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禹兮开辟“讨好型明星”新赛道?!是隐忍还是自我救赎?|心理成长

文摘   情感   2024-11-24 12:05   广东  
关注我,让自己更懂心理广州心理咨询


近一个月内他有197个微博热搜,话题度十足;

新代言官宣后,10分钟销量就破了20000;

和虞书欣的CP“禹宙中欣”霸榜CP榜第一……


因为电视剧《永夜星河》的热播,男明星丁禹兮终于好起来了。



观众不仅因为他的演技好关注到他,也因为娱乐圈第一次出现“讨好型”明星而让大家深感意外。


在CP营销已成惯例的当下,丁禹兮的营业态度那叫一个“敬业”!


为虞书欣整理滑落的肩带、拍照时主动用手在女生脸颊旁比心、看到虞书欣摊开手就把脸靠过去、与虞书欣十指紧扣还原剧中名场面……多次线下、直播活动贡献糖点无数。


不仅如此,为了让观众的观剧体验更好,他专门去做了指甲建构,让指甲形状更好看,让观众更能“沉浸式看剧”。



工作室还自费策划了《慕声小剧场》让观众看到“慕声”在剧中不曾表现的情感,这一切只是为了将“黑莲花”角色塑造地更加立体。


虽然是明星,他上下班的时候,还会耐心把粉丝的信拿走,粉丝送的毛绒玩具也被他挂在车上认真收藏。


日常发的助眠视频,标题叫“质量特别高的一支视频”,结果评论区有粉丝建议改标题,他还真就按照粉丝说的改了。


火了之后,大家考古他以前的笑容被网友嫌弃“瘆人”,他就练习咧嘴笑;


以前被说嘴凸,他二话不说直接去戴了牙套;


甚至连玩闯关游戏,他都能照顾到所有人,给别人满满的安全感。


游戏里需要四个人配合拿到挂在上空的球,因为队友体重太轻压不住平衡木,他就灵活变换姿势帮队友稳住重心。


听见队友说太滑扒不住,他就主动和对方换。


调整后一个飞扑拿到球,而且还能和队友换回来,在急速下降的情况下也能牢牢固定住。


有网友戏称:“这哥们太听劝了,简直是满足观众一切需求的‘讨好型’艺人。”



在现实生活中,像丁禹兮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往往是付出型人格——在一段关系中,认为别人的需求比自己的需求要重要,有盲目、一味地付出的特质。


按理来说,这类人应该很“讨人喜欢”,可现实中却很可能“费力不讨好”:


比如,有一次朋友小丽不小心帮同事填错了数据,换来了同事的一通埋怨和领导的指责;


个别亲戚来借钱,甚至从来没还过,妈妈要是没余钱借,还被亲戚责怪“不念情谊、没良心”。


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过度的付出,反而带来“费力不讨好”?



01

关系的不平衡和矛盾


付出型人格在人际关系中往往付出更多,容易造成双方之间的关系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不仅会让自己感到疲惫,还看不到对方的真实需求,甚至可能导致矛盾和冲突的产生,影响双方的关系稳定和幸福感。


比如:妈妈每天早起做早餐,很辛苦,但你的真实需求可能并不是吃早饭,而是多睡半小时。


妈妈牺牲自己睡觉时间早起做的早餐对你来说,反而是一种“无形的负担”。


02

情感压抑和内心痛苦


付出型人格习惯于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为他人付出。


时间久了,就容易压抑自己的感受,逐渐关闭自己的情感,不再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感受,甚至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导致自我内心的痛苦。


03

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的削弱

付出型人格所拥有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往往与他们的付出和对对方的关怀紧密相关。


如果他们的付出被忽视或得不到回报,可能会让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进而削弱自我认同感,降低自尊心。



稍稍分析“讨好”性格成因,假设讨好型人格的父母具有这样的性格:


总是顺从和自我牺牲,习惯于满足他人需求,而很少表达自身诉求;

在成为备受关注的中心时,感到无端的罪恶感;

只有在负担过重、精疲力尽,或者在特别在意的事上受到压迫时,才会偶尔表达不满;

对“权威”过度崇拜敬仰和精神依赖,易理想化他人的力量,认为他人是完美的,自己很渺小无力……


在这样的原生家庭成长中的孩子,耳濡目染,见证父母如何对他人妥协,包括那些不尊重自己的人,很容易便会继承这种心理模式,然后出现以下行为模式:


通过退让和自我牺牲来寻求认可和爱;往往缺乏确定的自我价值感,认为只有通过满足他人的需求,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不可否认,这种行为模式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可能因为社会文化对女性提出更多顺从和牺牲的期望。


当然,无论男女性别,讨好型人格都会努力扮演好各种社会角色,包括伴侣、朋友、兄弟姐妹或领导、职员等。


相信别人期望他们如此,因此致力于符合他人的标准,不惜为此牺牲快乐感受,违背内心的意愿。


这种过度追求完美和他人认可的行为,使他们常常感到疲惫和不满。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讨好”心态呢?


第一,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你不能控制别人怎么想,与此同时,你也没有义务对别人的说话完全赞同。


你应该明白,自我价值不是由别人的评价决定的,而在于自身的评价。


别人没有义务喜欢你,也不会对你做的事情有太多的想法,少给自己一些压力。


当你做不好一件事情的时候,没必要苛责自己,不如总结教训,不断成长。


第二,学会说“不”,建立边界意识


永远记住: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并不意味着自私。


或许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地方,回忆你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做的事情,并列出那些你不喜欢,但是不自主去帮别人做的事情。


然后,写出你为什么不想做这些事情。


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些事情都违背了你的原则。


我们自己的生活,当然要忠于自己的原则。


比如:我不喜欢负能量,但是别人让我帮忙做的事情很消极,会让我心情不好,我会拒绝;


要我帮忙的事情必须符合我的价值观,否则我会拒绝;


我今天要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如果这个忙太花时间,我会拒绝……



第三,接受你初次拒绝别人的内疚感


改变习惯的开始总是艰难的。


由于习惯了以别人的情绪为中心,所以付出型人格刚开始很难将拒绝说出口。


但其实,当你拒绝别人的时候,不用内疚,不用抱歉,因为你拒绝他,他还会找另一个可以帮忙的人,或者其他的解决办法。


如果你还是心软了,可以从反面想象一下事情的后果:


我又帮忙做了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然而事情总是可以解决的。别人也不会因为一件小事,有太多的想法……


当然了,走出自我感动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件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有充足的耐心。


一次两次重蹈覆辙不要紧,重要的是聚焦于自己的真实需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希望你能记住:爱自己胜过爱任何人。



作者简介:NightCaroline,央视春晚品宣负责人,江苏文艺出版社主编,签约北京市青年宫、京师博仁、教育一读等20家大型公众号,写有多篇百万+爆文被视觉志,京东图书等大号转载。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红树林心理

红树林心理覆盖广州、南沙、深圳、佛山、中山等地
是华南地区有影响力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你的点赞在看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红树林心理咨询服务
红树林心理咨询,专注心理咨询十八年,擅长儿童青少年、婚姻情感、情绪压力、个人成长、职场管理及咨询师培训。我们将会用专业与爱陪伴您,守护您心灵的家园,愿您自在且有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