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侨辉
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已经成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词汇,大家都听过;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心理咨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过程。
希望借着今天的文章来做一些关于心理咨询的科普,少点术语,多说人话。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心理咨询,就是一个自知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不自知,走向自知,让自己自知的成分更多的过程。
一个人,当ta开始心理咨询的时候,ta是不了解自己/不自知的。但有一点ta知道:我出问题了。
这个问题就是ta的痛苦,比如抑郁、焦虑、亲密关系……
这个问题不是身体的问题,所以去医院做手术吃药好不了,ta想着(或者听别人说)心理咨询可以帮到ta,于是走向了咨询室。
咨询师问ta:你能说说你的痛苦吗/你能说说你为什么现在来做心理咨询吗?
Ta开始诉说自己的痛苦,比如:
我现在工作很烦恼,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有些时候我应该去找别人帮忙的,但是我很怕他们会认为我很没用,我问的东西很低级,最后不敢问,就只能自己勉强做……
咨询师写下几个字:人际关系问题,低自尊……
随着来访者的诉说,咨询师的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来访者的形象,或者说来访者的形象逐渐充实了起来。
这个时候,咨询师就好像是一个画师,根据来访者的语言指导,为ta画像。来访者说,咨询师听,在这听说之中,画像就被勾勒出来了。
咨询师问来访者:你能说说你的成长经历吗?
有时,来访者不理解:为什么要说这个,这重要吗?
咨询师解释:一个人的内心会受到ta成长经历的形塑,所以了解你的成长经历也是很重要的。
于是来访者开始了新一轮的诉说,blablabla……咨询师手里的笔也开始跟着刷刷刷动了起来,ta的出生、父母、兄弟姐妹、养育过程、学校经历……
整个画面越来越丰富,上面不是一个单独的人了,而是ta的整个人生,来访者这个人,ta的生命在画上展开。
咨询师一边画,还会一边跟来访者确认,就好像把这幅画展示给ta看一样:你看我画的对吗?是这个样子的吗?
一方面是咨询师确认自己对来访者的理解没跑偏,另一方面来访者也能借着这个过程,看到自己。
当来访者看到自己的时候,ta就开始走向自知了。
比如上面的那位人际关系问题低自尊的来访者,ta开始意识到:
原来我之所以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担心别人认为自己很没用,是因为在我小时候,我的父母总是在批评我,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长时间地浸泡在这种经验中,好像让我在心里面相信我自己是个不够好的/有缺陷的人。
所以我现在认为别人也会发现这一点,我不敢跟别人交往是因为我很害怕他们也会这样看我,再一次确认我就是个不够好的/有缺陷的人,这对我来说实在太可怕了。
自知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前进的,来访者与咨询师每周见一次(或几次),共同完成这幅关于来访者生命的画作。
由于来访者的生命实在太丰富,所以可能都不是一副画,而是一个画卷,或者是一部画册。
随着咨询的时间增长,来访者对于这个画画的过程逐渐熟悉,ta会把咨询师的形象也内化到自己的心中。
至此,ta就不会只在咨询室中画画了,可能在咨询外的生活中,ta自己也会丰富这个画。
一个到了这个阶段的来访者可能会说:我上周经历了一个blablabla的事情,我自己是这样理解的,blablabla……
然后ta不需要咨询师提问,可能自己就会接着说:
我知道这个时候你可能会问我blablabla。
这个来访者“自说自话”的过程,似乎完全不需要咨询师参与。
不需要外在的咨询师的出现,就意味着来访者内心有一个内在的咨询师。
所以,外在的咨询师如果看到这个画面,往往会喜悦把自己的话吞回肚子里,把舞台留给来访者。
一方面可以来鉴赏一下这个“内在咨询师”,另一方面也能喜悦接纳来访者对内在咨询师的使用。
如果时间再长一些,可能来访者还会更进一步,到那个时候,ta不是内化了一个咨询师的形象,而是把咨询师这种画画的功能内化到自己的身心里面,这个时候,ta自身就是一个画师。
Ta可能不会再去想:我的咨询师会怎么说,而是直接想“我”会怎么说。
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毕竟“偷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偷得到的,总是需要些时日。
如果某一天,来访者看着自己的画作/画卷/画册,内心感到喜悦满足,这个时候,就到了与咨询师/画师分别的时候了。
而这段一起画画的时光,就成为了ta内心的一段记忆,ta生命中宝贵的有意义的经历之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