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讲述: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中英关系

文化   2024-12-21 17:25   天津  

〖点此处〗搜文章 / 看视频 / 找客服 

本文音频


本文内容





近日,由中国前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撰写的新书《大使讲中英关系》正式出版。该书由中信出版集团发行,汇集了刘晓明大使在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11年间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以及他对中英关系未来发展的独到见解。

书籍封面

刘晓明是我国杰出的外交官,他是中英关系史上任期最长的驻英使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连续在一国驻节时间最长的中国大使。刘晓明使英11年,向英国各界发表了700余场演讲,用西方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听而信的语言,讲述了中国故事,为诠释中国政策和主张、推动中英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晓明从他的700余场演讲中,精选了117篇,汇集成这部《大使讲中英关系》。这套书分上下两卷、中英双语,书中既有他对过去中英关系的回忆与思考,又有对当前中英关系的观察与分析,更有对未来中英关系的期待与展望。

对于关心中英关系发展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期待这本书能够为中英关系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在《中英关系的“变”与“不变”》一文中,刘晓明写道:

人们在问:中英关系怎么了?英国媒体也在问:中英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何在?是中国变了还是英国变了?今天我就来回答这个问题:中国没有变,变的是英国。中英关系遭遇困难,责任完全在英方。第一,中方坚定奉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没有变。第二,中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没有变。第三,中方认真履行自身国际义务没有变。第四,中方致力于发展对英伙伴关系的意愿没有变。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向纵深发展。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中英关系,不仅符合中英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把中英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英关系搞坏。如何搞好中英关系?

一是相互尊重。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得到遵守,中英关系就向前发展;反之则遭遇挫折,甚至倒退。中国尊重英国主权,从未做任何干涉英国内政的事。英方也应以同样态度对待中方,尊重中国主权,停止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二是互利共赢。中英经济互补性强,利益深度融合,双方从彼此合作中都获得了巨大收益,不存在谁更依赖谁、谁多占谁便宜的问题。希望英方不要受个别国家的压力和胁迫,为中国企业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投资环境,重塑中国企业对英国的信心。

三是求同存异。中英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不同,难免存在分歧。70年前,英国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70年后的今天,中英关系更加丰富、更加深入,是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我们应当有足够的智慧与能力管控和处理好双方分歧,不让反华势力和冷战分子绑架中英关系。

我常说,只有拥有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列颠”才是名副其实的“大不列颠”。无论是1950年英国在西方大国中首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与中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还是英国选择加入亚投行,与中国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英国在关键历史节点都顶住外部压力,做出了正确的战略抉择。现在,中英关系再次处于关键历史节点。我希望,英国政治家和各界有识之士认清国际大势,排除各种干扰,把握时代潮流,做出符合中英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抉择。



在《从儒家经典看中英经贸合作》一文中,刘晓明写道:

如何发展更紧密的中英经贸合作呢?我想从西方最熟悉的一位中国古代名人——孔子说起。孔子虽然不是商人,但他及其后人创立的儒家思想具有普适性,不仅是做人处世的哲学,也是治国经商的法宝。比如,孔子的一位弟子(子贡)当时就成了中国最成功的商人,亚洲的不少著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从儒家思想中吸取了其精华。今天,我愿借儒家经典中的三句话来谈谈如何拓展中英经贸合作。

第一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前,中英经贸合作可谓占天时,居地利。两国深化经贸合作是大势所趋、恰逢其时。英国是全球金融、信息、物流的中心枢纽,拥有自由开放的经营和投资环境,中国企业纷纷把英国作为辐射欧洲、开拓全球的重要基地。

如何将中英天时、地利方面的优势最大化呢?这就需要“人和”,也就是良好的政治关系和社会舆论环境。近十几年来,中英经贸合作呈现强劲增长趋势,这不是巧合,而是因为两国战略互信增强,民众相互了解加深,改善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氛围。但是,中英经贸合作要竿头日进,目前并非没有阻力,没有噪声。

例如,英国媒体经常炒作华为公司的所谓“军方背景”,仅仅因为该公司总裁是一位退伍军人。可见,今天一些人的脑袋里还装着“冷战思维”,一些人总是热衷炒作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这种舆论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二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扩大和深化中英经贸合作,并非一时之事,而是长久之计,这就必须找准目标,确立重点,做好规划。比如,2011年中英两国政府召开了基础设施投资大会,建立了工作组,将基础设施投资作为双方的重点合作领域。正是由于这样的“预”,短短一年不到,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中投公司年初收购了泰晤士水务公司部分股权,一举超过2011年中国对英投资总额;光明食品集团收购英国维他麦企业60的股份,这是中国食品行业最大宗的海外收购。

第三句话:“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对外投资增速最快的国家。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表明,2011—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中国是全球出境旅游人数增速较快的国家,伦敦奥运会期间,据说中国游客的人均消费比阿联酋游客还高10%。

