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天津赛区季军的不破不立

文摘   财经   2024-11-05 10:19   马来西亚  

创业BP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叫穆科宇。和霍老师的缘分有点“出乎意料”,那是2024年大年初一晚上11点,在进一步提炼项目USP时遇到了困难,抱着试试的心态给霍老师发了条信息,真没想到霍老师主动邀请我语音通话,我们畅聊到凌晨……

后来,我参加了2024年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在天津市冠军争霸赛中拿到了季军的好成绩。对我来说,绝对是一场 “一脚踩进去就出不来的坑”。其实两年前,刚开始我也没当回事儿,以为不就是个比赛吗?反正平时学习学得也够呛,这么个机会既能拿学分还能凑个热闹,我何乐而不为?谁知道这一进来,我就变成了“没出息的王小二”,直接被套牢了。

在这里再次感谢霍老师在国赛前发布的摘金手册,在现场赛中一交流,原来很多团队那时候都在读这篇:首发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摘金完全手册 ,刚刚又看了一遍吓了一跳:阅读量超过6W+。
今天主要也想发扬一下利他之心,想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分享给大家。


起步的“碰撞”:从脑子乱到豁然开朗

几年前,在项目Idea阶段。按理说我们得“动动脑子”,结果动过头了就成了“脑浆糊”。我带着成员每天泡在图书馆,做着和古人一样“闭门造车”的事儿,翻遍专业书也找不到点子。大家本来以为这是“砸核桃吃山楂”的事儿,费劲是费劲,但吃起来应该挺带劲。结果讨论了十几次,有的说要做跟医疗有关的,有的说要做跟环保有关的,啥都有人提,可就没有一个“正经靠谱”的主意。


有一天晚上,估摸着也是天上掉馅饼的时候到了,我冒出一个点子:“干脆做个空地协同救援系统,用无人机和无人车合作,把救援效率提上来。”


从那一刻起,我对这个项目突然认真起来。切入点敲定以后,我从没见过队员们那么投入,像着了魔一样。我们每天不是泡在实验室就是跑工厂,讨论“无人机要飞到多高才能定位”、无人车的路程要怎么算,搞得头昏脑涨。不过吧,没人在意,越搞越带劲儿,毕竟觉得自己是为“伟大事业”在奋斗。


(这张图片是好久以前在杭州参加霍老师的创业课程并和他交流)



视野开阔:我得谢谢这一路的打击


后来,这项目一搞就是几个月,我发现我好像不再是那个啥都不懂的毛头小子了。比赛给我们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几句好听的夸奖”,而是让我们知道了自己有多稚嫩。在调研过程中,我遇见过很多我们所谓的“大佬”——企业老板、教授、救援机构的负责人。最开始我想这帮人平时见得多了,比起咱们“实在是高了一个档次”,能给我们机会聊聊就不错了。可谁成想,有些人还真是出乎意料的“接地气”,不仅耐心听我们讲,甚至还会给我们一些真实的反馈。


有一次,一个企业老板直白地指出我们的救援系统没啥实际意义。他说:“你们这系统不能灵活应对地形差异。”当时,我顿时有点泄气,可他接下来却补充了一句:“小伙子们,方向不错,细节还是得下功夫。”这话,狠狠“拍”在我心里,我知道自己之前真的有点眼高手低。老实说,那一刻我才开始意识到,不是所有人都把我们当成“玩票的本科生”,其实有些人真把我们当成潜力股了。


经过这一次次调研、一次次打击,我才发现视野是靠“踩了坑”来拓宽的。和这些人打交道,我才发现创新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说白了就是“谁吃过的亏多,谁就更懂”。调研搞完以后,我的自信和视野都“大膨胀”了一轮。


(当时我在候场室,屋里200多人,看到自己分数的时候,真的当时眼泪止不住了)




挑战带来的成长:见识到了高手


在无人机与无人车协同救援系统的研发中,我们不满足于现有技术的限制,而是瞄准了当前行业的尖端应用,把握住那些被誉为“未来科技”的技术走向。面对的每一个难题,仿佛都带有一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复杂度。解决它们,就像是在攀爬一座被冰雪覆盖的巨峰——而一旦跨越过去,眼前的风景就是广阔无垠的未来。这个过程不仅充满了意外的挑战,还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自己在技术的边界上步步逼近。


无人机的环境识别与飞行稳定性是第一道不可逾越的关卡。传统的GPS定位在救援环境中显得无力——山区、灾区的信号太弱,地形的复杂性更让所有的传统算法显得笨拙。为此,我们采用了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与LIDAR传感器相结合的前沿方案,使无人机得以在无信号区完成实时定位与精确建模。我们知道,仅仅如此还不够。在飞行稳定性方面,我们选择了VIO(视觉惯性里程计)技术,将视觉与惯性数据结合,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敏锐度实时分析周遭环境。VIO与SLAM的结合,赋予了无人机在崎岖地带独有的“视觉”,能够实时检测障碍,进行智能化避障。如此一来,无人机就具备了在复杂地形中的高效运行能力,仿佛成了一位能够“看见”路径的精确飞行者。


