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讨厌自己的人,都有什么样的经历?|心理成长

文摘   2024-11-27 12:02   广东  
关注我,让自己更懂心理广州心理咨询


在没有接触心理咨询之前,我其实一直都非常的讨厌我自己,甚至在自我反思,自我反刍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了我是高敏感的性格。


自从进行心理咨询之后,我开始慢慢接纳自己,可是当自己有非常负面的情绪时,我又会非常地排斥。


为什么我是这样的性格?为什么我不能够从刚开始就顿感一些。



就像小椪老师她的第一话痛苦的记忆的独白。让我回忆起我会因为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想到一连串非常非常多让人沮丧、让人痛苦的事情叠加起来,好像变成了一个没有办法处理的事情。


我甚至自己觉得无可救药,可是当过段时间我又莫名其妙的把这个事情遗忘了。好像是时间的功效,可是当下一次事情来临,我还是要先处理。


本质原因出现在情绪牵着我走,我没有办法掌控我的情绪。背后或许是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先有的是批评,而不是稳定我的情绪去解决问题。


也许我需要用一生去学习控制我的负面情绪,也需要学习如何与我的性格和睦相处。




在与小椪老师隔空对话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小椪老师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妈妈,她会按照自己的喜好要求小椪,自己是一个干净利落的人,所以要求小椪也是这样的人。


可是对于小椪老师来说,他的性格或许就是比较慢,比较柔,比较接受慢慢的教育,比较接受温柔夸赞的教育,小椪的奶奶就很温柔,很治愈,可是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性格完全不同。



而我小时候和妈妈也有这么一段,妈妈是非常强势的,她是一个非常男性化的女性。


总的来说,她是一个不愿意示弱的人,而我经常会展现自己柔弱的一面,妈妈会觉得我不够坚强,太过于柔弱。还要求我的打扮穿着要像男孩子一样,父亲对我的要求也是你不应该哭,你应该像男生一样。


而在我小学到初中的这两段生涯当中,我一直学着如何做一个非常顽强的人,甚至老师对我的评价都是过于强势,过于强硬,甚至没有柔的态度,所以希望我刚柔并济的那一刻,我本能地排斥了柔。因为我觉得柔代表了矫揉造作代表我很弱。


但是后来在我读到《始于极限》里边,上野千鹤子女士和铃木凉美前辈的对话,我明白了,女性不愿意示弱的原因在于她害怕别人发现她内心有缺乏的东西,有弱的一面。


可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有强的一面,也有弱的一面。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是很排斥自己会变得柔弱,因为变得柔弱,爸爸妈妈会不喜欢我,而我因为爸爸妈妈的不喜欢,我也会对自己产生质疑和怀疑。


小椪老师就因为忘记带了便当盒盒,便当盒就被妈妈痛斥批评,甚至被丢到了雪堆里,而且还是光着身子,还说小椪不是自己的孩子,我甚至觉得妈妈真的为什么要这么严苛?


虽然也做错了,确实是做错了,但是也不至于这样子去惩罚一个孩子,也没有必要这么严格。




或许那个时候的我也是像小椪老师第一话所讲的一样,我觉得我犯的错误可能只是打破了一个杯子,为什么要上升到人格上升到我做人的问题,我觉得不至于。


而且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分得清对错的事情,是不小心的问题,明明可以用一句,没关系,我们下次注意就好了。可非要用批评的语气去告诉我,我这件事情是做错了,好像摔碎杯子本身带给我的情绪要比这个杯子更加的廉价。


所以妈妈本质上只爱那个听话,懂事乖巧的我,而不喜欢那个有时候会犯小错误,有时候会不小心,有时候会有情绪的我。


在我高中的时候和妈妈讲述这个事情的过程当中,妈妈只会觉得我是爱你啊,我爱你才会这样啊。


其实我会觉得是她把她自己的意识强加在我的身上,但是我又很痛苦,可是那个时候又会觉得我还没有成年,我受制于她,那我只能去忍耐吗?还是觉得不听妈妈的话,是否是不孝顺?


但是在我第一次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我非常赞同咨询师的一句话就是他非常讨厌孝顺这个词,顺代表是顺从。顺从代表着就是父母,一切都是对的,孩子只能听从。孩子不能反驳,反驳就是不孝。


他说最喜欢的词是孝敬的敬。这个词代表的是尊敬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别人的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别人的父母。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格。


而不是谁是谁生的,谁是谁养的这样的附属品的模式来控制对方,我觉得这样是最无效的,是最无力的。




在我自己还没有非常多的能量的时候,自己会把情感寄托在别的身上。比如说像小椪老师,他会寄托在画画和漫画书。这可能就是他天赋的激发吧。


我就觉得这是每一个亚洲小朋友所面临的问题吧。他寄托在了画画当中,他认为这是他逃避现实的唯一方法。



而在我没有办法,没有太多能量治愈自己的时,我选择的是向外寄托情感,寄托在人的身上,而那个时候的我根本不明白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要付出多么惨痛的代价。


这同样也给我带来了非常好的成长虽然过程非常的痛苦,但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其实在反省反思自己与妈妈的交流过程当中,其实发现了妈妈很多,很多,觉得妈妈不应该是这样子。妈妈应该会更加包容一些,妈妈是一个大人。


然后我也觉得如果妈妈精神上的爱多理解我一点,多爱我一点,多陪伴我一点,在面对事情,第一时间不是先指责我,而是先在乎我的情绪的话,我会不会成为一个更加好的大人呢?


我或许在那个时候也是这样想的,我会去埋怨妈妈,埋怨爸爸,为什么他们不能按照我想要的方式来爱我呢?都怪他们才成了今天我这个样子,这个狼狈的样子,这个不喜欢自己的样子。


我认为这是一个人在重生之前的经历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发现造成自己这样的外界原因有哪些,因为人在认知还不够的时候,或者是说自己没有太多的能量的时候,需要找到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些一系列行为或者自己的情绪为何失控?第一时间是先找外部原因。


而这一点是在自我反思,或者说我在心理咨询过程当中找到,我理解了原来我会这样的原因。


然后,开始更加痛苦的旅程,就是从明明别人不这样对我,我就会好起来,一直成长到发现过去的事情并改不了,需要的是自己给自己赋予能量,更好的爱自己的过程。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有些人一生都在纠结父母是否爱自己这个课题,没有办法走出来。


但我觉得这个时候当自己没有办法自我疗愈的时候,选择一个能够共情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作为引导自己的人会更好,因为自己就不用一直陷在那个痛苦当中,反而让自己自我疗愈的这个进程加快脚步。


心理咨询师也会更加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认同感。更加有助于我们自我认同自我,相信自我,感知自己的能力。


今天在编辑这段文字,我听的一首音乐叫做:中村由利子的《想见你》,其中我喜欢的评论是:


中村由利子的歌听着很令人怀念,就像那回不去的青春,耀眼明亮,那是最朝气蓬勃的时候,那又是最纯真的时候,而那时的你是多么令人留念,我真想再次遇见你呀,真想和你听着中村由梨子的音乐望着窗外阴雨回忆往事。希望大家喜欢。


文章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红树林心理

红树林心理覆盖广州、南沙、深圳、佛山、中山等地
是华南地区有影响力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你的点赞在看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红树林心理咨询服务
红树林心理咨询,专注心理咨询十八年,擅长儿童青少年、婚姻情感、情绪压力、个人成长、职场管理及咨询师培训。我们将会用专业与爱陪伴您,守护您心灵的家园,愿您自在且有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