但是我有一种感觉,目前英国政府面对中国很“纠结”,既想扩大合作,又顾虑重重,因而各部门政策有时左右矛盾,相互掣肘。比如,英国商务部门大力吸引中国投资者来英考察洽谈,文化旅游部门希望英国能迎来与法国同样多的中国游客和消费者,而不是目前的仅为法国的1/8,但是英国内政部门的政策是严防“非法移民”,在签证上制定了繁文缛节。

同样,我感到英国企业在对华合作上还有犹豫,显得比较保守。中国正在实现经济转型,需要引进一些技术来进行产业升级。英国是世界第二大科技强国,但在高技术对华出口方面,在欧盟中却排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瑞典之后。英国企业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

事实上,有些可再生能源、低碳经济和环保领域的技术囿于英国的市场规模和产业构成,在英国无多大用武之地,或者很难实现价值最大化,但如果运用到中国就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些信息领域的技术,如果不能立即投入商业化,则很快就会落伍,只有实现研发和制造的迅速结合,才能获得新资金注入以继续从事研发,从而进一步扩大效益。我希望英国企业家更加大胆、果断一些,“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筷子与刀叉,中西方文明共存互鉴》一文中,刘晓明写道:

2010年初我刚来到英国不久,就听说有筷子俱乐部这么别具一格的民间组织在推崇中华美食,宣传中国文化,促进中英了解,因此我一直期待着有时间与大家见面交流。

我今天的演讲就想从筷子谈起。第一点,我认为筷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餐具,是历史的选择和文化的反映。中国人的饮食一直以谷物等种植物为主,即使食肉,也一直如孔子所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因此,餐桌上一双细细的筷子足矣。

我由此想起这么一句听来富有哲理的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筷子是这样,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也是这样。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多样性所做的贡献。

我想说的第二点是,筷子与刀叉并非水火不容,只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

为什么西方人使用刀叉吃饭呢?这个问题我并没有考证过。但是直觉告诉我,当你面对盘子里的一大块牛排时,筷子尽管不能说完全没用,但肯定比不上使用刀叉的那份优雅。这是由于中西方饮食结构、食物制作方法不同,所以在餐具上体现出了区别。但无论使用何种餐具,都不会妨碍我们享用本民族的美食。广而言之,只要东西方国家根据自身国情选择政治制度和经济模式,也就不会妨碍我们享用发展的盛宴。

第三点,既会用筷子,又会用刀叉,世界将会更加和谐。我高兴地看到,今天到中餐馆就餐并使用筷子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同时许多中国人拿起刀叉吃顿西餐也轻松平常。如果在餐具和饮食方面中西方能够彼此接受和喜爱,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处理好中西方关系呢?

处理好中西方关系,相互了解和尊重是关键。我一直认为,中国对西方的了解比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要多得多。这主要是因为,近现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一直在虚心地学习西方。今天,中国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学习英文。而西方有些人总丢不掉“文明优越论”,总认为自己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高人一等,视自己的价值观为“普世价值观”,总想把别人的文化变成自己的“亚文化”。他们不愿也不想正视中国的变化,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感到不适应、不舒服,总想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不断给中国制造困难和麻烦,唯恐中国不乱。我确信,这些人不代表西方社会的主流,他们阻止不了东西方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大趋势,更阻挡不了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

我来英国后,曾对在英华侨华人说,英国的中餐在欧洲做得最地道。其实,我还有后面半句话没有说,那就是英国人用筷子在欧洲也最熟练。

我有时认为,中英关系就好比一双筷子。第一,筷子是没有长短、不分左右的,中英关系也是平等的;第二,筷子使用起来讲究协调与配合,中英关系也需要加强合作;第三,筷子不仅是用来夹食物的,关键是要把食物夹起来送到嘴里,中英关系也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提升发展。

内容简介:

《大使讲中英关系》分为上、下两卷,精选了作者出使英国11年间发表的700余场演讲中的117篇。

其中,上卷内容涵盖中英关系、政党议会交流、经贸关系、金融合作、科技合作、生态环保、地方往来等方面,共5篇;下卷内容涵盖文化交流、春节庆典、教育交流、孔子学院、军事往来、华侨华人、英国友人、中英认知等方面,共60篇。

书中有作者对中英关系的观察与思考,包括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英关系?如何发展稳定互惠的中英关系?如何增进中英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知?更多的章节是介绍中英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END -

转自 | 长安街知识(2024-11-15)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贾贾

联系我们

外交官说事儿
更多精彩外交故事,尽在外交官说事儿——通过介绍这一神秘群体的成长历程、爱国传奇、外交生涯、礼仪素养、生活逸趣等内容,让更多人了解有血、有肉、有情怀的中国外交官。公号由资深外交官张国斌先生于2016年创办,委托礼赢天下(天津)运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