无人车的路径规划与实时决策是另一场攻坚战。我们引入了最新的强化学习算法——A3C(异步优势演员-评论家),赋予无人车以“直觉”,一种通过大量数据训练得出的自适应力。A3C算法让无人车在不可预测的地形中学会自我判断,它仿佛生出了对地形的敏锐触觉,不再仅仅依赖硬性数据。我们将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与惯性测量单元(IMU)相结合,使无人车在沼泽、陡坡等地形中自如穿行,无论地面是泥泞、沙砾还是石块,皆能实时规避障碍、找到合适路径。仿佛在每一块看似无法逾越的石块之前,它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这不再是人类编写的规则,而是它通过无数试错后掌握的生存之道。


而最具突破性的,是无人机与无人车之间的协同通信技术。传统通信系统在灾区环境中几乎难以生效:信号失真、延迟严重,我们的任务似乎在一开始就陷入了无解的困境。为此,我们启用了毫米波通信与自适应多跳路由技术。毫米波的高带宽、低延迟特性,能有效穿透山地的遮挡,并配合多跳路由动态调整信号路径。无人机在空中以“中继站”的角色游弋,能随时变更位置,实时接收并传递地面无人车的数据。一种如同生物网络般的分布式通信系统由此诞生,在保证通信稳定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传输延迟。通过这些技术,协同通信在极端条件下保持了强韧的联系能力,像是植入到无人机和无人车之间的“神经网络”,将两者的行动联结为一体。


当尖端技术从理论走向现实,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对未来的深刻敬畏。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场对科技边界的探索——在一次次超越行业难题的过程中,我们似乎摸到了未来的边缘。





成长的喜悦:真心感谢那些夜以继日的兄弟们


从项目开始到比赛结束,我们一路走来,仿佛身处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夜幕下的每一场攻坚都承载了我们的坚持与执着。还记得备赛的每个夜晚,我和团队经常在实验室里“扎营”,彻夜不眠。我清晰地记得,那时所有人都已经累得眼皮打架,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但没有一人选择退缩。彼此之间轻轻地说了句“顶住,再顶住”。凌晨四点,实验室里寂静得像真空一般,甚至连空气的流动都仿佛停滞,蚊子划过空气的微弱嗡鸣竟格外清晰。而我们,脸上带着倔强的微笑——一种“拼到这里了,再难也要闯过去”的信念,无形的勇气在昏暗的清晨如细雨般融入每个人心中。

那场路演是我大学生活中永生难忘的时刻。站在评委面前,我用最清晰的语言、最自信的姿态展现我们的成果。那一刻,周围的一切仿佛失去焦点,只有评委的注视和我们手里的数据成了整个世界。我终于明白,这不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我们共同完成的一段蜕变。每一句话、每一个数字,都是熬过多少夜晚后凝聚而成的,这种充实感已然超越了所有的言语。回过神时,我猛然发觉自己似乎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了。经历了这些挑战,我的内心更加坚韧,仿佛多了一层看不见的铠甲。而团队间的凝聚力,这种在无数困境中淬炼出的默契,让我深深体会到一种超越个人的成长——一种依靠彼此的力量,共同抵达未知的决心。





谢幕,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大赛落下了帷幕,这段“疯癫之旅”却像一块烙铁般,在我心里留下了一道无法抹去的印记。回头看,这一路走来,汗水、倔强,还有咬牙扛住的煎熬,一点一滴地刻进了我的骨头里。这一场经历不仅教会了我什么是创新,更让我瞥见了自身潜力的锋芒。往后的人生里,我知道还有许多泥泞和坎坷,但也正是这段比拼旅程,让我真切地懂得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咱这身子骨还有的是干劲儿!”

心中暗暗道谢,感谢一路上陪我并肩的伙伴、指点迷津的老师,甚至要感谢那些毫不留情的“冷酷”老板们。是你们让我见识到了这片江湖的凛冽与残酷,让我在这段青春里刻下了一个铿锵有力的瞬间。或许未来的路上还有迷雾重重的日子,但至少现在我知道了——只要咬紧牙关往前走,跌倒了也没关系,摔出了血,也会涌出属于自己的勇气。这段成长,不是什么“华丽转身”,而是一场刀砍斧劈般的磨练,是硬邦邦的历练,一场将铅华褪尽、铁打磨成钢的试炼。

最后,和大家推荐一下霍老师的社群,我也在里面作为嘉宾,欢迎大家社群里和我互动交流。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主笔 / 穆科宇  版面编 / 豆丁   图源 / 穆科宇

鸣谢 / 霍虹屹

这是创业BP公众号的第357篇原创文章



祝你成功,做自己的产品经理,做自己人生的战略顾问。

想听什么,欢迎后台告诉我,希望我的文章帮到你。

我是霍虹屹,欢迎大家收藏、评论、转发,我们下期见。


推荐阅读:

-End-




商业咨询 培训合作 | 融资辅导 | 创业辅导|战略规划

如需  终身学习  请直接扫描下方


扫码入群


创业BP
最受初创公司欢迎的头部内容媒体。霍虹屹,努曼陀罗战略咨询创始人,国内知名商业顾问,为超过1000家初创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
 最新文章