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认知行为疗法怎样帮到厌学孩子 || 渡过

健康   2024-10-15 23:04   北京  

图 / Pexels

10月12日,针对厌学拒学孩子,刘涛老师做的专题直播非常受大家欢迎~给大家讲述了为什么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的帮助到拒学厌学的孩子。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直播精华文字,方便大家学习。

“厌学”不是厌恶学习

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的时候,家长首先要清楚:厌学只是厌恶在学校的学习,而并非孩子没有了任何对学习的动力。

在刘涛老师过往的咨询经历中,孩子们经常会出现:厌恶在学校学习,或者说厌恶学习课本知识,但依旧会发展自己个人爱好的情况。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孩子一去上学就要死要活,但在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例如玩游戏、追星、看漫展就很积极。

他们并非真的丧失了所有的学习能力,而只是在学校的反馈中不断受挫,在学校学习的惩罚机制下最终选择了回避。

整个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青少年成长问题

孩子生病之后,父母很容易产生过度愧疚的情绪。这容易让父母陷入希望孩子赶快好起来,而让自己解除愧疚的情绪里。

就青少年抑郁成因来说,刘涛老师强调:整个社会中孩子成长方式,养育风气的变化也是导致孩子生病很大的因素。这个就是我们原先常说的“温室里的花朵”。

这个温室是我们家庭造成的吗?其实不完全是,这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状态。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就像是在温室里生活,被呵护的很好。孩子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学习,一旦在学习上出现困扰就麻烦了。

厌学往往是孩子解决自己问题的方式

当孩子出现厌学拒学的问题时,我们很容易把目光聚焦在厌学拒学这件事本身。但他们行为的背后,都有其想要实现的目的,或者说功能。

当我们聚焦结果,却忽略了孩子背后的诉求时,就容易更加伤害到孩子,或者说即使孩子去了学校,他也需要寻找更隐蔽,可能更不被家长所允许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诉求。

因此,帮助孩子的第一点,就是我们要看到每个行为背后,孩子真正想要的东西,基于孩子想要的来给予帮助。当孩子背后的诉求满足后,厌学问题也就自动消失了。

过往创伤事件在孩子脑海中形成的规则与要求

刘涛老师讲了一个他的个案:之前有一个家庭来找刘涛老师咨询,孩子父母表示对孩子的学习已经完全没有要求,但是孩子自己放不下,认为一定要有好成绩,这导致孩子在休学的状态下非常内耗,无法好好休息。

后来在聊过往经历时发现:曾经孩子因为考试没考好,而被父母关到门外好几个小时。当孩子在这种被抛弃的环境中生活时,就很容易把学习好和父母爱我等同在一起。

甚至孩子自己后来也有些忘记这件事了,但在脑海中:学习好=父母爱我,这条规则还一直存在。孩子为了不被抛弃,就很容易不断的压榨自己,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即使父母的行为已经产生变化,孩子依旧会把这些信念和规则停留在心里。


10月18日,刘涛老师即将开设「拒学厌学心里课堂」,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解决孩子的厌学拒学问题。一共八节直播课程,四节完整作业解读课程,刘涛老师会从厌学拒学成因,到如何有效帮助孩子的实操等多个方面,帮助家长了解如何更有力的支持孩子。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收听直播回放,里面有更多精彩内容和详细课程介绍。


关注渡过,倾听患者心声,了解精神健康知识,寻找更多帮助


渡过
抑郁科普平台 抑郁患者康复社区 青少年抑郁完整解决方案平台 知行合一 自渡渡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