起源部位的VAS导管消融等挑战。未来需要前瞻性、大样本的研究来验证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安全性,也需要更新的标测技术、消融能量、消融导管为临床提供更多选择。


Jose Luis Merino教授:房颤的未来:未来十年的新兴趋势和管理创新

Jose Luis Merino教授授课中指出,房颤在正常人和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中非常普遍,在发生前就将其识别出来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电图算法在此方面已展现出潜力,而基于AI的消融治疗有望将房颤管理引入全新的高度。


Hui-Nam Pak教授:AI与数字技术在房颤管理中的应用

Hui-Nam Pak教授授课中强调,AI可辅助人体建模、模拟消融、预测房颤复发,且在这些领域积累了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在房颤管理领域,AI技术拥有广阔的创新应用前景。随着AI的不断发展,临床医生将能够更有效地规避房颤的发生与发展,实现更好的房颤管理。

吴立群教授:房颤消融技术的冰与火

吴教授授课中表示,基于肺静脉解剖的高效电隔离是未来房颤消融的发展方向。如今,CBA的安全性/有效性、疗效的可复制性等优势已被证实;PFA的初步临床试验结果也令人鼓舞,值得期待。


陈柯萍教授:左束支区域起搏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

陈教授授课中提到,当前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共识均对LBBAP用于心衰患者的起搏及心脏同步化治疗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推荐。作为CRT的一线治疗措施,LBBAP与BVP的疗效比较,是当前临床试验关注的重点。此外,在心衰合并射血分数轻度减低的患者中,LBBAP用于CRT治疗的前景十分广阔。




主旨报告二




陈明龙教授:数字医疗技术与房颤管理

陈教授授课中指出,数字健康为房颤的整合管理提供了光明的前景,该领域虽然存在挑战,但对房颤患者的益处显著。持续创新和研究是成功的关键,未来应大力发展具有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项目和临床干预措施,增加数字设备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从而推动房颤的筛查和管理。


Feifan Ouyang教授:心房颤动脉冲场消融研究进展

Feifan Ouyang教授授课中强调,PFA技术简单、快速、有效、安全,学习曲线短,为临床提供了极佳的治疗工具。临床RCT显示,PFA的临床疗效与热消融相似,结合射频能量的局灶性PFA可作为临床上的新选择,所适用的心律失常人群广泛。


王祖禄教授: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消融

王教授授课中表示,经导管消融瘢痕性VT(标测/影像指导下解剖基质消融、盐水灌注/压力感知消融导管、心内膜和心外膜联合标测/消融、循环辅助支持下经导管消融)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临床应正确掌握适应证,认真考虑/评估猝死危险。此外,PFA治疗器质性室速有较好的前景,未来可期。


汤宝鹏教授:血管外ICD的临床应用进展

汤教授授课中提到,血管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EV-ICD)是唯一具有ATP功能的血管外ICD,在不接触心脏以及血管的情况下,可提供ATP、停搏预防起搏及与经静脉ICD相当的体积和寿命。EV-ICD植入是全新的术式,植入术者需经过规范化培训,整个手术从术前评估到术中执行、术后管理需要在多学科合作下完成。目前首例EV-ICD植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EV-ICD各参数均达到要求。


宿燕岗教授: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应用最新指南

宿教授授课中指出,1998年前,ICD的适应证局限于SCD的二级预防;2002年,其适应证扩展到SCD的一级预防;2005年,其在一级预防中的推荐级别升级到IA。近20年来,除了细化疾病分类,如心梗/血运重建时间/S-ICD等,有关ICD的适应证并无明显改变。与此同时,ICD技术本身一直在进步,包括除颤导线、脉冲发生器功能及算法、术后参数设置等。随着器械本身/植入方法的进步,ICD已成为预防SCD的最重要方法。


李学斌教授:心脏植入器械感染处理的共识

李教授授课中强调,起搏导线管理不仅仅是感染问题,更是综合管理的问题。随着全球专家共识和指南的不断更新,临床医生需要提高心脏植入器械感染的诊治水平。对于多数感染患者而言,拔除起搏导线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未来应消除导线拔除医生与非拔除医生之间的认识“间隙”。如何在遵循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处理,有待在未来得到进一步明确。



结 语:

今天,众多顶尖专家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发言,分享了他们在心电生理与起搏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我们不仅收获了前沿的学术知识,也通过深入的讨论与交流,拓宽了各自的视野。


这一场次的探讨和思维碰撞无疑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希望所有心电生理和起搏领域同仁们一同携手前行,为学术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术的不断交流,心电生理与起搏领域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10.10-13会议通知|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五次学术双年会


学术热词

扫描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扫码入群交流

长按识别二维码,

即可进入沟通交流群


END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365医学网
365医学网(www.365heart.com)医学专业人士学术、临床、科研、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医学领域前沿资讯、技术创新、研究进展、行业动态、学术活动365天尽收眼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